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训诂的产生
训诂是汉语和传统文化的重大的语言、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语言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约而言之,即内因和外因两项。内因指语言方面的,外因指社会和文化方面的。
一、训诂产生的内因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表达思想,无论是叙述、议论,还是说明,都需要进行解释。这种说话间或行文中的解释,是说话人或行文者认为必要时而做出来的,其效果在于加强语言表达的明确性、形象性和逻辑性。这种现象,古往今来的著作中都大量存在。让我们由今到古举例说明:
(1)蓦然,身后传来他或高或低不太连贯的话语:“……那个人杠了孬了!……忒占孬了!……”“杠了”、“忒占”,都是我的相亲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副词,意为“太”、“极”、“非常”,诸如此类。(于冠深《黑不黑的紫檀色》2017年4月19日《齐鲁晚报》)
(2)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3)(武大郎)呜呼哀哉……那婆娘却号号地假哭起养家人来。看官听说,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当下那妇人干嚎了半夜。(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回)
(4)(舜)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山也。五载一巡狩。(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5)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6)东方曰析,风曰;南方曰,风曰;西方曰,风曰彝;北方曰夗,风曰伇。(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14294片)
上面的例子说明,古今的著作都有在正文中对某些词语进行解释的现象。例(1)“杠了”、“忒占”是方言词语,不解释,一般读者就不明白,所以作者就解释了。例(2)毛泽东科学地解释了什么是“实事求是”,用来说明共产党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例(3)作者解释为什么“那婆娘却号号地假哭”、“那妇人干嚎了半夜”。“号”,阳平,同“嚎”,意思是大声嚎哭。“干嚎”,形象地说就是“只打雷不下雨”,有声无泪。例(4)司马迁解释了“五岳”。例(5)作者解释“郑人侵许”为什么用“侵”。因为“侵”与“伐”、“袭”不同,它是不宣而战。例(6)解释了东、西、南、北四方的名称和四方的风的名称,因为这些名称在当时是很重要的。
上述六例,其解释的内容主要是词义。这些解释,都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言表达创造了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形式,同时也创造了这种解释所使用的术语。例(1)、例(2)运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某是某”或“某就是某”;例(4)也是判断句,“岱宗是泰山”或“岱宗就是泰山”。判断句的语义性质就是解释。例(3)、例(5)、例(6)通过叙述来解释,“曰”、“谓之”意思就是“称为”、“叫作”,如例(5)其意即为“凡军队进攻,公开宣战(即“有钟鼓”)叫作伐,不宣而战(即“无钟鼓”)叫作侵,轻兵疾进叫作袭”。
既已有了“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形式”,又有了“这种解释所使用的术语”,训诂产生的条件就具备了。当“时有古今,地有南北”之时,即今人读不懂古人的著作,此方人读不懂彼方人的著作,那么,那些能够读懂古人著作和彼方人著作并具备了训诂知识和能力的人,就可以给那些著作做注解了。例如:
(1)《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毛传:偕,俱也。
郑玄笺:执其手与之约誓示信也。言俱老者,庶几俱免于难。
(2)《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宋)万怒,搏闵公,绝其脰。
何休解诂:脰,颈也,齐人语。
例(1)是《诗经》的注解。《诗经》大多是周代的民歌,当时一般人是能听得懂的,读书人也是能读得懂的。但是时间到了西汉,由于几百年来语言的变化,《诗经》就读不懂了。这时,《诗经》专家毛亨就给它做注解,书名叫作《毛诗诂训传》。诂训传,简称“传”,其意就是“注解”。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又给《诗经》做“笺”(也是注解的意思)。有了“传”,还要“笺”,这绝不是叠床架屋,而是确实有此必要。例(2)是《公羊传》的注解。《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是齐人,他用了齐地的方言,“绝其脰”就不好懂。东汉末年的何休研究《公羊传》并懂齐语,他就做注了:“脰,颈也。”“绝其脰”就是“绝其颈”,意思是折断他的脖子。
有了正文的释义,又有了古籍的注释,训诂就产生了。
二、训诂产生的外因
1.教育对训诂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教育发生很早,夏朝就有了学校。学校的名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古者八岁入小学,学制是七年,课程是六艺。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书”,就是《周礼·地官·保氏》所说的“六书”。郑玄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老师教学生读书写字,用六书来分析字形,说解词义。先秦典籍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1)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2)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左传·宣公十五年》)
