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
- 陆铭
- 1144字
- 2024-11-04 20:19:27
第二章 空间均衡:活力、宜居与和谐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由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疫情席卷中国。这场疫情引起的各种冲击和变化异常深刻。
这场疫情在中国最早暴发于武汉,于是质疑声几乎“如期而至”:是不是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出错了?
事实上,从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1854年伦敦宽街暴发的霍乱,到2019年冬季美国大流感,城市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传染病。但并不是说传染病是源自城市,最近的一个例子是2019年在中国出现的一场小范围的鼠疫,暴发于内蒙古草原。
读者可能会问,如果说疫情的发生和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没必然联系,那么,疫情的传播应该和人口密度有关吧?人口密度是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传播信息和知识,方便服务业的发展,又可能传播疾病。但是,这里要区分社交距离意义上的密度和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遇到疫情,人们可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来切断疫情的传播,同时,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却可以得到保持。在平均人口密度更高的城市,病人的收治、高危人群的检测都更容易。同时,城市高度的社会分工,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生活,减少了与他人接触的可能性。
我的团队用中国城市的数据研究了人口密度与新冠肺炎感染率之间的关系,你猜结果怎样?我们发现,如果不控制疫情暴发时城市与武汉的经济联系,那么,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似乎新冠肺炎感染率的确更高。但是,如果在数据模型中控制住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新冠肺炎感染率反而更低。通俗地说,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经济活动更活跃,这的确可能加剧疫情传播,但如果将由经济活动导致的疫情传播去掉,那么,人口密度反而有利于疫情防控,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1)无独有偶,美国的数据也呈现出这样的结果,人口密度和疫情传播不存在正相关。(2)
2021年和2022年,新冠疫情又有几波反弹,每一次疫情反弹的病毒传播性越来越强。疫情既有发生在中小城市和乡村的,也有发生在大城市的。即使在大城市之间,不同城市的治理方式和结果也不一样。此时,再讨论人口密度和疫情之间的关系,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了,不如各自总结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安全。
那么,经历了疾病、火灾、骚乱,甚至恐怖袭击等种种伤痛之后,城市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趋势呢?在给出答案之前,读者不妨先做个选择题:你是否相信世界城市发展有普遍的规律?
选择不信的,那我可能要让你失望了。选择信的,我想告诉你,城市发展有三个规律: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率越高;第二,城市人口的分布,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趋势都是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第三,在一些经历过工业化,然后转向服务业为主的大城市及周围都市圈范围,人口出现了分散化再向市中心集中的趋势。
这就是我说的“向心城市”的三重含义。其中,大城市人口向城市中心集中,我在上一章已经讲过了,这里,只讲另外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