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ALOHA协议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电话网络已不能满足计算机联网的需要。其基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电话网是多年前为连续语音通信设计的。交互式时分共享的计算机系统中所传输的数据和电话网中所传输语音信号的主要区别是:(1)用户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具有突发性,2次突发之间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数据传送;(2)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具有非对称性,从中央计算机传送到用户终端的平均数据量远大于从终端发往中央计算机的平均数据量;(3)计算机数据通信所要求的可靠性远高于语音通信。为了研究无线通信以取代传统的电话网络,以实现计算机通信的可行性,并决定在何种场合采用无线通信而不是传统的有线通信更为适宜,夏威夷大学于1968年9月开始研制 ALOHA系统——一种实验性的计算机网络。该系统于1971年6月建成,随后又通过租用的卫星语音信道与ARPANET相连接。在此基础上,又于197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卫星(ATS-1)实现数据分组广播的网络。ALOHA 网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这是第一个用无线信道实现计算机通信的网络,而在于它首次在无线信道中引入了数据分组(又称分组)广播这一结构,这种结构与传统的点对点信道及分组交换网有很大不同,故称之为 ALOHA信道。通过这一公共的广播信道,网中的每个用户随时都可以给另一用户发送信息,完全不需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