- 中国古典美学原著精读本
- 罗筠筠
- 13字
- 2020-11-30 11:11:44
第一章 诗文缘情
一 (魏)曹丕《典论·论文》
(一)题解
曹丕(187—226年),即魏文帝,字子桓,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登基以后,在黄初三年(222年)、六年曾两次亲征孙吴,皆未能过江,不果而还。七年五月,病卒于洛阳。曹丕今存诗歌,较完整的约40首。曹丕的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又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皆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魏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他撰写的文论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两篇,一篇是《与吴质书》,另一篇是著名的《典论·论文》。
《典论》是曹丕精心撰写的学术著述,共20篇,《论文》是其中之一。《典论》一书失传,《论文》这一篇因被选入《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在曹丕之前的一些单篇文论,如《诗大序》《离骚序》《两都赋序》《楚辞章句序》等,所论述的对象要么是一种文体,要么是一位作家,《论文》则是讨论多种文体和评论多位作家,以“才性—文气”为中心,一以贯之地提出或者触及了不少新鲜的重要的文论课题。其重要特征就是推崇作家创作个性及才能,在中国文论史上第一次将才性的“性”阐释为气质、个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作家的气质、个性与文体及风格的关系,其论述的特用术语是“文气”。
曹丕的《论文》重视品藻诸家,分析各家才性的细微差别,探讨文气的内在规律,是有其思想文化背景的。其一,当时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很盛。其二,当时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自觉时代,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体现出不同的创作个性。这些都历史地呼唤着《典论·论文》的产生。《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给予本文很高评价:“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从此,文学艺术在“文以载道”的社会作用外,有了独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