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踏青所见

第169章 踏青所见

三月初三,暮春时节,万物复苏、春耕结束,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

因郑成功的征召,顾炎武从琼州府到了东宁州,打算向郑锦述职后,再一同前往厦门,

乘这难得的机会,他自是与方以智、归庄等友人畅谈叙旧多时,最后相约一同出游东宁,郑锦得知后,让陈永华暂放公务,与他们同游。

说起来,顾炎武虽然已归入郑锦麾下将近两年,

但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琼州府,对东宁这边的风物还真不太熟悉,每次过来,都觉得这里日新月异,变化极大,现在正好乘机好好游览一番。

顾炎武名声很大,得知他在琼州出仕后,许多士子都前去投奔,现在不少都跟了过来,一同出游,声势不小。

顾炎武提议首先去神木县的集市走走,

做过一地知府的他最明白不过了,集市应该是最能反应一个地方经济是否繁荣的所在了。

神木县的集市位于北边,离码头不远,便于交易,

那里的繁华很快吸引了顾炎武等人,其繁华当然比不上江南许多地方,但是房屋之齐整,道路之平坦,却是前所未见。

市井的气象更是比顾炎武他们见过的好过百倍。

路面干干净净,不要说垃圾,连个果皮都找不到,街面更是没有积水。两旁的行道树虽然不大,已经能提供些许的遮阴了。

漫步街上,路上行人不少,有穷有富,各自奔走忙碌,其中既有本地的居民,也有外来的商贩,更有肤色各异的外国商人,红毛番人、佛朗机人、倭国人……

原来,不知不觉间,郑锦治下的台湾地区,已有不少外国商人前来设立商馆。

陈永华介绍道:

“外国商人来东宁,主要集中在基隆那边,神木县这里还少一些。”

神木县没有优良港口,还要进入淡水溪的河道,对外国商船来说不是很方便,

而基隆的港口却极为优越,且正好处于北上朝鲜、日本的航线上,故而从南洋等地来的商船,多会选择在路过基隆时靠岸补给。

而且郑锦还宣布了基隆为自由港,商船入港不需交纳额外的费用,

这其实是利大于弊的事,因为只要商船在基隆停靠,总要进行各种消费,

特别是水手的酬劳一般很高,然而海上航行枯燥且风险大,有今朝没明天,故而花起钱来都大手大脚的,

所以当过路的商船纷纷在选择基隆停靠补给后,东宁的许多商品便不需远赴重洋,就有了一大销路,基隆港也就此变得比别处繁华数倍……

集市人群中,有戴着檐帽,腰里束着腰带,挂着短剑的,是士兵之类;

戴着藤盔帽,敞胸挽袖的,大约是作坊的工匠;戴草帽,挽起裤腿的,不用说是下地的农民了。

最后一类衣着整洁,穿戴得一丝不苟,多半还挎着个包的,顾炎武身边的士子就看不出是什么来路,便问陈永华。

“这是州衙的书办。”陈永华道,“他们大都毕业于东宁学堂,从事各种文吏工作。”

有人见其中竟还有女的,大为惊讶:

“这……这怎么还有女书办?”

自南宋程朱理学兴起后,民间风气大讲男女大防,女子更到了出嫁年龄,依旧“养在深闺人未识”,

所以骤然看到有女的在衙门做事,这些士子才会如此吃惊。

顾炎武虽然知道东宁学堂中有女学生,但也是头次得知有女吏,故而也满脸的疑惑。

陈永华想了想,便直言道:

“数年前,此处不过是荒郊野岭罢了,

我等随世子到此,筚路蓝缕,人手不足,万事艰难,也就管不得什么男女之防了,

故而在东宁,女人一样可以当官管事的,有些工厂、作坊还专招女工做活。有几个女书办,实不足为奇。”

顾炎武虽然是鸿儒,但绝非道学先生,这些年天下大乱,他什么没见过?自是不会在意这个,主动岔开了话题。

众人又走了一会,繁华市面上常见的乞丐混混儿,这里一概没有,连跑马卖解之类的江湖人物都看不到一个。

许多人都不由暗暗纳罕:“莫不是为着他们出游,特意派人来这里清肃整顿过?”

但他们想想又觉得不可能,

顾炎武提议出游,不过是随兴而发,且时间很短,起先又漫无目的,料想绝不可能这么快就清肃完毕。

众人当下便在市井漫步游走,只见这里商铺林立,各种货色齐全。

顾炎武提议随便进了几家看看,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东西,这里销售的各种货物,琼州那边也买得到。

不过这里的房屋,却给这些士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二层以上的,三层很普遍。一栋挨着一栋,密密麻麻,式样也和中许多地方的不同。

当然了,一些刚从别处来的士子,不免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晃得有些眼花缭乱:

雪白的砂糖、彩色的糖果、不用打火石,随便在哪里一划就能点着火的木棍,雪白光洁的纸张、轻薄柔软又透气的针织袜子、透明无暇的玻璃酒杯……还有许多各种没见过的食品、酒类。

离开集市后,众人便去往郊外踏青,

到了淡水溪畔时,只见一道灰色的堤坝横贯河面,河水从水坝的顶部倾斜下来,白色的水汽缭绕,景象颇为壮阔。

这水坝是去年冬天才完工的,是神木县近几年的最为重大的一项工程,

水坝建成后,既能防洪,又可方便灌溉,更能让淡水溪入海口变得更加平稳,方便船只出入。

再望过去不远处,河岸边就是一大片的红色的房屋,外面环绕着高高的土垒,上面塔楼林立。

这一堆房屋的中心矗立着一座他从未见过的高大的铁塔,河对岸是另外一片红色的房屋,象锯齿一样连绵着,

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红色砖砌的烟囱林立着,向空中喷吐着黑色、黄色和白色的浓烟。

许多士子都看得几乎忘了神,眼中这种景象,就算是最诡异的梦境中也不曾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