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准备战争
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正月十六日,元宵佳节刚过,郑锦便刚在厦门召集思明州、东宁州、琼州府三地的文武重臣,商议讨伐荷兰,收复全台湾的事宜。
听到这消息后,武将摩拳擦掌,文臣也大为兴奋,觉得此事若是能办成,或许能在青史中留下一笔!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在长达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大陆断断续续派出的官员、军队以及出海的商人、渔民同岛上的土著有过接触,
福建沿海的居民移居澎湖、台湾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元朝和明朝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派驻军队,负责澎、台防务。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荷兰殖民者一度占据澎湖,被明朝都司沈有容领兵驱走。
1622年(天启二年)七月十一日,荷兰殖民者再次占领澎湖,在主岛上建立堡垒作为侵华基地。
他们从这里派遣船只骚扰台湾沿岸,劫掠大陆濒海地区,烧毁中国村庄和船只,把俘虏的中国百姓贩卖到巴达维亚去充当奴隶。
荷兰殖民者的野蛮行径,激起了中国当局和百姓的极大愤慨,
1623年(天启三年)明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视察海域,派副总兵俞咨皋等人带领军队先后在铜山(今福建东山)、厦门海面击败来犯的荷兰海盗船,
最终,此战活捉了而论那、高文律等七十名海盗。
次年(1624),南居益驻于金门岛,派出三千名将士渡海直捣荷兰殖民者在澎湖擅自建立的堡垒。
经过八个月的围攻,荷军“食尽计穷,始悔过乞降,拆城夜遁”,“彭湖信地,仍归版图”。
由于明帝国国势衰微,在取得厦门海战和收复澎湖的胜利以后,没有断然阻止荷兰人在台湾建立据点。
荷兰东印度公司利用这一时机,在现在的台南市海滨一个沙洲(当时把这个四面环水的小沙洲称为大员)上建立要塞,命名为热兰遮堡,
从此,荷兰便开始了对台湾附近的居民实行殖民统治。
从现有材料来看,1624年中国福建当局奉朝廷之命收复澎湖,是因为这里设置了管理台、澎军政事务的衙门,
“先朝设有两营兵马,堤防甚备”;
而允许荷兰人到更远一点的台湾去,也仅限于在那里同中国商人做生意,即如疏稿中所说:“况夷求市为名,或天恩之所可宥;及夷据彭以请,则国法之所难容。”
荷兰殖民者在澎湖投降后移往台湾大员时,“发现有些中国人定居在这里经营商业”,
可见,那里其实早已是中国领土。
然而,他们却莫名其妙地,把事情说成是台湾土地“属于中国皇帝。中国皇帝将土地赐予东印度公司,作为我们从澎湖撤退的条件”。
后世网上有“明黑”从荷兰人的记载中看到这里,便如获至宝,大肆指责明朝的“卖国行经”,
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毫无根据。
即以荷方引证的天启四年(1624)八月二十日厦门地方长官何某(可能是泉州府海防同知何舜龄),给荷方头目宋克(Maarten Sonk,后来被委为所谓第一任荷兰的台湾长官)的复信而言,措辞是:
“本函作为阁下要求事项之答复。据报你们已放弃澎湖城砦,该地已恢复原貌,足见你们已忠实执行协定。
因此我们深信你们的友好诚意。
现在总督大人已获悉荷兰人远道而来,要求在赤道以南的巴达维亚及我方的福摩萨岛之间与我方贸易。
因此,我们决定前往福州报告巡抚及衙门,以便以友好关系与你们相处。
现在通商之事既已对阁下有了充分保证,你方船队司令可前往巴达维亚向你方长官报告一切。”
这里,台湾被称为福摩萨岛不符合中国习惯,但“我方的福摩萨岛”却是明确无误的。
明政府收复澎湖之后,福建沿海恢复了平静。
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具有海盗性质的郑芝龙势力逐渐扩展,
他们是海盗,同时也是一股主要从事海外贸易的中国商人,有时为了取得粮食、淡水和其他物资,时不时的对福建沿海地区进行掠夺。
1628年(崇祯元年)郑芝龙接受大明的招抚,从此,他利用官方身分扫除其他“海贼”,既可以向朝廷报功,又增强了自己对海外贸易的垄断地位。
史料表明,他同荷兰殖民者在利益上有勾结,也有矛盾。
1633年(崇祯六年)在明朝福建当局的坚持下,郑芝龙不得不配合其他明军在福建近海数次大败荷兰殖民者为主的海盗武装,但未暇顾及台湾、澎湖。
而到了郑成功以厦门、金门、南澳一带为基地建立强大的抗清武装之后,荷兰殖民者密切注视着明、清双方战事的发展,
他们不仅在那期间,凭借武力把西班牙人从台湾北部的鸡笼、淡水逐走,还计划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夺取澳门,然后进攻金门、厦门、南澳、烈屿,
当时的大员总督给公司的汇报如此写道:
“这样,既增加了公司的利益,也会使国姓爷陷于衰亡,
而且,还可以博得鞑靼人(指清朝)的好感和在中国境内贸易的自由,甚至还可以获得其对外贸易的特权。
从此,公司不仅将得到进入中国的根据地,而且还可以防止敌人通过台湾海峡……”
荷兰人鉴于之前的惨败,并没有采取此计划,但各种小动作一直不断,
甚至在1657年干出了郑军正与清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荷兰人却往泉州贩卖武器的事,令郑成功大为恼火,直接下达了对荷兰的贸易禁令。
所以这些年来,郑家与荷兰互相间可以说是敌意居多,合作的少,不过是因为各种原因,才各自保持着克制罢了。
去年以来,郑锦派人到了台南的打狗港建立据点,似乎碰触到了热兰遮城的底线,双方的关系更是急剧恶化。
总之,无论是从国仇家恨,还是自身的利益出发,对荷兰的这一战,也是迟早都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