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北港改造计划(二)

第25章 北港改造计划(二)

郑锦拿出一本账本,问那老者:

“你们是哪个村落的?”

“我是马家坡的村正,世子可能不知,我们村是个有五百多号人的大村,此次灭蚊出动的人手之多,也是排得上好!”

老者得意洋洋的说着,郑锦却在将账本查看了一遍后,漠然道:

“马家坡?这应该不是我郑家所属的村落吧。”

老者和那些与他一起来的人听后,全都愣住了。

“怎么不是?老朽一家当年还是郑大王带过来的,马家坡绝对是郑家所属的村落!”

郑锦冷笑道:

“既是如此,哪为何这账本上,却找不着马家坡的纳税记录?”

老者顿时哑口无言。

马家坡确实有十多年未曾缴纳过赋税了。

以前他们仗着村里人多,每次都将镇里来的税吏给赶跑了,程巡检不敢逼迫过甚,久而久之干脆连税吏都不再派了。

“听说大肚番国最近小动作不断,似是侵害北港之意,你们这些不属我郑家管的村落,到时也不要来寻求庇护了,自生自灭去吧!”

老者吓得腿脚一哆嗦,连忙跪地道:

“我等真是被猪油蒙蔽了心肝,已知道错了,以后每年的赋税定会准时上缴,还望世子宽恕!”

郑锦一甩衣袖,严声道:

“现在立即回去将把三年的赋税缴纳上来,便灭了你们的罪责,重新获得接纳,逾期不候!否则,我如何向那些每年按时纳税的村落交代?”

老者听后,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

郑锦继续让赵小四把大肚番国将要进犯的假消息,传扬了出去。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那些多年来从不缴税的村落,纷纷主动找到郑锦寻求庇护。

郑家对这些村落的处罚手段也不尽相同,有的让他们补交三年赋税就行了。

但也有一些村落的村正,坏事做尽、桀骜难驯,郑锦暗地里搜集好证据后,便将人逮捕后直接枭首示众,起到了震慑人心的效果。

而且郑锦还乘机扶持了好几个有名望的人做村正,无形间让他对民间的控制力大为提升。

之后他又让一些心腹士兵假扮成土著,在附近转了几遭,被村民发现便迅速离开隐藏。

“大肚番人的踪迹果然出现”的流言于是迅速传开,证实了世子之前所言并非恐吓。

为了不被舍弃,各村落更加不敢忤逆郑锦的命令了。

郑锦于是乘机提出了重建北港的常备军,淘汰了一大批老弱病残和不服管教的兵油子,重募新兵。

这支新的北港常备军约有百余人,军官基本是从郑锦身边抽调去的,大量装配了火器,开始展开日常训练。

之后大肚番人一直不发动进攻,郑锦便让人宣扬说是受到了这支新式常备的震慑所致……

做了这么多事情后,郑锦总算是进入北港改造计划的关键一步,派人到各村落宣传种植烟草、甘蔗、茶树的好处。

郑锦向众人承诺,明年他将会让人来收这三样经济作物,只要各村用心种植,每家所获的利钱绝对会比种粮食番个数倍!

如果郑锦是一来到北港,便宣扬这个,必会遭到各个村落的强烈抵制。

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尝过饥饿的滋味的,怎么肯在田里去种粮食之外的作物?

但现在,郑锦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在北港已逐渐树立起了个人威势。

所以当郑锦派去的人讲解烟草等经济作物如何种植时,大部分人都有认真的去听,而不是二话不说便把人赶走。

当村民听见并不是说完全不许种粮食了,而是在种够自己一家人吃的前提下,再种那些经济作物时,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反正大伙以前无论有多少田,都是一股脑的全部种上粮食,收获时只留下自己吃的,其余的便全卖了。

而在北港,粮食的收购价一直都是不怎么高的,因为这里的粮食按规定只能卖给官商,否则以走私罪论处。

郑锦并不打算改变这条不合情理的规定,希望借此来让北港百姓多种经济作物,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集体种植园经济转变。

甘蔗、烟草都已过了最佳的种植季节,需要等到明年才行,但茶树现在种也是可以的。

于是一些村落在忙完秋收后,便开始发动村民,在丘陵、旱地开始种植茶树,其他的村庄见此,也都跟起风来,反正秋收之后相对清闲。

又进过一段时间的游说,大部分村庄都同意了明年会或多或少的种些经济作物。

有的计划种植的规模很大,真的就除了口粮全都种甘蔗、烟草,但也有的只想着种一点而已。

郑锦也不用勉强。

他相信只要明年多种甘蔗、烟草的村落大赚了,过上了好日子,别的村子肯定会争着找他要作物种子的……

不知不觉,郑锦竟已在北港忙活了大半个月。

北港的初步改造计划,也进行得比较顺利,目前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就等明年了。

于是郑锦让镇里的新式守军继续加强训练,又任命了一个叫何涛的人为新的北港巡检,让他主管这里的民事,叫他初冬时将这里的城墙修缮一番。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郑锦便登上了奋勇号,起航出海,向北直往神木镇方向而去。

目前神木镇才是郑锦的重心所在,不可在这北港耽搁过多的时间……

当船舰稳稳的停靠在了码头,郑锦发现神木镇又有了不小的变化。

比较明显的是河边多了两个大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咕噜噜的转个不停,将水运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去。

郑锦先没来得及理会这些,问前来迎接的陈永华道:

“狩猎者号回来了吗?”

狩猎者号是在郑锦去北港的前几天离开的,距离现在也快有一个月了。

按照之前郑锦给的命令,首次出航还是以训练为主,时间不宜太久,要他们一个月后必须回来。

陈永华摇头道:“尚未返回,或许就在这几日吧。”

郑锦听后,眉头微皱,有些担心黄老三急于表现、一定得捕到鲸鱼才肯罢休,从而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