(3)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国语·周语上》)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它的形体可以分析。上述三例,都是通过分析字形来说解词义,并进一步来阐明一个道理的。这样的理念和方法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地完善条例,积累例证,到了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就熔铸古今,集其大成,著成了《说文解字》。《说文》收录了“武”、“乏”二字,《广韵》收录了“众”字,其分析字形、说解词义就是完全依据了《左传》和《国语》。
学童小学毕业,进入大学。大学的学制是九年。大学没有具体课程,但有总体要求。《礼记·学记》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向也。”大学的学生要习读各种经书。一年结束,要考查他们能否给所习经书断句,能否讲解所习经书的词语和章句。给古书断句、讲解古书词语和章句,正是训诂学的重要内容。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活动的深入,教学中有了因形说义,有了分析句读,有了通释章句,这促进了训诂的产生,并推动了训诂向更高层级发展。
2.“百家争鸣”对训诂的促进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征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时,“士”(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就代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对社会上的许多问题表明态度,提出主张,并且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个学派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争鸣的核心就是怎样治理国家,如儒家的“仁”、“礼”、“乐”,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墨家的“非攻”、“兼爱”等。争鸣,就需要阐释诸多的概念,如“仁”、“礼”、“法”、“无为”等。要揭示这些概念的内涵,就要解释表示这些概念的词。例如“仁”和“法”: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3)宽惠行德谓之仁。(《韩非子·诡使》)
(4)法者,所以爱民也。(《商君书·更法》)
(5)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管子·禁藏》)
(6)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先秦典籍对“仁”和“法”的解释很多。仁,各家都指出它的词义是“爱人”,是人与人之间相亲。《说文》对“仁”的解释为“亲也”。法,各家都指出它的词义是“法令”,是保护百姓的。《说文》对“法”的解释是“刑也”。《现代汉语词典》:“仁,仁爱。”“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这些解释和先秦各家的释义是一致的。这说明,诸子百家在争鸣中所阐释的词义是科学的、准确的。
3.辨定名号对训诂的促进作用
我国古代是宗法社会,非常注重名号。《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荀子·正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由于周天子地位衰落,诸侯征战,礼崩乐坏,就出现了名实混乱的现象。诸子百家都赞成名实相副,循名责实。所以,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正名”,就要辨别名实,区分概念,诠释词义。这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称谓:“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礼记·曲礼下》)又如制度:“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又如婚姻:“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洒扫。”(《礼记·曲礼下》)即使是“死”,也有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下》)。可见“正名”的范围多么广泛,多么严格。
与名号相关的,有“谥”。谥就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周幽王的“幽”、齐桓公的“桓”、宋襄公的“襄”、魏文侯的“文”等。有人研究谥,就有了《周书》里的《谥法》一篇。《谥法》的每一条,都与词义有密切关系。比如“襄”,《谥法》有多个解释:“辟地有德曰襄”、“辟土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依据《说文》,“襄”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耕作,就有“辟地”、“辟土”的意思;耕作需要用力,就有“甲胄有劳”、“执心克刚”的意思;耕作需要协力,就有“协赞有成”的意思。
注解古书有时也要征引《谥法》。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世祖光武皇帝讳秀。”李贤注:“《谥法》: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这就是为什么刘秀被谥为“光武皇帝”。又如《光武帝纪赞》:“沉几先物,深略纬文。”李贤注:“《谥法》:经纬天地曰文。”如果是谥,固然要引《谥法》,但这里的“文”并不是谥,李贤也引《谥法》来解释,这就证明《谥法》的释义是有根据的,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
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论》)汉语孕育了训诂,而教育的发展、百家的争鸣、名号的辨定等又催生了训诂。这样,训诂就产生了。训诂的产生,对解读古籍、传承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促进了汉语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