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六百年封神纪(全二册)
- 李天飞
- 5693字
- 2021-01-08 17:19:19
这一章,仍然要从神话开始。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帝喾,《史记》等秦汉古书中说他有四位妃子,长妃姜嫄,次妃简狄,三妃庆都,四妃常仪。
上一章说过,有一天简狄出门,回来说她在河里洗澡,天上飞过一只燕子,落下一颗蛋,她把蛋吃了,就怀了孕,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帝喾很高兴。这就是商朝的始祖契。
后来,庆都出门,也去河边游玩,回来说有一条赤龙从天上飞下来,缠在她的身上,然后她就怀了孕,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帝喾很高兴。这就是著名的尧[18]。
又后来,姜嫄出门,回来说她在野外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因为好奇,就上去踩了一脚,谁知就觉得一股暖流布满全身,于是也怀孕了,后来也生了一个男孩。
然而这次剧情不一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帝喾明白了什么,反正这孩子被拎出去扔了!
这个孩子因为一出生就被扔掉,所以名字叫“弃”,后来他成了周族的始祖。
有了上一章的经验,你应该知道,帝喾几次三番地被“绿”,全都是司马迁这样的老先生的功劳。他又把两套故事捏到一起了!
帝喾的几个妃子分别生下了伟大的人物,这是父权影响下的逻辑;因鸟卵、赤龙、巨人脚印而生娃,这是母系社会的逻辑。这两套故事分别开来流行没有任何问题,但没法组合到一起。强捏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事架不住琢磨,更架不住连起来想。
所以,姜嫄踩了巨人(或天帝)的脚印生了孩子,和吞燕卵生契、交赤龙生尧一样,都是“感生神话”,这里面没有帝喾半点事。
我们不知道弃的父亲是谁,也无须知道。在这种神话的逻辑里,孩子的父亲就是“上天”。在母系社会里,孩子的生父是谁是不重要的(“上天”和随机产生的“路人甲”是同义语)。只是到了后来,父权取代了母权,史家们觉得这些伟大人物没有个父亲不像话,才拼命地给他们找爸爸。这个爸爸当然是越高贵越好。于是,尧、弃、契的爸爸,就找到了帝喾身上。
当然,上一章说过,帝喾是由天神“帝俊”变来的。如果尧、弃、契的父亲是“上天”的话,由帝喾来当这个父亲自然是最合适的。
而且,契和弃分别是商族和周族传说中的始祖,他俩之间本来没什么关系。在上古时代,中国大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部族(后来就形成了各个诸侯国),他们各自崇拜各自的祖先,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始祖[19],更不能说他们的始祖都是兄弟关系。但是战国、秦汉之后,大一统的思想逐渐兴盛,从最西边的秦到最东边的齐,从最北边的燕到最南边的楚,对此都产生了一致的文化认同。所以就出现了一批学者,他们试图把不同部族的始祖编排到同一个家谱里去,说他们都是某个上古帝王的后代。
不必觉得这件事很无聊,这在文化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极伟大的事业,因为它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基础。从此之后,中国虽然还是经历了无数分分合合,但几乎所有的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心愿都是国家“统一”,因为我们认同的是中华民族这个整体。
等等,你不是说还有一位四妃常仪吗?
