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元代四合院定型

文化的殿堂北京民居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合院大都在胡同里。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变化、发展和演进的。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20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

四合院的历史和北京城的历史一样悠久,作为当时我国政治中心的主要民居样式,四合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辽金时代。

北京那时称为蓟城,是幽州的首府,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蓟城变得日益繁华起来。

居住在西辽河上游的契丹人,男子个个能征善战,但经济并不富庶,生产力水平低下,契丹首领很早就希望得到城池繁华的蓟城。

幽州 又称燕州,我国历史古地名。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幽州的中心是蓟城,即北京中部和北部。后朝代更替,它陆续又叫过“中都大兴府”、“北京市”。

938年,契丹的军队攻入这座汉人的城池,将其改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从此,燕京由地区性的行政治所开始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转变。

新的统治者上台,燕京地区自然就要大兴土木,为数以万计的官员和随从建造办公地点及住宅。

大批能工巧匠从各地被征调上来,各种各样的建设方案送到了统治者的手里。契丹统治者大概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最后选择了比后来的北京城小得多,但格局相仿的燕京城建设方案。

《辽史·地理志》记载: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城上设敌楼,共有八门”。

《契丹国志》记载:燕京城“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路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

■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于1206年建大蒙古国称汗,1227年命丧六盘山。

当时皇上办公的地方在燕京城的西南方,宫殿林立,堂阁栉比,四周有高大的围墙,东西南北都有重兵把守的门户,跟后来的紫禁城在格局上有些类同,只是规模要小得多。

■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创建者。他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庙号世祖。

除了皇上办公的地方以外,契丹的统治者还建设了相当多的民居,为下层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居住。这些民居排列在街巷的两旁,一个一个形成院落,每个院子自成一统,有门户通向街巷。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北京民居,即四合院的雏形。

当时为了便于管理,整个燕京城被分成了26坊,每个坊都有专人管理。燕京城的坊巷布局,横平竖直,井然有序。

1206年,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随后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不断地跑马占地。1215年,强大的蒙古军队攻占了契丹人统治的燕京。忽必烈1264年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蒙古帝国的陪都。

8年以后,忽必烈索性离开了自己的老巢,带着所有的马匹辎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中都,从此北京就成了蒙古王统治下的大中华版图的政治中心,中都也被忽必烈改成了大都,这就是元大都的来历。

由于忽必烈已经完全统一了中华版图,中都变成了大都,大兴土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瓮城 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我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当时一个叫刘秉忠的汉人主持设计了“理想城”,他在设计元大都时坚持实践儒家“以礼治国”的理论。忽必烈便采用了他的设计,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而建立的城市。

大都的规划气势雄伟,建筑辉煌,外城呈长方形,周长达30多千米。建造了南、东、西各3个门,北2门,共11门。

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城墙外挖了宽达10多米的护城河,可以通船。

南锣鼓巷 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呈南北走向,它北起鼓楼东大街,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形制、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元大都还建设了水面辽阔的太液池,也就是后来的北海及中海、南海。在建筑元大都城池、水泽的同时,街道和民居的建设也开始了。中都的街道比较窄,房子与街道的衔接不是很流畅。

元大都的城市建设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许多道路都拓宽并取直了。

全城街道的走向跟棋盘相似,横平竖直,纵横相交。东西和南北各有9条大街。在9条南北向大街的东西两侧,小街和胡同纵向排列,小街和胡同的宽度不足大街的一半,一头连着东边的大街,一头连着西边的大街。

居民的住宅都沿着胡同两侧排列,南边的门户对着北边的门户。这种布局形状上有点像“鱼骨刺”,最典型的是南锣鼓巷地区,直至后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布局。

这一时期的四合院基本都是方方正正,每个院落占地8亩,一排南房一排北房,还有两侧的厢房。

从此,四合院的建造开始跨入了规模化和制式化的时代,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材质和统一的建筑队伍。

当然,能住进新城里这些四合院的人绝不可能是一般的百姓,他们多是蒙古官吏或贵族。

有幸进入新城的汉民,也都是跟蒙古新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不就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

元大都新城基本上成了一座官吏之城、贵族之城,一般穷人的影子很难寻觅。

阅读链接

四合院为什么一定要将宅门开在南边呢?

首先,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元大都为棋盘式结构,南北为街,东西为巷。

街的主要功能为交通和贸易,巷就是我们所说的胡同,是串联住家的通道。因此,宅院的大门自然是开在南边最为合适。

其次,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北京地区的阳宅风水学讲究的是“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

北京内城大户一般都是做官的,官属火,门开在南边,自然会官运亨通。

再次,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风从东南来,门开在南边,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舒适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