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源于唐诗名句的最早灯联

元宵节赏灯,吟灯联,也具有无限的情趣,简直趣味盎然。

在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名句作为门灯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

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

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

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道:“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张英 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桐城人,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张廷玉父子在清代居官数十年,参与了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行。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据说,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对联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竟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

明成祖(1360年~1424年),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5次亲征蒙古,多次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时期史称“永乐盛世”。

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便被取为进士。

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随之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人生中的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见一位秀才,谈得颇为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对联说:“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到了清朝,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心情大好。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他25岁登基,在位60年,退位后当了3年太上皇,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定了叛乱,巩固发展生产,文武兼修,是一代有为明君。

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让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下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原来是“猜谜”两字。

这些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历代无数人为元宵灯会而着迷,乐此不疲。

私塾 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私塾的学董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

元宵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始自古代隐语。它将事物或语句的真相暂时隐藏,另以一种与这事物有关的特色或背景,组成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以悬疑质难他人。

六朝以后一直到唐代,文人嗜谜者多。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当时名为“灯谜”,属于一种益智娱乐。这一习俗一直延至明清两代。

祭拜 在特定的时候朝拜一些人物神明等的传统,具体的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到了晚清时期,灯谜的文学价值渐渐消逝,就发展成为通俗的谜语,供人们玩赏。

元宵节这天,除了要吃元宵、提灯笼、射灯谜等民俗活动外,新竹地区客家族在农业时代,还流传吃菜包、祈求六畜兴旺、借钱、借柑等过节习俗。

元宵节为何以“灯”为主题?这是因为,以往的私塾通常都把正月十五作为开课日,当天的重头戏则是“开灯”仪式,即由学生备妥一盏灯带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后,再由学生提着回家,象征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灯笼的习俗也饶富趣味,一对结婚的新人,在元宵节这天,需带着一只灯笼,前往土地公庙或庙宇向神祈求赐子,然后将灯笼悬挂于庙内。因为求子是求丁,“丁”同“音”,亦即是“求丁献灯”之意。若顺利得子,次年的元宵节还愿时,需带两个灯笼祭拜,以示继续“求丁”之意。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当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欢迎,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阅读链接

传说,关于灯谜,还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个姓胡的财主横行乡里,人人叫他“笑面虎”。

有一年春节将临,穷人王少想从笑面虎家借点粮,却被他骂走了。回家路上,王少忽然心生一计。

元宵灯节的晚上,家家户户挂上了花灯,王少也提着一盏花灯上街,花灯上还题有一诗。笑面虎一见,便吩咐账房先生念给他听: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知是骂自己,气得面红耳赤,命家丁要抢花灯。王少忙举起灯,笑嘻嘻回道:“老爷,你真多心!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

周围的人明知王少的用意,哈哈大笑,此事也越传越远。到了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