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吴师庆峰先生将他刚刚完成的《训诂学新篇》书稿发给我,并命我写一篇序。我本后生晚辈,才疏学浅,辞之再三,然先生之意甚坚,我只好从命,勉力为之,权作是拜读之后的学习体会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高校开设训诂学课程,有关训诂学的教材和著作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达几十种之多,如陆宗达先生的《训诂简论》(1980)、《训诂方法论》(1983,与王宁先生合著),洪诚先生的《训诂学》(1984),郭在贻先生的《训诂学》(1986),赵振铎先生的《训诂学纲要》(1987),周大璞先生主编的《训诂学初稿》(1987)等等,都在学界影响甚大,成为各高校中文系本科生、硕士生的必读书目,引领莘莘学子踏入训诂学的殿堂,嘉惠学林。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必要再出版新的训诂学著作呢?是不是叠床架屋呢?先生此书名为《训诂学新篇》,关键在于“新”,但在众多训诂学论著的基础上创新,又何其难也!但读完书稿,我认为此书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新意迭出,精彩纷呈,解决了训诂学界诸多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

一、全书结构新颖,内容丰赡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为名义篇、内容篇、体式篇、术语篇和方法篇,涵盖了训诂学的主要内容,这种体例是在之前的训诂学著作中所没有见到的,新颖而实用。“名义篇”主要阐释了训诂、训诂学的概念,训诂产生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训诂的功用以及学习训诂学的方法等,特别指出学习训诂学要多读书,勤思考,这也是先生上课时一直强调的。“内容篇”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总结了训诂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体式篇”对训诂存在的各种形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为正文训诂、传疏训诂、专著训诂、笔记训诂和论文训诂五种,全面而系统,尤其是对笔记训诂资料的重视,值得学界关注。我指导的研究生曾以唐五代、明代、清代史料笔记中的训诂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也是受先生的启发。“术语篇”主要对训诂相关术语的特点和用法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训诂术语的发展情况。“方法篇”是全书的重点和核心部分,占了一半多的篇幅。它也是全书的亮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从人类思维逻辑特征和故训产生过程的视角,对训诂方法提出了更加科学的阐释,认为应当分为求义方法和释义方法,并总结了求义和释义的原则,极具启发意义。

二、全书贯穿了历时发展的语言学思想

先生研治训诂学,十分重视语言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注重从语言材料和事实中寻求证据,从而解决古籍中的疑难问题。如第一章“名义篇”谈训诂的学习方法时,先生谈的第一点就是“要以科学的语言学理论作指导”,并以“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中的“君、子”和“饥、饿”的词义演变为例,指出“学习训诂学,要尊重语言事实,要有发展的观点、综合的观点”。又如,在第四章“术语篇”中对训诂术语的分析,并没有如通常的训诂学教材那样把所有的训诂术语进行简单分类描述,而是从历时发展的视角,对先秦、汉代、唐代、清代以及现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训诂术语进行系统爬梳,勾勒出了训诂术语在每个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展现了训诂术语不断精密化的过程,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第五章第三节谈“求义原则”时,提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时代性原则”,“词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旧词的消亡、新词的诞生、词义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之中。所以,推求词义,必须遵循时代的断限”,并以“烛”、“亿”、“粪”等词的词义演变为例进行了说明,十分精彩。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

三、首次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训诂方法应当分为求义方法和释义方法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训诂方法是训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界对训诂方法一直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先生很早就开始关注并思考训诂方法的问题。早在2002年就发表了《训诂方法新议》一文,认为“训诂,从其实施来看,是一个过程,它包含着求义和释义的两个阶段;从其训释结果来看,一个故训包含着求义和释义两个部分。……这样,训诂方法宜分为求义方法和释义方法。它们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体系”(《音韵训诂研究》,齐鲁书社,第73—74页)。求义方法包括以形求义、因声求义、依义求义、据境求义四种基本方法,这是分别从词的书写形式、语音形式、词义运动规律和具体语言环境的角度进行分类,体现了形与义、音与义、义与义、文与义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印证方言、参考异文、利用古人名字、目验、统计等求义方法。释义方法包括同义为训、设立界说、描写形象、比拟事物、举例、推因等。这样就把训诂方法的逻辑关系疏理清楚了,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在第五章“方法篇”中,先生用极大的篇幅重申了这一观点,认为“这样的区分,体现了训诂的完整性,也体现了训诂方法的完整性”。这在训诂方法的理论化和科学化上具有极大价值,是开创性的。

