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田野采采风
——《古诗三首》

古典诗歌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一首古诗,我们仿佛能向过去穿越一千年,看看当时的人们吃什么、穿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也不失为一种了解历史的好方式。

一、古人服装花样多——“纺织”的历史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农村夏日生活的场景:人们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在家里搓麻线,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同学们也许会对“绩麻”——搓麻线感到疑惑,把麻搓成线,这是要干什么呢?这就要谈到我国古代悠久的纺织历史啦。心灵手巧的古人们,是如何把那作为纺织原料的各种植物,变作身上穿的美丽衣裳的呢?

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的“麻”为例。麻是从各种麻类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植物纤维。麻类作物有很多,比如亚麻、黄麻、青麻、苎麻,等等。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用麻来作纺织的原料了。我国使用麻织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五千年的罗纹葛布。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对人们“治麻”活动的描述。

把麻类植物变成柔软结实的麻布,需要好几个步骤。第一步当然是种麻,要对土地精耕细耘,才能种出好的麻。第二步是沤麻,顾名思义,就是把收割回来的麻放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通过发酵作用去除麻茎中的胶质,留下坚韧的纤维。第三步就是诗中所说的“绩麻”,绩麻,就是把沤好的麻撕开,再把撕开的麻纤维搓成线或绳。最后一步,就是将搓好的麻线织成麻布。麻绳也可以直接用来捆绑东西,做鞋、纳鞋底、织帐子……用处可多着呢!

我国古代有着悠久又发达的纺织业,除了麻,古人还用棉、毛、丝来作为纺织原料。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学会了采集野生的蚕丝、麻、葛,并收集鸟兽的羽毛和毛皮,编织成简陋的衣服,用来御寒蔽体。夏、商、周时期,人们已经能织出精美的丝织物。《诗经》中就频频出现人们养蚕制丝的场景。丝织物质地平滑而有光泽,色彩瑰丽,是贵族才能穿戴的织物。而普通百姓穿的多是葛、麻织成的衣服。秦、汉、唐时期,麻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人们身上穿的衣服,主要是麻织物,而从宋代到明代,棉纺技术不断发展,棉织物逐渐取代了麻织物,成为人们日常穿戴的衣物。

我们常说的丝绸,指的是用蚕丝织成的丝织物。在中国古代,丝织物一直是高档织物,“绫罗绸缎”指的就是丝绸织品的不同品种。丝绸是我们中国的特产,从西汉开始,中国的丝绸不断被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国”。

二、古诗中的农事活动

范成大在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绘的是夏日里的农事活动,那么你知道除了“耘田绩麻”,辛勤的农民们还要进行什么农事活动吗?下面我们通过几首清新质朴的农事诗来了解一下吧!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的乡村,漫山遍野都是悦目的绿色。那白茫茫的一片,是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杜鹃的声声啼叫从空中、林间传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农忙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才了蚕桑又插田”指的不是先做好采桑喂蚕的工作再去插秧,而是说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出了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插秧”是种植水稻中的关键一步。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大米,它的种植过程可是颇费工夫呢。农民们首先要耕田,也就是把种稻用的田地犁上几遍,使土壤变得松软。接下来,农民要在另外一块专门的田地中培育秧苗,等秧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进行插秧,把秧苗从秧田中移植到水田里。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农民也要一直悉心照料,要为稻苗除草施肥,还要注意灌溉和排水。等秋天来到,金黄饱满的稻穗垂下来,就是收获的季节了。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描写的是秋天的丰收场景。秋天到来,水稻收割之后,农民们还要“打稻谷”,将谷粒从稻秸秆上打下来。农村新造的打谷场像镜面一样平,家家户户都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打谷场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农民们挥舞连枷打稻谷的声音一直响到天明。

观刈(yì)麦(节选)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了麦收季节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农民终年没有闲暇的时候,到了五月更是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成熟变黄的小麦遮盖住了田埂。妇女背着装在竹篮里的食物,小孩子提着盛在壶里的汤和水,到田间去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炙烤,累得精疲力竭,但他们仿佛不觉得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希望能够多干点活。

小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果实被磨成面粉,用以制作各种食物。我们爱吃的面包、蛋糕、面条、饼干,还有大人们喜欢喝的啤酒,都是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我国南方种植的小麦,一般是在秋天播种,第二年的夏天收割。所以夏季收麦子也被称为“夏忙”。《观刈麦》中的“刈”就是割的意思。

过去,农民用牛来犁地耕地,用镰刀来收割麦子。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也日新月异,那些需要借助人力的传统农具,已经被机械化的生产机器替代,犁地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施肥机等现代农业生产“神器”,节省了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看那可爱的小牧童!

