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村,是天台县平桥镇屯桥乡的省A级景区行政村,下辖金塘头村、七一村、温塘村、西林村四个自然村,地处天台县治西四十里金筻岭下通往绍兴、金华的古官道旁,有从王思里水库流出溪水经村而过,清时属祥鸾乡二十七都一图,有着近850年的建村史。由于是金姓人先祖金瑞祯最早迁居金筻岭,故岭以金得名,村以金姓为主,杂居着丁、徐、庞等客姓。这里山青水秀,也是笔者的祖籍之地。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萦绕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终极疑问。
80年代,当修谱之风吹拂神州大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心头萌生了“叶落归根”之念,于是“寻根问祖”之旅才在中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修谱之热,无形中带动了一方文旅经济的兴起。这无疑是深藏于民间的家谱产生的惠民效应吧!
言归正传。笔者的“寻根”之念,是得益于早年浦江潘宅的《华墙潘氏宗谱》圆谱庆典活动。潘姓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旧时代的族规规定了轿夫、戏子等有损家声的下等人不准入谱。“人家有谱,我家无谱,难道真是被削出族的野子么?”笔者不禁如是自问,因为自己祖父客居此地正是以理发手艺为生的,不得不作此想。于是,带着疑问咨询了当年在世的祖母,祖母说:“他们是驸马之后,你爷爷家也是驸马之后,‘活金死刘’,老家在天台屯桥乡金榔头(音),回到老家要问金义助。”由此,笔者回自己家中翻找祖父遗物,根据旧信封上的地址给天台花市上岙的表哥寄信,同时给天台屯桥乡金榔头(音)村委寄信。2003年4月30日便收到族兄金从林的回信才知村名为金塘头,于是托其查访在天台花市上岙村的表伯伯庞茂钿后裔信息,后于同年7月13日收到表哥沈蓬七的来信。由于自己尚在求学深造阶段,没能及时前往寻访。
直到2006年劳动节,才第一次到访金塘头村。那时,村里路面还没有硬化,村前的马路也没有现在的宽,整个村貌给人一种相对落后的感觉。族兄金从林也是一个人居住,生活十分简朴,可是今年中元节,第六次到访金塘头,已与族兄阴阳两隔,连屋前的相邻一老妪也未见。只是村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做了路面硬化工程,池塘搞起了护栏,村中还造了假山,并在村口立了旅游路线指示牌,显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笔者便对金岭村的历史古迹做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在金岭村东侧,有金街岭路廊,实为金筻岭凉亭,始建于明代初叶,供往返于绍兴、金华的行旅与官员纳凉歇息,饮茶解渴。相传丁姓人筹建时,庞姓人反对,因庞氏有祖坟葬在古道南侧的小山上,认为建造凉亭会破坏龙脉风水。为此,丁、庞两姓起了争讼,后经朝廷审定准许丁姓在此建造凉亭,称金筻岭头路廊。路廊内的石柱刻有建造年代及广度庵僧助柱的刻字,而东端南侧还有一座路善好施的路碑。在路廊东首额字“迎君东来”,西首则额字“送子西行”,路廊几经修缮,至今保存完好。
路廊往西行至金岭村口,其东侧便立有“广度庵遗址”木牌,显然这座建造时间早于路廊的广度庵,今已片瓦无存,却留下了南宋“浙派琴祖”刘志方长于斯、葬于斯的佐证。据《天台刘金氏宗谱》记载:“梓访,字楠甫,号志芳,瑞福公次子,生于乾道辛卯年(1171),卒于嘉熙庚子年(1240),娶史氏,合葬金筻岭庵后。”可见,金岭村不仅有过800年历史的广度庵,还是“浙派琴祖”刘志方的故里。
2002年5月出版的《台州文化概论》就提到师从郭楚望(约1196-1260)的浙派古琴家刘志方系刘知变的孙子,即刘瑞福的次子,有《吴江吟》、《忘机曲》传世。在《历代琴人传》、《神奇秘谱》、《重修真传》均有记载。在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挖掘古琴文化,这才是金岭村可以打造的文旅金名片。
村口略往里,有一口“明代”金阶古井,笔者倒觉得是宋代古井,因为靠近广度庵,大概是广度庵僧侣汲水之处,或当称为“广度庵井”。在古井西边,便是金塘头村。金塘头的始祖不是金瑞祯,而是其胞兄金瑞福之后金相稳开基发族,至今约500年,同金岭村有殊派同源之义,总体上金岭村也算是千年古村了。
村前马路的南侧便是金姓的祖坟山庄山,庄山之东有清代的古墓群,不乏耆老、乡贤、秀才之墓。笔者七代祖廪生金英则,又名受言,字士敞,号肇峰;六代伯祖,国学生金文端,字景孝;六代祖国学生金文程,字景悌,均葬在庄山东侧戏文前坐西向东。至于曾祖金立茂、高祖行富则葬于林家岙坐北朝南;独金立茂原配周氏墓在前山坐南朝北,以及高叔祖金行县夫妇墓在周氏旁。另外,还寻访了族兄金从林的祖坟墓址,金志孝、金义兴、金从土均葬于林家岙,一样坐北朝南,仅金从水夫妇葬于庄山后东侧坐北朝南,可谓茔墓斑斑可考。此行,算是代祖父了却一生的返乡遗憾了。
202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