四、高度重视古音在训诂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清代训诂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音学发达,“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先生是音韵学家,发表过多篇有关古音学的论文,如《论“异平同入”》、《段玉裁古韵十七部简论》、《段玉裁古韵研究方法论》、《牟应震的古韵学》等。所以,先生在研究训诂学时,十分重视古音对训诂的作用。在第五章第三节“因声求义”中,特别强调“‘就古音以求古义’,必须谙熟古音系统”,教学上创新性地把古韵三十部融入章炳麟先生的《成均图》中,这样就使各韵部之间的对转、旁转、旁对转等关系更加清楚,一目了然。另外还提出了学习古韵系统的四点建议,更加便于读者掌握。先生由于对古音十分熟悉,因此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应用于词语考释和探求语源上,就十分得心应手,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麻胡”讨源》、《“芒砀”衍释》、《“瞿塘滟滪堆”释名》、《“趵突泉”释名》、《释合》等,解决了诸多训诂问题。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释‘绑着鬼’”、“《水浒传》绰号中的‘病’”、“解手”、“耳光”等例子,读后都令人涣然冰释。这些都是运用“因声求义”探求词义的好例子,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五、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注重实用

训诂学是传统“小学”的分支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古书中的疑难问题。《新篇》正以此为目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就如老师给学生讲课一样,逻辑清楚,娓娓道来,十分亲切自然。书中所举之例,很多都是先生平时发表论文或上课时提及的;书中提出的训诂原则,如时代性原则、社会性原则、语境原则、文体原则、文例原则等,都是先生几十年来研究训诂学的宝贵经验和实践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在谈到训诂方法时,对“以形求义”、“因声求义”、“依义求义”、“据境求义”等方法,都列举大量的训诂实例加以说明,读者根据这些实例就会举一反三,悟得蹊径,学会如何运用各种训诂方法去探求词义,解决阅读古籍时发现的疑难问题。

先生研治训诂学,还十分重视文献版本、校勘、目验、统计、方言等的作用,强调用语言事实和证据说话。这些思想和观点在书中都有所体现,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诸君在阅读时可留心体会,相信一定会心有所得,受益良多。

1995年9月,我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二时跟先生上了古代汉语,大三时又选修了先生的“训诂学”和“古注选读”。先生上课用的是自编讲义,着重训练我们阅读和标点古书的能力,这是我最早接触训诂学。先生上课语速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逻辑清楚,记忆力更是惊人,对古代文献十分熟稔,例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令人叹服。1999年,我本科毕业时被系里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字学,师从先生研治训诂之学。这是我走上学术道路的起点,先生就是我学术道路的引路人。先生是位敦厚长者,对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十分关心。我亲炙于先生左右,他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从我发表第一篇学术习作、硕士论文撰写修改答辩到推荐攻读博士研究生,再到博士论文的选题,以及回到母校工作,每一阶段的成长和进步都浸透着先生的心血。先生退休后,还时时关心和指导我的教学与科研。今年春节前去给先生拜年,先生竟找出了我读研究生时写的课程论文交给我。二十年过去了,先生仍然完好地保存着一篇作业,一时之间我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每念及此,心中都会充满浓浓的暖意。借此机会,我向先生深深鞠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先生师从山东大学著名训诂学家殷孟伦教授,深得章黄治学之道,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训诂学的教学和研究,在训诂学和古籍整理方面均成果丰硕,卓有建树。先生虽年近八旬,仍然挑灯夜读,笔耕不辍,并随时关注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令人十分感佩。我相信《新篇》的出版,必将能够促进训诂学的研究走向深入,给训诂学的研究开辟新的局面。同时,我们也热切期盼先生有更多新的论著早日问世。

受业王其和谨识

2019年2月于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