是的,帝喾和常仪老老实实地生了儿子挚,还把帝位传给了他。但是这位挚实在太不争气,“为政不善”[20],九年后就被赶下了台,他的兄弟尧即位,做了天子。
所以,都说外来的孩子聪明嘛。
被丢掉的男孩弃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他一开始被扔在一条小巷子里,谁知道牛马经过他身边,都躲着走,小心翼翼地不去踩他。后来他又要被扔到树林里,正好赶上一群人来砍树,扔不出去。后来又被扔到河里,当时是冬天,河水结冰,就飞来了一群鸟,有的用翅膀垫在他身下,有的展开翅膀盖在他身上,他竟然没被冻死。
姜嫄大吃一惊,觉得这孩子真是天神下凡了,就把他抱回来养大。因为出生之后被抛弃,所以取名“弃”。弃长大后,擅长种植五谷,选择耕地,引水浇田,成为有邰氏的首领(《史记》中说尧任命他为农师,把姜嫄的邰封给了他)。后来,弃因勤于农事,不幸在山里遇难[21],被后人奉为农神,号为“后稷”。
这又是一个遍及全世界各民族神话中的故事,叫作“弃子”的故事。某个特殊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留下,要把他抛弃掉,扔到水里或者郊外,但他经历了一番奇遇后居然活了下来,最后建功立业,成了伟大的人物。这种故事在全世界都有。
《圣经》里著名的先知摩西就是一个例子。摩西是犹太人,但是出生在埃及。埃及法老下令杀死所有的犹太男婴,摩西的妈妈就把他藏起来。后来藏不住了,就把他装在一个蒲草箱里,在外面抹上石漆和石油,放到水里漂走。最后,摩西被一位公主所救。他长大后,带领族人离开埃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摩西”的字面意思就是“从水里拉上来”。
在中国东北,还流传着扶余国王东明的故事。橐离国王有一个丫鬟突然怀了孕,国王怀疑她和人私通,就要杀她。丫鬟说:“没有私通。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团气,掉在我身上,就怀孕了。”后来,丫鬟生了一个男孩,国王把他扔到猪圈里,猪用嘴对着他吹哈气,暖他的身体,他没有死。国王又把他扔到马厩里,想让马把他踩死。谁知道马也朝他吹哈气,他也没死。国王觉得十分神奇,就把他养了起来,取名东明,叫他放牧牛马。
东明从小善于射箭,国王怕他抢夺王位,就要杀他。东明闻讯逃跑,国王派兵紧追。谁知遇到一条大河,东明就用弓击打水面,水里的鱼鳖立即浮了上来,给他搭成一座浮桥,渡他到了对岸。东明在对岸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扶余国。
这个故事还曾发生在高句丽国始祖朱蒙的身上,大概意思差不多,就不讲了。
甚至唐僧的故事也与此类似。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在赴任途中被水贼刘洪杀死,母亲殷小姐被刘洪霸占。殷小姐因为身怀有孕,只好屈从,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殷小姐怕刘洪害他,就把男孩捆在一块木板上,顺江漂走了。这就是后来的唐僧。因为他是从江上漂来的,所以又叫“江流儿”。这个名字和摩西、弃的命名方式是一样的。
后稷的出生故事里还有一件神奇的事:他生下来时是个肉球,把肉球剖开,他才得以诞生[22]。这个故事我们太熟悉了!因为在《封神演义》里,哪吒生下来就是一团肉球。
其实这个肉球故事本来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在更早期的殷郊的故事里(不是在《封神演义》中),也有肉球诞生的说法。
这段故事和后稷的出生过程也十分相似。他名叫“郊”是因为被扔到郊外,也和后稷名叫“弃”是同样的道理。
甚至好多历史人物也有这样的传说。《五代史平话》中的黄巢、《两汉开国中兴传志》里的汉文帝刘恒,都是从肉球里出生的。凡是从肉球里出生的人,一定会在故事里经历许多磨难,最后成为英雄。
神话归神话,我们还是回到真实历史上周部族的来历上来。
关于周人的起源说法很多,到现在也没有争论出一个公认的答案来。根据钱穆、杨宽等人的看法,早期的周族大概生活在今天的山西南部。今天的山西运城有一个稷山县,县里还有一座“稷王山”,据说就是后稷播种百谷之处。稷山县至今仍有祭祀后稷的民俗。远古的部族是经常迁徙的,后来周族渡过黄河西迁,来到了今天的陕西泾河、渭河流域。
当然还有别的说法。例如有人说,周族起源于陕西武功或甘肃庆阳。还有人说,周族是从中亚甚至更遥远的西方来的。理由呢,是因为《山海经》说后稷墓在“都广之野”,这座墓“去中国三万里也”[23]。这可太神奇了,难道后稷不是中国人?
