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质量管理知识

2.2.1 管理体系标准

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建设的产品供应商、系统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项目监理单位、系统实施的检测验收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管理需要,普遍采用国际通用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标准覆盖组织的质量、环境、安全及卫生、信息技术服务、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下面简单介绍这些标准。

1.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对应GB/T 19000国家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个系列管理标准。该系列管理标准已经被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接纳和认可,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贸易壁垒被逐步排除以后,它将会变得更加重要。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是ISO 9000系列标准中的一个标准,它可以帮助各类组织机构通过对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及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国内从事物联网产品生产、销售与系统建设相关的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一般都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是ISO的另一个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由ISO/TC 207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牵头制定,从14001到14100共100个标准编号,该系列标准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很强的体系标准,它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实施过程和资源,其中ISO 14001(对应GB/T 24001国家标准)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标准,它是组织机构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依据。实施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在国内从事物联网产品生产、销售与系统建设相关的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中,有很多单位已经通过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 OHSAS 18000安全及卫生管理系统验证系列标准

OHSAS 18000(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18000,对应GB/T 28001、GB/T 28002国家标准),是国际性安全及卫生管理系统验证系列标准。该标准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 9001和ISO 14001等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其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必须采取更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包括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律化。在国内从事物联网产品生产、销售与系统建设相关的部分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通过了OHSAS 18000安全及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4. ISO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标准

ISO 20000是面向组织机构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着重通过“IT服务标准化”来管理IT(信息技术)问题,即将IT问题归类,识别问题的内在联系,然后依据服务水准协议进行计划、推行和监控,并强调组织机构与客户的沟通。该标准同时关注组织机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能力,包括体系变更时所要求的管理水平、财务预算、软件控制和分配等。

该标准的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信息技术(IT)服务管理体系(ITSM)的模型。建立IT服务管理体系已成为各种组织,特别是管理运营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高科技企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机制。该标准让IT管理者有一个参考框架来管理IT服务,完善的IT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认证的方式表现出来。国内从事物联网产品生产、销售与系统建设相关的部分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也积极按ISO 20000的要求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有少部分企事业单位通过了ISO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5. ISO/IEC 17025实验室能力认可标准

ISO/IEC 17025(对应GB/T 27025国家标准)规定了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能力(包括抽样能力)的通用要求。这些检测和/或校准包括应用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以及实验室自己制定的方法进行的检测和/或校准。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或校准的组织机构,包括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将检测和/或校准作为检查和产品认证工作一部分的实验室。当实验室不从事本标准所包括的一种或多种活动,如抽样和新方法的设计(制定)时,可不采用本标准中相关条款的要求[13]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不论其人员数量的多少或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范围的大小。当实验室不从事本标准所包括的一种或多种活动,如抽样和新方法的设计(制定)时,可不采用本标准中相关条款的要求。

该标准是认可机构对检测和/或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依据,也可为实验室建立质量、行政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以及为实验室的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确认或承认提供指南。国内从事物联网产品与系统检测验收的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都要求通过ISO/IEC 17025实验室能力认可。

另外,为了保证检验(Inspection)机构的能力及其从事检验活动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检验机构应依据ISO/IEC 17020标准及应用说明的要求建立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IEC 17020检验机构能力认可。

ISO/IEC 17025是对实验室(Laboratory)的认可,证明实验室的检测和/或校准能力是否达到预期要求。ISO/IEC 17020是对检验机构(Inspection Body)的认可,证明检验机构是否具备实施特定检验工作能力。检验(Inspection,ISO/IEC 17020)与检测(Testing,ISO/IEC 17025)和认证(Certification)的重要区别是:在很多类型的检验活动中,检验机构判定通用要求的符合性,需要采信专业判断进行确认。

6. 第三方实验室的CMA资质认定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指按照ISO/IEC 17020、ISO/IEC 17025开展活动)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司法机关做出的裁决、为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决定、为仲裁机构做出的仲裁决定、为社会经济与公益活动等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必须通过国家资质认定,相关检验检测报告可以加盖资质认定标志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章。

2.2.2 物联网质量检验的目的

在物联网产品生产与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在兼顾控制质量与安全、时间、成本三方面风险的原则下,对物联网产品与系统进行质量检验检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技术合同

通过对外购件、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检验,判定产品或系统的功能、性能、兼容性、直通率等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工艺文件或技术合同或验收大纲的规定,做出是否合格或验收的判定。

2. 考核产品生产工序的稳定性

通过对工序加工质量的检验,了解操作人员贯彻工艺规程和执行工艺纪律的情况,分析工序因素的变化,为工艺改进提供信息。

3. 评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按照产品的等级标准,通过质量检验和试验,考核产品达到的质量等级,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 获取产品与系统质量信息

通过对检验记录中质量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为消除不良因素、防止类似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5. 处理产品与系统质量争议

当供需双方因产品与系统质量产生纠纷,或生产部门对有关质量检验数据或检验结论提出疑问时,可委托第三方进行仲裁检验,以判定产品质量或质量责任,做出公正的仲裁结论。

2.2.3 物联网检验检测需求

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交通、公安、安防、电力、工业、农业、国防等各领域中,从质量过程控制的角度认识,物联网应用系统检验检测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产品检测,包括感知层产品、网络层产品、应用层产品的检测。

(2)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检测,包括设备、软件之间协议、接口兼容性、一致性检测。

(3)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备、软件产品及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检测。

(4)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的验收检测等。

2.2.4 物联网质量检验流程

物联网质量检验检测对象分为产品和系统两大部分,物联网产品和系统质量检验检测的流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1. 熟悉和执行技术标准

在执行检验检测之前,首先要熟练掌握所检验检测产品、系统的检验检测标准(或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如对计算机产品需要了解GB/T 9813系列、GB/T 9254、GB 4943.1等相关标准;对系统验收检测需要熟悉系统建设的技术合同、验收大纲等文件。

2. 进行测量和试验

使用检测仪器、检测软件或其他检测工具,按照标准、技术合同的规定进行功能、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等各种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记录。

3. 比较

将测量或试验的结果与标准(或检验规范、工艺文件、技术合同、验收大纲)等相比较。

4. 判定

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系统的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或检验规范、工艺文件、技术合同、验收大纲等)的规定,做出合格(通过)或不合格(不通过)的结论。

5. 处理

根据检验检测结果,对产品的处理分为合格(放行)处理、不合格(退货、返工、返修、降级、报废等)处理,对系统的处理分为合格(验收通过)或部分合格(验收部分通过,不通过部分需要整改)处理、不合格(验收不通过)处理。

6. 反馈

通过对质量记录的整理、统计、分析,最终将质量信息反馈到工程建设单位或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对其中的不合格信息进行分析后,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类似的产品不合格或系统不通过现象再次发生。

2.2.5 物联网质量检验的作用

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是企事业单位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起到了把关的作用,又能及时将质量信息传递到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对产品、系统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其主要作用如下。

1. 预防作用

把质量检验检测获得的数据,通过整理分析,可画成直方图、管理图等图表,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异常因素及趋势采取有效措施,起到预防作用。

2. 把关作用

检验检测人员依据检验检测规范、工艺规程等检验检测文件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不投产,不合格的零部件、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3. 报告和改进的作用

检验检测人员完成每项检验检测后,对质量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做出评价,通过向有关部门或相关领导报告产品质量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