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ce 28
肺炎还是肺水肿?值得反思与经常回顾

2017年1月冬天的某个晚上,急诊重患者一如既往的多。19:20分,一位女性,56岁,主诉“恶心、头昏不适半天”就诊。入急诊查体:生命体征基本平稳,T:37.3℃,P:112次/分,R:17次/分,BP:134/82mmHg;神志清楚,精神状态欠佳,对答切题。心率112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四肢肌张力和肌力正常,巴氏征阴性。测快速血糖:21mmol/L。入院检查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窦性心动过速。血化验:血常规11.2×10-9/L,中性粒细胞76%,CRP正常。电解质提示:血糖高,与快速血糖值相仿,钾稍低,凝血功能、D二聚体、肌钙蛋白等无明显异常。血气分析:pH7.32,PaO2 82mmHg, PaCO2 34mmHg,乳酸-2.3mmol/L,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胸部CT提示双肺渗出性改变,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考虑:肺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方面,给予抗感染,头孢替安针静滴,胰岛素针8U皮下注射,补液、补钾等处理,开出的液体量近1000mL,静滴速度较慢。到23:30,患者症状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更加明显,恶心,胸闷不适,呼吸急促,听诊肺部湿啰音更明显。首诊医师考虑临床表现符合左心衰,给予利尿,呋塞米针20毫克静推,再抽血查NT—proBNP结果为3356mmol/L,支持心衰诊断。

患者病情无缓解,建议转上级医院就诊,并告知病重,生命危险。患者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患者与丈夫一直感情不和,有矛盾,分居,患者儿子经济条件不好,而且性格优柔寡断,对于转院下不了决心,想继续留院观察。

观察期间,患者呼吸急促,恶心,胸闷明显,但神志清楚,这容易让医师和家属麻痹,觉得人是清醒的,不会这么严重吧,一旦心跳停止,就会后悔莫及!到凌晨3:30左右,患者坐立不安,无法平卧,频繁恶心呕吐,呼吸促,但神志还是清楚,氧饱和度在吸氧状态为98%。后半夜值班医师与家属沟通,告知病重,治疗效果欠佳,建议转上级医院,可家属仍在犹豫不决,总觉得可以等天亮,无法下决心。

值班医师打电话问我:这个患者现在频繁的恶心呕吐、坐立不安,究竟是怎么回事?冬天的凌晨3:30 — 4:00,正值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被窝里,接到这么一个咨询电话,从来没有看过的患者,单纯听三言两语的描述,的确,我也说不准这个患者究竟是怎么回事。“患者很不舒服,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饱和度98%,CT提示肺炎。”听完这样简短的叙述,我就问了当班医师,你认为患者疾病定位是心脏的问题还是肺的问题。当班医师回答说是肺的问题,CT也提示肺炎。如果是肺部炎症问题,频繁恶心呕吐,是否与气道不通畅、痰液多等有关,是否可以雾化吸入?护胃的同时,使用激素、茶碱类药物?当班医师也认为有道理,就给予相应的雾化吸入,甲泼尼龙针40毫克静滴等处理。

然而患者并没有好转,只是也没有呼天抢地喊疼,或者频繁呼叫了,只是坐立不安,呼吸费力,气促,但是神志依然清楚。家属也没有觉得特别严重,认为当班医师多次看过,心内会诊过,患者总会好起来,因此也没有反复叫当班医师。而下半夜急诊也有不少其他患者来就诊,时间很快过去。清晨6:00左右,护士发现患者心跳减慢到30~40次/分钟,意识模糊,随后,抽搐,阿斯发作。

护士立即呼叫当班医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氧饱和度93%~95%,患者此时血压低,需要去甲肾上腺素针,多巴胺针维持,血压在(85~95)/(40~50)mmHg。这个时候,当班医师非常紧张,再次打电话给我。接到这个电话,我也神经一紧,毕竟在3:30 — 4:00时当班医生关于这位患者咨询过我。2个小时过去,患者心跳骤停,意味着病情一直无好转。家属能否理解?患者究竟是什么情况?一系列疑问出现在脑海中,后悔当时接到电话没有去现场帮忙。

我骑摩托车飞快赶到医院,发现患者心肺复苏后,机械通气,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但患者瞳孔对光反应灵敏,镇静维持。当班医师和前半夜首诊医师均在患者身边,只是都在等我过来帮忙解疑,我明确感知到两位医师的心中忐忑。其实,忐忑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位,也包括了我。但是,我是急诊科副主任,在急诊工作14年了,需要镇定和担当。

