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里的雪书

寂静的夜里,雪花“簌簌”的飘落声格外清晰,偶尔传来“咔嚓”一声脆响,那肯定是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弯了腰。

早晨推开房门,嚯,好大的一场雪!房屋、树木、河流,都盖上了厚厚的雪被,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尽是粉妆玉砌的美景。平整的空地成了一张巨大的白纸,等待诗人、画家前来抒情致意,勾勒描摹。

在森林边缘的洁白纸张上,歪歪斜斜、横七竖八地点缀着很多奇怪的图形,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整有散,这是神奇的森林密码。感兴趣的人一定要抓紧时间研读,否则,只要大雪再次落下,这页密码就会被翻过去了。

各有各的读法

巨大的森林密码簿上有多种多样的笔迹,肯定出自不同的森林居民。其中有动物故意留给同伴的讯号,也有不小心暴露给敌人的线索。如果想窥探所有的秘密,必须睁大双眼,仔细阅读。

但是,有一种动物不用眼睛就能读出其中端倪。它们只要把鼻子凑过去一闻,就知道兔子朝哪个方向逃走了,还知道这里刚刚有一头狼走过去了。用鼻子读书,这是猎狗特有的阅读方法,其他动物很难学会,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博学”的鼻子。

谁用什么写字

动物们的书写工具各种各样,有的用爪子,有的用蹄子,有的用尾巴,有的用翅膀,还有的会直接躺在地上打滚儿,就像在用身体写字。不同的书写工具,往往会写出不同的字体。

鸟儿们常用的字体是爪字和尾巴字,偶尔也会写出浅而大的翅膀字。野兽最常用的也是爪字,不过有的写的是四爪字,有的却是五爪字,此外,野兽们的尾巴、肚皮、鼻子都可能在雪地上蹭出痕迹,留下一些特殊的字符。

各有各的笔迹

雪地上一串冒号,从灌木丛下延伸出来,在原地兜了一个圈子,继而蔓延到远处去了。冒号两点之间的距离很近,每两个冒号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熟知动物笔迹的森林记者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刚刚有一只老鼠跑过去了。老鼠走路蹑手蹑脚的,留下的痕迹比较浅。虽然脚印模糊,但只要熟悉了老鼠的奔跑习惯,就比较容易辨认。老鼠出洞后,习惯先兜圈跑一跑,然后才会朝目的地前进,所以,在这个灌木丛下面,应该有一个很深的鼠洞。

松鼠的笔迹也不难辨认。它们习惯前爪着地,后爪后蹬,跳跃前进,每次都能跳出去很远。所以,如果看到雪地上有并排的小圆点,圆点后面不远处有手掌一样的爪印,而且前浅后深,不要怀疑,那就是松鼠留下的痕迹。顺着这些印记,就能知道在雪地上玩够了的松鼠爬到哪棵树上去了。

鸟类之中,喜鹊的笔迹最容易分辨。喜鹊有四个脚趾,三个朝前,一个朝后,其中向前的三个脚趾落在雪地上,会留下清晰的十字形状,朝后的脚趾则会勾出小小的破折号;偶尔,它尾巴上的长羽毛也会扫过地面,为它的图画作业再添上一笔。

那些对森林居民十分熟悉的人,能够从动物留下的各种笔迹中了解发生在大森林里的悲欢故事。但是,有些狡猾的动物会恶作剧似的留下不规则的符号,让人们去猜测。如果你对它们不够了解,可能永远猜不出它们想表达什么。

区分不同的笔迹

有些动物的脚印比较相像,如果忽略了大小差异,狗、狐狸和狼的脚印就不容易区分开。但是,有经验的猎人还是能找到一些细微的不同。

狼的脚掌和大狗的脚掌大小差不多,但是前者的脚印比较狭窄,因为狼脚掌的两侧是向里生长的。狼的脚爪和掌心处还有几个凸出来的小肉垫,踩在地上后会留下比较深的印记。再者,狼奔跑时的步伐比较大,所以它前后脚印的间距比狗的脚印间距稍微大一点。

狐狸的脚印比狼的脚印小一些,大小更接近小型猎犬的脚印。但是,狗即使把脚爪缩起来,脚趾之间还是有些距离,踏在雪地上时,留下的脚印也能清晰看出脚趾的形状;而狐狸的脚趾能够紧紧地缩成一团,这样的肉团踩在地上,会留下又深又圆的小雪坑。

