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探险北美西海岸

第242章 探险北美西海岸

龙江船场的占地面积非常大,

此时龙江船场船坞内,有两艘正在修理的400料战巡船,潘庚钟让人检查战船的情况,快修完了,只剩下些扫尾工作。

在他的特别关照下,龙江船场总算是步入了快速恢复阶段。

中国古代造船用的料,和船本身的吨位并没有直接关系。

料并不是重量或者船的容积,而是造船所需用的木料。

同样的400料,平底沙船的排水量就比福船广船大。为了抵御外洋波浪,福船、广船必须使用更多木料……

潘庚钟江龙江船场巡视了一周后,见这里已步入了正轨,不禁心情大好。

这时,忽然有人匆匆来报,说是厦门的运粮船到了。

潘庚钟听后,连忙带人往码头走去,

看到码头上那一船船的粮食时,南京城的人心也为之安定了不少。

毕竟如果没有这一批粮食及时到来,郑军只怕又得再次征赋税了,这平摊到每位百姓身上,也是不小的负担了。

潘庚钟遥望南方,心想:“此时的世子,会在做些什么呢?”

……

郑锦这段时间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听闻了元江那边战事终于燃起后,便再次组织了一队“商队”,借道越南运一批物资过去,竭力支援那边的抗清势力。

另外一件事,则是组织了一支探险舰队,让他们探索北美西海岸,并在旧金山建立据点,找寻那里的金矿。

探险队的舰长是唐泽彬,他之前随英国船长大胡子约翰进行过环球航行,经验丰富,是舰长的不二人选。

八月中旬,乘着南风依旧强劲,北美探险队正式从基隆启航,三声礼炮过后,缓缓驶出了港湾。

北上的航线水手往来多次,对各海域的水文状况十分熟悉,

途中,他们分别在琉球运天港、日本的五岛列岛、及自家的苦叶港进行了休整补给。

出了苦叶港后,对于接下来的北太平洋航线,众人的了解就基本来自海军部的资料了。

幸好现在的苦叶港已建设得相当不错,各种物资非常齐备,所以探险队能够在准备充分后,才循着黑潮,驶入了太平洋。

若是没有这么一个港口作为支撑,接下来的航行无疑会艰苦数倍……

在广阔浩淼的太平洋航行,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什么导航,只需要保持着固定的几个纬度就行,

至于这一带会有什么?

只有老天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不会有什么陆地,毕竟,在太平洋上,尤其是赤道以北,岛屿少和可怜。

也正因如此,偶尔发现在一座无人小岛时,无论岛上有没有水,水手们都会争先恐后的报名驾驶小舟,登岸查探取水。

分配到取水任务的船员,非但不会觉得累,反而欢天喜地出发,只为能够踩一踩踏实的地面。

离开苦叶港半月后,船队里出现了病患,这跟坏血病无关——郑军的海军的远航,很少碰到这个问题,

因为船上备了维生素含量高的柿叶茶以及酸菜,前者泡茶,后者下饭,两者结合,让坏血病远离了大明的船队,

酸菜是常见的事物,能保存许久,不需多解释,

而柿叶茶则是利用柿叶为原材料,经过加工精制而成类似茶叶的茶,平均每100g鲜柿叶中,含维生素C1g,维生素C含量可以说相当的丰富了。

况且,船上还有保存期长达三年的铁皮罐头,肉罐头以及水果罐头让海军部的水手们,不至于像同时代别国水手那样,冒着生命的危机进行海上远航。

漫长而见不到陆地的航行,让水手们变得有些焦燥,为了发泄水手们的精力,唐泽彬让船长们进行安抚的同时,只能让水手们忙活起来,

只要有事做,时间总会过得快些。

太平洋上不太平,风暴也会偶尔光顾船队,

唯一庆幸的是,他们的食物和淡水是充足的,

虽然淡水超过两星期后,就会慢慢变质,但还有储量丰富的朗姆酒可以饮用,

而且遭遇风暴时,也能接点雨水。

又不知航行了多久,一口喝完杯里的茶后,唐泽彬站起身来,把挂军刀的皮带斜挎在肩上,又穿上侍从递来的蓝色外套,向大副询问:

“现在的位置是什么地方?”

“咱们这一路顺风顺水的,若果海图记载准确的话,应该快到了……”

听取着大副的报告时,唐泽彬不由自主地仰望起风帆、缆索和天空来。

所有一切都是他所希望的——天上吹的是柔风,这样的风,最适合航行。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群一群的海鸟飞过——水手们同样也看到了海鸟。

“快看,是成群的海鸟!”

水手们激动的大喊道。

茫茫大海上,见到了成群海鸟,往往就意味着陆地已是不远了!

那些起海鸟似乎是把帆船当成了小岛,它们落在船帆上、绳索上,尽管甲板上落得都是海鸟们拉的屎,可是水手们却仍然傻笑着,而不是拿枪轰走这些海鸟。

有陆地了!

至少有个岛屿可以上去歇口气了。

中午刚吃过饭,桅杆就传来了了望手的喊声:

“前方有陆地!”

离开苦也港后的第26天,了望手终于从望远镜中看到了陆地!

他的呼喊声不是岛屿,而是陆地!

船队立即加速航行过去。

呈现在他们的眼前的,确实不是岛屿,而是大陆!它的海岸线一眼看不到尽头。

他们看到的这个地方,在后世叫做加利福尼亚。

按照西班牙人的说法,这地方是属于新西班牙总督区的管辖,可是实际上,这里压根就没有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只是在名义上宣称这片土地是他们的而已,连个像样的码头、据点都没有建。

“和海岸保持三十里的距离,小心被岸边乱流裹撞到礁石。”

唐泽彬暗松了一口气,按耐住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自己保持着最大的冷静。

在陌生的海域,最危险的就是海岸边的乱流,

在大航海时代,不知多少远航的船只,闯过了大洋最后却载倒在海岸看似不起眼的乱流上,

为了稳妥起见,船队都必须要与海岸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再派出小船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