我初步看了一下患者和监护,立即亲自做了床边心电图检查17导联(由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V9难以做,只做了17导联)。很明显,患者II、III、AVF、V5—V7的ST段显著抬高。我脑海中立即明朗起来,患者入院就诊时临床表现为恶心、头昏不适,无胸痛,这是不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逐渐急性左心衰表现明显起来,且存在糖尿病,但从来没有发现和治疗过。本次就诊就是恶心、头昏,然后逐步加重的胸闷气促,然后呼吸困难。频繁恶心呕吐,只是心功能不全在消化道的一种表现而已,真正严重的在于呼吸困难,左心衰。再往深挖掘原因,是冠脉事件。再挖掘原因,冠脉事件可能与患者高血糖有关。患者很有可能平素有糖尿病,但是从未体检,也从未发现和治疗。

患者不是肺部感染,不是感染性疾病,而是定位在心脏冠脉,定性在冠脉闭塞。之前的判断是有偏差的。患者需要立即冠脉造影,PCI。当时,由于我院还没有开展急诊PCI或者溶栓治疗,跟家属沟通,希望家属早做决定。家属此时还在犹豫不决,又拖了近2个小时才同意转院。转院路途需要1个小时,到达上级医院时已是上午9时许。上级医院判断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准备立即急诊PCI,但是患者家属考虑到费用高,拒绝PCI。中午12:30转回我院,循环无法维持,患者不幸死亡。

后记与经验分享:

这个病例,需要总结的地方非常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急诊医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天天都会遇到患者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诉就诊。比如这个患者,恶心呕吐,头昏不适,没有诉胸痛,但是逐渐胸闷,呼吸困难,左心衰表现逐渐明显。这要求急诊医师在实践中总结和磨练,在不典型症状为主诉时,能够透过症状深入到病理生理、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掌握处理原则。这样去判断和分析,才能够避免被误导而做出错误判断。

比如这个患者,CT报告肺炎,最后事实证明,不是肺炎而是肺水肿,不是感染性疾病,而是冠脉事件导致的左心衰。患者频繁恶心呕吐、坐立不安、气促胸闷明显,事实上是典型的左心衰,肺水肿。患者端坐呼吸、夜间呼吸困难,这个表现与教科书所写的一样。不要总是被患者频繁恶心呕吐误导,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或者肺炎表现。做出判断的过程,需要思考,需要对发病机制、症状学有深入了解,深入到病理生理层面去融会贯通才行,否则就会用“患者很不舒服,怎么办?”这种不专业的阐述。患者很不舒服,怎么办?这个问题,半夜三更请教高年资医生,说明历练不足,临床的思维训练不够,需要加强培训。

2.需要怀疑精神,做出独立判断。放射科报告可能误导急诊医生,比如这个肺炎的报告,事实上是误导了急诊医师。会诊专科医生也可能误导急诊医生。比如心内科医生的会诊无针对性,放到任何一个患者会诊都没有错误,动态复查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有变化再联系。家属也可能误导急诊医生,比如转院不坚决、不果断、拖拉,到了上级医院也拖拖拉拉,最后因为经济不宽裕,到了上级医院也拒绝PCI。急诊医学常常要求急诊医生坚决、果断、抓紧时间、抢时机、与病情恶化赛跑,急诊疾病常常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冠脉综合征,就是争分夺秒,越早越好。

3.心电图复查的及时性,心电图的判读水平非常重要,2015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于怀疑冠脉缺血但首份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的时候,应该每15~30分钟复查一次心电图。如果动态复查多次,一对比,冠脉缺血就会或多或少表现出来。本案例就只有入急诊时的一次心电图,然后就是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的心电图。当然,多次心电图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是,跟后面心跳骤停的成本相比,多做几次心电图是值得的。如果复查及时,及时发现动态改变,会对临床决策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急诊千万不可忽略多次复查心电图的重大意义。

4.黑箱理论。人体是一个黑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辅助检查,探知内脏情况。其中心电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超声、CT、化验检查,以及病史查体,都是为了认识内在的、看不见的组织器官病变,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比如冠脉,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有无狭窄,百分之几狭窄,长期血糖高,冠脉事件的概率就高。这些都需要一种黑箱思维。肉眼看不到,但需要去思考。根据西医系统的解剖学、病理、病理生理,结合诊断学去思维,通过一些手段去印证。心电图可间接反映冠脉有无缺血,且快速、无创、价格低,对于胸痛患者、没钱的患者,哪怕不收钱也可以给患者查一下,意义也重大,可以多次复查,进行对比。但是,任何一项辅助检查,都不能孤立对待,不能离开医师的综合分析判断。

(刘启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