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结与讨论

在上一章对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本章为后文提供理论基础、概念基础和问题解析的主要方法手段。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通过权力和资本(生态补偿)重塑空间结构的结果,是空间生产理论的应用,各子空间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反映整体空间的全貌,三者之间的协调程度是影响整体空间管治和利用的重要因素,故引入协同论为理论依据,对协调度进行分析,人地关系理论是命题提出的基础,政治生态学理论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对问题解析方法的指导上。

本章进而引入管治、空间管治的概念,并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个概念进行界定,形成概念体系。其中对三类空间的定义着眼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管治要求,立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类属性,使对空间管治的讨论既有理可依,又有定量研究的基础。

通过构建方法体系理顺空间管治问题解析思路,首先,依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框架,采用地类转换的方式得到三类空间的具体范围。其次,引入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选取能够反映山区景观特征的指数,并确定FRAGSTATS作为分析工具。再次,基于主体功能区空间划分等结果进行指标的选取,建立指标体系对五峰县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空间之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在计算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各自得分基础上,将其代入耦合度公式求解,得到以行政村为评价单位的结果,将该值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判断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和Hufty管治分析框架构建起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管治模型,该模型阐述了在国家规划和市场调控下,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和社区的空间管治行为导致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结构与质量发生变化,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现状,必须辅助以生态补偿资金和政策对三类空间进行资本循环,使整体空间质量以节点形式逐步走向螺旋式上升,结构得到优化,最终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


(1) 德语。

(2) 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