掌握了以上特点,就不会把这三种动物的脚印混淆了。而且,狼和狐狸都是非常狡猾的动物,为了躲避猎人的追踪,它们会故意跑来跑去,把自己的脚印搞得乱糟糟的,毫无规律可循,但忠诚老实的狗却不会这样做。

狼的小花招

为了掩饰行踪,狼在雪地上奔跑时总会耍些花样来混淆视听。它虽然在“耍花样”,但是不会踩出花里胡哨的脚印。事实上,狼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大多像一条笔直的线。

狼是天生的数学家,不管慢慢行走还是快速奔跑,它总能准确地把后脚踩进前脚脚印里,丝毫不差。这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走过去的是一只两足动物。

更有趣的是,假如狼举家出动去觅食或散步,它们会整齐地排成一队,行动机敏的母狼走在前面,之后是脚步略有些蹒跚的老公狼,队伍最后是还没长大的狼崽子们。走在后面的狼会沿着前面同伴开辟的道路,踩在它们留下的脚印上,绝对不会踩踏旁边平整的雪地。不管这支队伍有多少位成员,它们都会规规矩矩地前进,不会随意破坏秩序。

假如粗心的猎人看到那一串笔直的脚印,可能会以为只有一头狼跑过去了,只要再稍微细心点,就能发现这些脚印特别深,凹陷处的雪甚至已经被踩实了。

这时猎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别被狼的花样蒙蔽。否则,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追赶一群狼,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树木如何过冬

果园里的小树苗早被果农裹上了厚厚的稻草冬衣,但森林里的树木依然裸露在寒冷的空气中。虽然老树经历了很多个冬天的考验,比较抗冻,但是幼嫩的小树苗该怎么度过寒冬呢?

它们必须想出御寒的良策,否则,可能就无法见到来年春天的阳光了。尤其是未长成的小树,特别容易从里到外结冰,表面看上去它们依然挺立在树丛中,可是等到其他树木都发芽抽枝了,它们还是干枯地伫立在原地,其实,这些小树苗早被冻死了。

所以,一些聪明的小树从夏季开始就为过冬做着准备。夏天,充足的阳光照耀在森林里,小树苗积极生长,储蓄热量。一入秋,它们就会抖落浑身的叶子,避免热量的消耗。

等到凛冽(lǐn liè)的北风刮起来,小树苗会停止一切生长活动,不吸收营养,也不抽枝长叶,更不会繁殖后代。这样,它们每天只需要燃烧一点热量来抵御寒冷。而且,地上厚厚的落叶已经到了腐烂的时候,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热能,保护树根。

仅有这些还是不够,它们的天然铠(kǎi)甲——树干和树皮之间的木栓(shuān)组织①是保暖效果最佳的防护服。木栓夹层是没有生命的,而且既不透气也不透水,这样就能把树干内部与外界隔离起来,冷空气进不去,内部热量出不来。随着树龄的增长,木栓组织会越来越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树比小树的抗寒能力更强了。

此外,在寒冷来袭之前,树液里的淀粉会转化成糖类,进而和树液里的盐类产生化学作用,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化学防线,把寒冷统统隔绝在树皮以外。

以上都是树木为自己过冬所做的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树木当然就不用畏惧严酷的冬天啦。

雪下的植物乐园

北方的冬季,目之所及尽是萧瑟凄凉的景象。天是灰蒙蒙的,风是冷飕飕的,地是光秃秃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草木枯萎和死亡的味道。这个时节,太阳成了天空的稀客,即使它偶尔从云团后面溜达出来,也只能带来有限的温暖。

但是,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却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植物乐园。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闯进了植物们隐蔽的联欢会会场。那天正午,天气比较好,阳光比往日都暖和一些,我穿着滑雪板在被积雪覆盖的牧场上行走,不小心踢开了一块雪层,一片绿色的叶子立刻探出了头。我心里一动,马上返回家里拿来扫帚,把那一片积雪都扫干净了。

当一簇簇嫩绿的叶子闯入我的视线时,我竟然惊呼起来了!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那么柔软的小生命竟然能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活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真是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

在积雪的压迫下,嫩绿的叶片紧紧贴着地面,不像春夏时那么舒展,却也展现出了一股别有味道的韧性。其中,有一棵毛茛(gèn)①上面还挂着湿漉漉的花瓣和未开苞的花蕾,明年春天,它相信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吧。

我在这片小小的植物乐园里流连了很久,发现了至少5种还在开花的植物,保持着绿意的植物就更多了,大概有30多种。离开之前,我给那片难得的绿地重新盖上了雪被,希望它们都能平安度过冬天,为明年春天添加一抹绿意。

——尼·巴甫洛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