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事典057:中国甲胄史图鉴
- 周渝
- 1562字
- 2021-07-23 15:12:03
迷雾下的三国铠甲
184—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这400年,中国经历了士族地主的崩溃与庶族官僚的崛起,从汉末到魏晋再到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事也促进了武备的进步,其中,铠甲的革新便是自三国时代开始。
清代关羽像,现藏于宁夏博物馆。可以看到骑在马上的关羽所穿甲胄并非汉末三国时期的,而是偏宋明之风(周渝 摄)
言三国武备,不得不提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与演义中“多智而近妖”的形象截然不同,但其人格魅力丝毫不输于演义。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治国谨慎的政治家,在军事武备方面也成就卓越,他发明的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家喻户晓,他改造的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的“诸葛连弩”亦广为人知。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以他命名的铠甲。记录南北朝历史的《宋书·殷孝祖传》载:“御仗先有诸葛亮筒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
这种盛行于南北朝时期被称为“诸葛亮筒袖铠”的甲胄,相传就是重视军备生产的诸葛亮亲自督制而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甲胄呢?在河南偃师杏园村出土的一件武士俑身上的甲胄与“筒袖铠”的记载十分吻合。这种甲胄胸背相连,有短袖,由小块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编缀而成。与之前的汉甲相比,“筒袖铠”有个明显的特点是不开襟,穿时就像穿现代的T恤衫那样直接从头部套入。这样一来,整个铠甲就没有薄弱环节。
筒袖铠之所以能够“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除了形制上被改造外,材质上也采用了东汉以来较为先进的百炼钢。这种将薄钢片反复折叠的百炼钢技术使钢铁技术飞跃发展的同时,也让甲胄防御力迅速提升。这种百炼钢技术打造的甲胄,当时堪称坚硬无比,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甲胄,皆以此技术为主流。
三国甲胄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来自曹植,他在《先帝赐臣铠表》中写道:“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具,裲裆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世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这段文字出现了一连串铠甲的名称:黑光铠、明光铠、裲裆铠、环锁铠、马铠。既然是先帝曹操所赐,这些甲胄无疑都属于东汉末年,但曹植仅留下了简单的文字,没有解释这些铠甲的模样,导致这几类甲的形制存在巨大争议。
争议最大的当属明光铠,最早记载了明光铠的史料是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何为“明光”?主要有几种观点:20世纪70年代,学者杨泓考证,明光铠可能是南北朝至唐时期流行的胸前有两片板状护胸的铠甲,这一说法尚未被证实;第二种观点最主流,即明光铠主要是古代雕像上所穿的甲胄形制之一,胸前通常有板状护甲,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如汉镜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故称“明光”。
但也有一种新观点认为,早期的明光是指对甲片物理特征的描述,那个时代做了强烈抛光处理的金属甲片皆属于明光范畴,而非对某一个部件或形制的特别描述。自三国两晋以来,鉴于铁甲容易锈蚀,甲胄多改用钢铁制造。在此过程中,函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水磨的方式来进行防锈而且甲胄在经过水磨后,还能产生明亮的反光,在阳光下夺目刺眼,可使敌军头晕目眩,给披甲者创造有利的攻击机会。
南北朝时期,头戴冲角胄、身穿早期明光甲的武士。根据陕西出土的北齐彩绘持盾武士俑等文物绘制(刘诗巍 绘)
为行文方便,本书暂且采取主流观点。可以确定的是,明光铠自魏晋后便开始出现于各种记录中,在南北朝时期尤其流行。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武士俑及石刻可以看出,当时的明光铠已发展得相当成熟,除了带圆镜的护胸装置,许多甲身上还有竖起的盆领,与垂有顿项的兜鍪连接。手臂部分有披膊,腿部则有裙甲防护。南北朝后期,北周将领蔡祐率部与北齐作战,史载其“着明光铠,所向无前”,北齐士兵皆大喊着“此铁猛兽也”纷纷撤退。明光铠的传奇一直延续到唐代,在《唐六典》中,明光铠位居各类铠甲之首,这也是其辉煌的巅峰。此后,明光铠出现的次数逐渐减少,到唐末已不见经传。到北宋,《武经总要》收录的各类甲胄名目中已找不到“明光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