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怨恨父母

爷爷的离去,汤圆的难过超乎常人的想象,脆弱而又孤独伴随着她很长一段时间。

在爷爷身边的她,哭的时候有人哄,难受的时候有人抱,饿的时候立即得到满足,这样稳定而积极的关系,让汤圆获得最深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如今,随着爷爷的离开,寄人篱下的感觉,越来越浓厚。

别的小朋友在六一儿童节都想要礼物,而汤圆最想要的礼物不过是想再见一见爷爷。

加上城市教育要比农村教育节奏要快一点,外婆不会用智能手机,让汤圆在亲子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更让她的心里倍感自卑和焦虑。

汤圆在幼儿园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除了愿意和老师聊聊关于爷爷的话题,她都耷拉着脑袋,不愿意说话。

叩!叩!叩!

周末在家的汤圆,无论外婆怎么敲门说:“汤圆,该起来吃早餐啦!”

她都装作没有听到一样。

老师了解到汤圆近期的情况之后,打电话跟她父母进行了沟通,也让父母跟孩子多进行电话鼓励和肯定,要让汤圆觉得父母无时不刻就在身边的感觉,毕竟教育孩子,鼓励往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爷爷在汤圆心里已经有根深蒂固的情感关系,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作是依恋。如今爷爷的离开,对汤圆来说肯定是不小的打击。父母一定要亲自多沟通,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和回应。”

听完老师的话,汤圆妈妈震惊不已。

有一句话说:“再苦再难,也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那么,她跟汤圆聚少离多,孩子对她的依恋,是不是就减少了甚至都消失了?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的缺失,必定也会造成亲子间产生的隔阂,也将成为管教中最难消融的问题。

如果父母错失了建立依恋的阶段,没有和孩子进入亲密关系,那么教养她,肯定会变成亲子关系中最难的事情。

老师一方面向父母提出寒暑假的时候接出去大城市团聚等建议,另一方面也给汤圆不少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给她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让其他小朋友主动找她玩,让汤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可是汤圆都拒绝了这些帮助,从而也不再喜欢和父母通电话,她只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着。

她觉得自己就像足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自始至终她不过是想待在父母和爷爷的身边。

可是,没有人能理解她此刻的心情。

因为在她的成长中充满了太多的伤害,一直赫然摆在那里,可是却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汤圆也渐渐开始怨恨父母,甚至是不肯在电话里头叫一声“爸爸”或者“妈妈”。

汤圆妈妈也是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她起早摸黑地赚钱,她把赚来的钱一分不少地全部寄回老家,只希望能供自己的孩子读书,上好的学校。 

然而,现在她的孩子却渐渐怨恨她,甚至不肯叫她一声“妈妈”。

孩子这是在怪她,爷爷的离开是因为他们做父母的原因吗?

这让汤圆的妈妈不能理解,他们在外边做着最辛苦的工作,过着最简朴的生活,承受着最痛的离别之苦,却没能让孩子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人都是随着环境走的,环境给逼的,留下孩子在家,实在是属于没有别的办法。

“汤圆,妈妈到底是做错了什么,你连一声妈妈都不肯叫了?”

汤圆妈妈感觉特别心痛,这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