雷震的《村晚》描绘了一幅意趣横生的牧童放牛归来图。天色已晚,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水满满的,荡漾着丝丝波纹,落日与远山连接在一起,好像要掉进那寒冷的水波中。放牛归来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意吹着不成曲的小调。诗人寥寥几笔,就让一个悠闲调皮、无拘无束的小牧童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诗中,很多诗人都喜欢描写“牧童”这一形象。在古代,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牛都是人们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牛性情温顺,吃苦耐劳,也是孩童的忠实伴侣。在很多古诗词中,牧童、短笛、老牛三者完美地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的图画。牧童纯朴率真、无忧无虑的恬然闲适与现实中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牧童也因此成了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文学形象,寄托着诗人们对快乐童年的追忆、对自在人生的憧憬。下面我们一起读几首有名的“牧童诗”吧!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大意:辽阔的草原在大地上铺展开来,放眼望去,原野上的草色葱葱郁郁。

晚风中隐约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悠扬笛声。黄昏时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晚饭,蓑衣也没脱下,惬意地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明月。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意: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扫墓、祭祖的行人伤心断魂。来踏青的诗人,随着春色渐行渐远,走得有些累了,想要找个地方饮酒小憩,就向路边的牧童问路。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身子一斜,抬手一指:“看,那不就是你要找的杏花村吗?”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大意: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一边放牛一边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连忙闭嘴停住了歌声,一声不响地立在树旁,专注地盯着鸣蝉。

四、说不尽的古典乐器

说到中国古典乐器,大家可能会立即想到不少:古筝、二胡、阮……也许有的同学还会演奏呢!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一诗中写道:“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里的“铮”和“磬”指的都是古代的打击乐器。

中国古典乐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在先秦时期的《尚书》中,就曾记载“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就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按照制造乐器的不同材料,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

“金”类乐器主要是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编钟。同学们去博物馆的时候可能见到过编钟。编钟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用青铜铸成的大型打击乐器,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编钟的音色雄浑深沉,悠扬动听。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乐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说到编钟,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这套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在湖北曾侯乙墓里沉睡了2430年,于1977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曾侯乙编钟保存极为完整,由65件青铜乐钟和钟架组成,共三层8组,钟架重1665千克,钟架上的挂件重2755千克,制作精美,气势宏伟,是我国出土最为完整、重量最重、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经音乐家测定,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完全可以演奏现代乐曲。这说明,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艺术就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石”类乐器是用石头或玉石制成的打击乐器。“敲成玉磬穿林响”里的“磬”指的就是一种玉石打击乐器。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所使用的背景音乐叫作《金声玉振》,正是用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演奏的声音交融而成的。

“土”类乐器是用陶土制成的乐器,主要有“埙”和“缶”。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距今有7000年。埙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上面有几个音孔。在春秋战国时期,埙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祀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成了演奏宫廷雅乐的重要乐器。只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以欣赏一下埙乐外,大多数人几乎不知道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直到最近几十年,埙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从埙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中寻找到了遗失已久的古风。

“革”类乐器主要指的是鼓。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还用于震慑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丝”类乐器,顾名思义,就是带有丝弦的乐器。琴、瑟、筝、筑、琵琶、胡琴、箜篌是主要的丝类乐器。丝类乐器又有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之分。琴可以说是我国古典乐器之首,古琴音色深沉,悠扬动听。有句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用来形容一个人多才多艺。在古代,弹琴是一个人四大才能之首,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喜欢以琴修身养性、静心悟道。

“胡琴”这个名称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说到二胡,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之所以被称为“胡琴”,是因为这一类乐器是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来的,古代汉人将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因此这种拉弦乐器就被称为“胡琴”。除了音色凄美的二胡之外,京胡和京二胡也是胡琴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们是京剧中主要的伴奏乐器。

“匏”类乐器主要是笙。笙是吹奏的簧管乐器,在《诗经》中就有提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竹”类乐器是笛和箫等吹奏乐器。笛和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古人曾写过动人的诗句来描述笛声的动听,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还有一种在隋唐时期盛行一时的吹奏乐器,叫作“尺八”,这种吹管类乐器因为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尺八”。尺八用竹子制成,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它的音色既能苍凉辽阔,又可空灵恬静。尺八在唐朝之后就传入了日本,20世纪后才由日本向外传播开来。

说了这么多的乐器,百闻不如一听,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去亲耳听一听这些古典乐器的美妙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