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互联网

【你知道吗?】
那些互联网先知们

在网络诞生之前,很多富有远见的思想家和先驱已经做出了探索与努力。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98年就已在其短篇小说《起源于1904伦敦时间》中描绘出了如今人们认知的“互联网”雏形。故事中一位叫Clayton的军官被法院指控为谋杀嫌疑人,而他谋杀的人,就是发明了“电传照相机”的Szczepanik。电传照相机可与电话系统关联起来,使身处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相互看得见、听得到。在世界范围内,每个人发布的共享信息可以被所有人同步获取。

图书馆学创始人之一、比利时人保罗·奥特勒(Paul Otlet),是最容易被美国网络历史学家所忽视的先驱人物,他在1934年就已经勾画了一个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草图(称之为“电子望远镜”),允许人们浏览和搜索数百万链接起来的文档、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在他的描绘中,大家可以使用这个设备向其他人发送信息、共享文件甚至组建在线社区。这个系统名叫“r é seau”,翻译过来就是“网络(network)”,或者“环球网(Web)”。另一位提出类似网络概念的是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任何一个学生,不论他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够随时坐在他书房里的投影仪边,阅读所有的书和文件,这些投影和原件一模一样,毫无二致。”在1923年的《神一样的人》(Men Like Gods)中,他想象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人们几乎完 全凭借无线电话和语音邮件沟通。1937年,他提出了“世界大脑”(World Brain)的概念,将人类所有的知识通过缩微胶片保存在一个巨大的 银行中,通过飞行器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此 概念当然需要等待微芯片的发明之后,才可能真 正实现于当今的互联网。

美国互联网先驱们更愿意将致敬献给范内 瓦·布什(Vannevar Bush)(图2-1-1)。1945年,布什在7月号《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表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提出了微缩摄影技术和麦克斯储存器(Memex)的“个人图书馆”概念,开创了数字 计算机和搜索引擎时代的新理念,启发了很多计 算机和网络领域的先驱们,后来的网络、鼠标、 超文本、超链接等计算机技术的创造,均受到这 篇具有时代意义的论文的启发。因此他被尊为“互联网先知”。

图2-1-1 范内瓦·布什

一、互联网的定义

“Internet”一般被认为是“INTERconnected NETwork”这两个词语的复合词,或者是internetwork和internetworking的缩略词,也曾被指代net或者network。

维基百科将“互联网”(Internet)描述为:“互联网是使用互联网协议套件(TCP/IP)连接全球设备的互联计算机网络的全球系统。它是一个由本地及范围的私有、公共、学术、商业和政府网络组成的网络中的网络,通过各类电子、无线和光纤网络技术相连。互联网承载着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如万维网(WWW)相互链接的超文本文档和应用程序、电子邮件、电话服务和文件共享。一些出版物不再将互联网(internet)大写。”

1995年10月24日,联邦网络委员会(FNC)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对“互联网”一词进行了定义。该定义是在与互联网和知识产权社区的成员们共同协商之后确立的。决议中提出“互联网”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全球信息系统:1.根据网络间协议(IP)或其今后的扩展协议/后续协议,由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地址空间逻辑地连接在一起;2.能够支持使用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套件或其今后的扩展协议/后续协议,和/或其他与IP兼容的协议之通信;3.公开或私下地提供、使用本文中介绍的相关基础设施上分层的高级别服务,或使这些服务可访问”。

第一个概念相对通俗易懂,体现了维基百科平台上动态演变的最新成果,融合了专业和大众、专家和爱好者共同编辑和博弈的结果,富有全球“众包”的互联网特性。第二个概念则相对具有技术性和专业性,基本代表了当时全球学界和技术社群的共识,迄今依然适用。虽然两者的措辞不太一样,内涵却是一致的,既跳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概念差异,也跳出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纷扰和争端,给出了简单清晰的几个核心要点:

1.互联网是指通过TCP/IP连接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系统,是一个代表整体性的概念;

