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游诸暨石峡记

石峡口,在浙江诸暨枫桥镇东十二里乐山境内芝坞山——石峡风景区内,也称石鸭口,距绍兴、诸暨城区各25公里,处崇山峻岭之口,有狮子白象守门之相,四周山清水秀、林幽竹茂、鸟语花香、景色清幽。石峡间有条小溪,源发会稽大山,一年四季溪水清澈见底,溪间巨石似一只只石鸭,小石似一个个鸭蛋,卵石遍布整条小溪。这些巨石传说为石鸭所变,卵石为石鸭所生的鸭蛋。

相传唐末五代时,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鏐被封为吴越王,俗称钱大王。次年,钱大王决定大兴土木,一为解决钱塘江难渡,准备驱石作桥;二为在泌湖建造皇宫,因宫前所设金狮白象,都需要用整块岩石雕凿,也需要驱石。钱大王手中有一钢鞭,因其钢鞭能撼山赶石,人称“赶山鞭”,钱大王需要采集大批巨石。便亲自从会稽大山上赶下一大堆巨石,巨石在钱大王“赶山鞭”催动下变成一群鸭子,钱大王的“赶山鞭”一挥,这些鸭子还能产下一个个金蛋,一大群石鸭在钱大王“赶山鞭”催动下乖乖地顺势而下.途经石峡口遇到一潭清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溪两岸山崖奇特,风景秀丽,鸭群就在溪间戏耍,游玩,就停了下来。钱大王屡屡挥鞭,群鸭毫无去意,此时已时值深夜,钱大王足足赶了半夜,鸭群还在溪间兜圈,溪畔有一老婆婆告诉钱大王“天一破晓,鸭子将又变为巨石”,钱大王心中大急,“赶山鞭”连连挥动,群鸭就是不走,赶呀赶,赶呀赶,越急越赶,越赶越急,忽闻一声鸡鸣,石鸭如云起飞,不一会巨石片片飞坠溪中,钱大王也不慎滑了一跤,仰天一跌,一屁股坐在石峡岩石上,他又气又恼,把“赶山鞭”猛地戳在石峡溪岩石中,把自己穿在脚上的两只皂靴一脱,一只皂靴丢到单家甸山上,一只皂靴抛到诸暨和东阳交界山上,驱石不成,钱大王心中懊恼,随手用力一鞭挥去,石峡溪边顿时壁立百丈。

由于钱大王的“赶山鞭”在石峡溪岩石中一戳,从此留下一个深约三尺,直径约三尺,四周浑圆,光滑的石洞。一大群石鸭也就留在石峡溪中,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卵石。钱大王的两只皂靴也变成巨岩,一只还留在大祝道上单家甸山顶上,人称“皂靴脚”,另一只则被他随手一抛,掉在诸暨和东阳交界的山上,至今尚存。

我为这个故事所吸引,在2010年正月与金亮均、金国寅等一行有幸来到石峡口游览观光。漫步村中小巷,在宗亲金国明的陪同下,参观了该村的厅堂。村内建有“孝友堂”、“序思堂”、“梓山公社”,厅堂为清代建筑,保留了明清工艺风格,雕刻精美,艺术高超,物态栩栩如生,是珍贵的文化祖产。“序思堂”是石峡口村的大宗祠座西向东,五间两进,在村中央,据介绍古有牌匾,外挂“金氏宗祠”,内悬“刘氏宗祠”,意为“活金死刘,不忘所自”之意,现已失传。然而,村中族人依然继承了“活金死刘”之习俗,即活时姓金,死后在神位、墓碑上刻的却姓刘。若不是同宗族人,外姓旁人是不会明白个中真意的。

走出刘金宗祠,迎面看见一棵傲立苍穹的古柏,大概有400年的树龄了,笔直挺拔犹如黄山迎客松,正向着远道而来的贵宾招手致意,大有东道主之风。村民介绍这棵古柏是他们先祖亲手培植,久历沧桑,几经风雨,见证了石峡口村的发展变化。我想他们的先祖可能在冥冥之中要借古柏告诫后人,做人要顶天立地吧。

2011年10月15日于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