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农产品上行需要“S2B”模式

在阿里巴巴关于电商的一些新思考中,关于“S2B”模式的提法引人注目——要一步实现从B2C到C2B的转型比较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于是阿里巴巴提出了这个新概念——S2B(Supply Chain Platform to Business,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平台)。在曾鸣的定义中,S是一个大的供应(链)平台,主要用来保证质量,大幅提升供应端效率;B是供应平台上的商家,可能是网红个人,也可能是专业的电商企业,主要是直接对接客户,而且依托平台实现与客户的低成本实时互动。

为什么要推广S2B模式?一方面,在流量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平台可以建立强大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但并不代表能争夺更多的流量,因为成本越来越高,也难以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B级商家——大小规模不等,企业大量产生,它们往往在自媒体时代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良好的口碑,但不一定有平台式的服务体系,一般也无法管理复杂的供应链。所以,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状态,最终的实际电商模式就是S2B2C。

由此,我想到了农产品上行的问题。为什么农产品上行这么难,是平台根本不想实施吗?是网商不努力吗?是政府不支持吗?其实都不是。农产品上行困难的根源在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时还难以有效适应电商提出的高要求,标准化跟不上、农民意识跟不上、仓储物流包装全面落后、冷链设施不配套等,问题颇多。怎么解决?光靠平台是不行的,政府、平台、网商、传统企业和农民必须配合起来,协作打通农产品上行的通道,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供应链。

最近我看了很多案例,也与一些电商企业做了交流,感觉推行农产品上行的S2B模式很有意义。如果不把S2B里面的S定义为一般的大型电商平台,而是定义为具备供应链输出能力的电商企业,那么其应用范围会更广,这是农产品电商十分需要的。

先说两个案例:有一个企业开展消费扶贫,定向采购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然后通过自有的网上平台销售,结果品控问题难以解决。这里面有农民意识的问题也有供应链企业能力的问题,而且越到后面情况越差,客户体验也不理想;另一个企业也开展扶贫活动,它事先找到当地较为靠谱的电商企业来做品控,于是活动顺利进行,各方都比较满意。显然,两者的差异就在于是否找到了一个可靠的S级供应链电商企业。

西域美农是农产品电商的龙头企业之一,2016年以新疆干果等为主的农产品销售额为6亿元左右。它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了日渐增长的压力,依靠自己不断拓展线上市场需求的成本与日俱增。但它后来与新农人、微商合作,为其提供一部分供应链和成熟产品,实现了优势互补。这样,西域美农正在转型为S,而与其合作的微商就成为B,S2B模式初见雏形。不仅如此,依托B的支持,企业还可以将触角进一步从供应链延伸到产业链,在源头按照电商的要求建立农业基地,C2B又初现端倪。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加大农产品上行力度,但却缺乏像西域美农这样的龙头电商企业来做供应链,一些小的电商在参加平台大活动后,迅速“溃不成军”。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也加大了农产品上行力度,同样也缺乏这样的供应链企业来支撑,对于S类的农产品电商企业的需要就更迫切了。

于是,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些龙头农产品电商企业其实是可以顺理成章地输出自己的供应链能力的,实现发展转型。一如曾鸣先生所言,“在未来的五年,最有可能领先的就是供应链平台,它们是一个数据化的平台体,会完成供给侧的初步的网络协同”。而农产品上行的格局也将为之一变,不再是千千万万个没有抗风暴能力的小舢板竞相出海,而是以若干S级电商企业为小中心的农产品电商“航母战斗群”重装出阵,整体的“战斗能力”将大大增强。政府在推动电商向C2B加速转型的同时,也必将更快地带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让农产品上行的进程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