2.互联网包括了由商业、政府、学术、公共等各种产权属性不同的连接网络,只要连到互联网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3.互联网上所承载的各种服务,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在《大英百科全书》中,迈克尔·亚伦·丹尼斯(Michael Aaron Dennis)与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将互联网(Internet)定义为:“一种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允许世界各地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彻底改变了通信和商业方法。”在《剑桥词典》中,互联网(the internet)被定义为:“世界各地联网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它允许人们共享信息和相互通信。”《现代汉语词典》则将互联网定义为:“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牛津英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互联网是提供各种信息和通信设施的全球计算机网络,由使用标准化通信协议的互联网络组成。与维基百科相似,技术百科(Techopedia)认为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全球连接的网络系统,使用TCP/IP通过各种媒体传输数据,它还是一个全球交流网络,包括私人、公共、商业、学术和政府网络,通过向导、无线和光纤技术连接。

1995年确定的定义,迄今没有本质性变动,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互联网商业化浪潮崛起,互联网的形态和全球化的格局初步确定,互联网不再是当年单一的阿帕网或者以美国为核心的网络,真正演化为一个覆盖全球、庞大且复杂的“万网之网”。一个真正的网络,里面既包括各个国家的政府网络,也包括各种商业性质的网络,还包括各大高校和公共领域的各种非商业性网络。每一个网络既相对独立,又是整个网络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网络都有自己的产权、使用目的以及自主的治理机制,同时,还必须融合在整个互联网的基本标准、规范和体系之下,脱离了整体就不是真正的互联网。

二、大写“互联网”(I nternet)和小写“互联网”(internet)

根据1974年《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小写internet指的是任何由多台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而全球网络(global network)通常使用“首字母大写的互联网”(the Internet)。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英语词典负责人凯瑟琳·康纳·马丁(Katherine Connor Martin)所言:“我们在谈论互联网时使用the,这也使首字母大写的用法得以延续,同时,大多数被引用的历史来源也都使用大写形式的Internet,因为人们用它来指称其中一个具体的网络。”谷歌技术人员、网络专家鲍勃·怀曼(Bob Wyman)称,“i”应该大写,用以明确互联网,也就是由阿帕网演变而来的全球网络和任何通用互联网或连接多个较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之间含义的差异。怀曼还强调,如果你从不把互联网这个词的首字母大写的话,那只是说明你根本不了解首字母大写的互联网与小写的互联网之间的技术差异。首字母大写的Internet作为专有名词,不再指向任何计算机网络,而是我们如今正在使用的这个网络。

在逻辑上,全球互联网络的集合(Internet)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internet),但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internet)却不是一个全球互联网络的集合(Internet)。通过对互联网协议标准征求意见的文件之考察,发现“internet”作为一个名词一直是以“网络互联”(internetworking)缩写的方式被使用,且具有复数形式。随着互联网协议背后的推动力不断增强,人们普遍将“网络互联”的结果视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互联网(internet)成了一个既可以指代一般意义上的任何通过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网络集合,也可以代表特定意义上与阿帕网互联的计算机网络集合。关于互联网的首字母大小写的争论,至少从2002年就开始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教授约瑟夫·图罗(Joseph Turow)把自己新书里的“Internet”全改成了“internet”,还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责任编辑的支持。图罗教授给出的理由是,把互联网这个词首字母大写,看起来与某个商品品牌相似,就好像是用舒洁(Kleenex)代替纸巾、用北极牌(Frigidaire)统称冰箱、用邦迪(BAND)泛指创可贴一样,有一种将公有物私有化的感觉。他认为:“至少在哲学上,互联网不应该被任何人拥有。”

因此,从“Internet”变成“internet”,不仅是一种语言学现象,还反映出一个根本性问题——应该如何理解互联网?

从大I变成小i,是在强调互联网的公共性,互联网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应该属于所有人。它不再是政府项目,也不是某个商业品牌,不应被某个政权、某家企业所占有,有一些评论员甚至将去大写化(decapitalization)视为一种政治选择。

如今,对首字母大写的Internet与小写internet区分的争论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我们已经无法对所谓的“这个互联网”与“那个互联网”进行区分,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普遍存在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