其实这也不奇怪,至少可以这样说,就算周族不是从境外来的,他们也是世世代代住在中国西部,肯定和西方民族有过交流,保留了一些来自遥远西方的故事和记忆。至少,周族和西方羌族的关系,就非同一般。
“羌”是善于牧羊的部族,所以这个字是一个人头顶一个羊头。“羌”还有一个写法是“姜”,是一个女子头顶一个羊头,其实意思都一样。周族和姜族是世代通婚的,建立了稳固的婚姻关系,史称“姬姜联盟”。
姬姜联盟最早当然可以追溯到后稷的母亲姜嫄(或姜原),这个名字应该来自后代的追封,因为“原”是开始的意思。姜嫄虽然是姜族女子,但在周族的地位极其崇高,地位和始祖后稷相同,相当于创造这个民族的女神。
而且,姜嫄是有邰氏之女,后稷又被大舜封在了邰,这说明并不是姜嫄嫁到了姬族后生了后稷,而是后稷一直在他姥姥家生活。这似乎是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交替时的情况。
姬、姜两族一直在同一地域生活,相互通婚长达一千多年。后来周族经过多次迁徙,姜族也开枝散叶,遍布东西,但这个联盟一直没有破裂。直到古公亶父的妻子、文王的奶奶太姜,仍然是姜族之女[24]。
《封神演义》的一号人物,辅佐文王、武王成就帝业的姜子牙也是姜族人物。今天流传的姜子牙故事,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封神演义》中,都给人一种逆袭的感觉——前期百般不顺,然后钓鱼碰上周文王,这才发迹。怎么想都感觉这剧情太像好莱坞大片了。
其实,要是从姬姜联盟的角度来看,姜子牙与周人很可能早就互相熟悉,文王对姜子牙也早有耳闻。他聘任姜子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看中了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因为对姜族人物知根知底。否则,以文王的聪明,怎么可能碰上一个陌生老头,随便聊两句,就敢“同载而归”,官封要职?
姜子牙和周王族的关系并不止于此。姜子牙有个女儿名叫邑姜[25],长大后嫁了一个男人。这个人后来率领大军,在牧野一战灭掉了大商……
所以,姜子牙是文王的亲家公、武王的老丈人。姜子牙辅佐武王,未必是我们想象的忠臣佐明主模式,而是亲家公死了之后,老丈人帮姑爷创业。人家打天下,不是为老板打的,而是为闺女打的,那能不卖力吗?
顺便说一句,太姜的娘家逢国所在之地在今天的山东,后来又封给了姜子牙[26]。
姬姜联盟一直延续到了西周。西周十一代十二王,每隔一代就有一位姓姜的王后。
姜子牙的事后面还要讲,现在仍然回到后稷。
后稷的儿子叫不窋。史书说不窋“在戎狄间”,说明这时的周族和戎、狄杂居在一起。不窋的儿子叫鞠,鞠的儿子叫公刘。公刘做的最有名的事,就是带着周族迁徙到豳。《诗经》里有一篇《公刘》,就是专门讲这件事的。
公刘率领族人,把粮食装好,带着武器,来到了一片肥沃的平原。这片平原草木茂盛,十分适合耕种,于是被定为国都,精心设计,大兴土木,建成之后,人民安居乐业。
公刘定居的这个豳,一般认为就在今天的陕西彬州。“彬”原来写成“豳”,后来改成“邠”。但这两个字都很难认,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改成了“彬”。这里至今还有公刘的陵墓。
《诗经·公刘》说公刘在这里“于京斯依”,也就是依靠“京”建立了都城。“京”是个象形字,样子是一座高丘上面的高大建筑。这种高地上一般会驻扎军队,军队叫“师”,所以“京师”连起来,就指一国的首都,这个词是从公刘这儿来的。
公刘还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人才济济”。《诗经·公刘》说他定居之后,来朝拜的人才越来越多,“跄跄济济”,意思是他身边的人威严整齐,济济一堂。
公刘的儿子叫庆节,庆节的儿子叫皇仆,皇仆的儿子叫差弗,差弗的儿子叫毁隃,毁隃的儿子叫公非,公非的儿子叫高圉,高圉的儿子叫亚圉,亚圉的儿子叫公叔祖类,公叔祖类的儿子……
有了上一章的经验,是不是觉得离周文王还早呢?
