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城市力量:三、四线城市成为餐饮新的增长点

我相信在很多餐饮企业经营者的眼中,一线城市才是优质的市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更多的优质客户、更新潮的消费理念,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的确,对于最初的餐饮市场来说,一、二线城市确实是其主要阵地,但现在,所谓的一线城市市场早已经进入盈利红海,市场趋于饱和。而且随着房价租金、原料成本的升高,加上与各种外卖平台合作费用的不断升高,很多餐饮企业已经沦落到“为房东打工”,基本的利润都保证不了。与此同时,随着市场消费主题和消费群体的逐渐年轻化,三、四线城市现在开始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餐饮行业新的增长点。

据《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内的知名餐饮品牌已经出现大规模关店潮,餐饮行业的闭店率最高已经达到70%,平均一家餐厅的寿命不足两年,只有508天。此时,我国外卖市场整体增长趋势放缓,但是三、四线城市的订单量明显超过一线城市。

除此之外,很多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做产业迁移,众多大企业和工业开始逐渐向三、四线城市靠拢。这会为三、四线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更多的资源以及关注,随着资源整合和功能转移的深入,人流量也会暴增,这些地区将会成为新的消费热区。那么三、四线城市餐饮市场具有哪些优势呢?

1.成本低

对于众多餐饮企业来说,三、四线城市的各项成本都比较低,比如人工费、物价、房租等。尤其是在房租方面,一般的餐饮企业都是租用房东的房子进行装修和经营,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房租一般都比较贵,而三、四线城市暂时还没有类似的问题。虽然三、四线城市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无论是其基础设施还是物价水平还停留在当下,所以房租的开支相对来说会较低。

除此之外,大城市的物价贵,餐饮企业需要的各种食材等原材料的价格都很高,在三、四线城市则不然,蔬菜、肉都可以由附近农民直接送,成本可以低很多。一线城市的人工价格也要比三、四线城市的高很多,这无形之中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需求旺盛

三、四线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主要人口规模也一直高于一、二线城市。将来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必然会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

三、四线的年轻消费群体也逐渐呈现增长趋势。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人的消费能力要更强一些,尤其是“90后”,他们更乐意消费尝试新鲜事物。所以,三、四线城市将来的消费水平不一定比一线城市低。

3.竞争维度低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三、四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市场开发空间。三、四线城市的餐饮现状是品牌企业比较少,山寨餐饮企业比较多,一线大牌企业也很少在三、四线城市进行产业布局。所以三、四线城市等同于没被发现的“新大陆”,能够形成竞争的对手很少,从竞争角度来说,存在一定竞争优势。

4.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餐饮消费的价格敏感度比较强,所以对于商家来说引流就很方便。商家可以进行打折优惠、促销等活动,活动越是简单,引流效果越好。

虽然三、四线城市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但对于餐饮企业经营者来说毕竟是没有经验的地区,很多人都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没有人愿意当第一个被螃蟹夹到手的人。既想进军新市场,又恐惧未知的挑战,餐饮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开拓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呢?

1.前期建立品牌认知

在前期进行推广的时候,一定要迅猛,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认知度。与大多数一线城市相比,大品牌很少在三、四线城市立足。所以要借助这样的优势,找到自己的消费客群做到集中推广,让消费者心中有你,这样才能打开未来的通道。

2.尽量与成熟的品牌合作

对于缺乏经验的餐饮企业来说,可以选择和成熟的加盟商合作,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后期供应链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多品牌合作,为后期的运营留下余地,不至于在出现问题之后无法解决。

当下,在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很多小本创业者,他们在选择餐饮品牌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后期运营落地的问题,不至于在出现问题时自己无法解决。

3.经营品类尽量物美价廉

很多调查研究表明,在三、四线城市的餐饮消费中,快餐小吃类更受欢迎。虽然三、四线城市的人均收入提高了,但是他们早已形成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所以在品类选择上最好选择物美价廉的。这一品类的消费占比比较大。因此,餐饮创业者可以选择这种价格适中、比较适合快餐消费的小吃类型。

4.店内装修尽量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中,年轻人的比重较大,他们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与其他消费群体相比,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并且十分注重自己的消费体验。面对这样的消费群体,餐企要经得住考验,要能经受住他们挑剔的眼光。对于食物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往往更加看重店内的装修设计和就餐体验。

三、四线城市将来必定成为各大品牌竞争的市场,也是未来推动消费和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对于餐饮企业者来说,不是转到三、四线城市就要降低产品质量,放松警惕,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最初的产品品质才能留住顾客和享有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