这回还真不是,公叔祖类的儿子就是文王的爷爷,叫古公亶父。
咦,这就怪了:商朝那边,从始祖契到末代商王纣,中间有四十多个首领或君王。怎么周朝这边,从始祖开始数到十几个,就到了文王、武王这两辈?难道周族的人普遍活得更久吗?
不错,这还真是个问题。关于这一点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这十几个周王是没问题的,但不窋的父亲后稷并不是那个出生后被扔掉的后稷弃。因为后稷已经成了周族首领的称号,同时也成了周族崇拜的神,所以只要是周族的首领,就可以叫后稷。不窋的父亲是最后一任后稷。他生活的年代,大概已经是商代中期了。
另一种说法是,从后稷到公刘,中间并非隔了三辈人,而是有许多辈。只是周族是个小族,祖上没有人家商族阔气,甚至连文字都没有,所以没有保存下来足够的史料。在古公亶父的时代,周族还是相当落后的,《诗经·绵》说:“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陶复陶穴就是掏洞穴居的意思,在地面上挖的洞叫“穴”,然后在地穴上加一个顶子,叫“复”[27],这就是周族先民的住宅。
总之,直到古公亶父的时代,周对商都是仰望和羡慕的。在商代出土的甲骨文里,有许多关于“璞周”的记录。璞在这里的意思类似于“扑”,也就是攻打、讨伐、狂虐。而周国主要为商王进贡巫师、美女[28]。周人自称“小邦周”,而称商都为“大邑商”。
甚至“周”这个名字,可能都是商王赐予的[29]。甲骨文里有“命周侯”和“册周方伯”这样的文字[30]。周人祭祀时,还要供奉商王的列祖列宗。不管是真情实感,还是虚应故事,已故的商王都是被周人当作神灵崇拜的。
古公亶父(或“公亶父”)又称“大王”。大王就是太王,是文王称王后追封的。当时北方的犬戎不停地侵扰周族,古公亶父只好带领周族又一次迁徙,从豳迁徙到了渭水边的岐山。
岐山这个名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今天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南的建筑遗址,一般被认为是周王的宫殿所在地,同时也是《封神演义》里西岐城的原型。
这次迁徙还为我们贡献了一部伟大著作的书名。因为《诗经·绵》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意思是古公亶父驾着马儿,沿着渭河的水边,来到了岐山之下。“浒”就是水边的意思,这里的“水”当然是指渭河。
两千多年后,据说又有一批人在山东梁山泊的水边聚义。于是有个叫施耐庵的人动笔写下了这些人的故事,并且借这句诗给自己的书起了名字,这就是《水浒传》。
犬戎的入侵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这时候商王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控制这么远的地方,古公亶父完全可以借助和犬戎的斗争,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古公亶父望着遥远的东方,想道:“难道我们周族,就不能占领那片繁华富饶的土地吗?”
不知他身边哪位有心的侍卫记录下了这个想法。于是,在《诗经·鲁颂·宫》中,我们看到了这么一句:
翦,就是斩断、除去的意思。古公亶父带领大家还在土里掏洞,心里想的却是翦商的壮志。不得不说,这就是帝王气象。
当然,这个宏图伟略的实现足足用了三代人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