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说道:“已经好些了。”
天蓬,大金乌和卷帘进来了,大金乌问道:“曼姝,你怎么在这儿?”
曼姝问道:“我是受帝令而来,你们想必也是奉玉帝圣旨来的吧?”
卷帘说道:“没错。”
姜子牙问道:“这三位是……”
曼姝向姜子牙一一介绍。
姜子牙说道:“成汤气数将近,如此乃是天意啊!”
曼姝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纣王任凭狐狸精祸乱朝政,不理百姓,不管人间疾苦,早晚要灭亡。”
西岐城中,粮草紧张。
殿中,祖母跟姜子牙说:“三日之内一定要解决粮草之事。”
姜子牙笑道:“今日便可解决。”
曼姝在殿外等候,见姜子牙出来,便上前来:“太公。”
周营,曼姝说道:“太公怎能夸下海口,今日就要解决粮草?”
这时杨戬从天而降,带来一个碗大的小升,众人不解。
杨戬口念秘诀,小升流出无数的粮食。
曼姝说道:“杨戬,粮草解决了。”
杨戬走过来,再次见到真身的曼姝,他轻抚曼姝的脸。
曼姝说道:“太公,这便是杨戬,师从玉鼎真人。”
杨戬点头示意:“师伯。”
正好哪吒也过来了:“二哥,梅山兄弟。”
杨戬问道:“哪吒兄弟,你也是受师尊法旨而来吗?”
哪吒说道:“我是奉玉帝的圣旨来的。”
曼姝想到玉帝也派了天蓬他们,说道:“这回玉帝倒是不糊涂了。”
哪吒说道:“可不呗!二哥,玉帝还派了大金乌,天蓬元帅和卷帘天将呢!”
杨戬问道:“还派了他们,那他们现在何处?”
曼姝说道:“熟悉地形去了。”
随后姜子牙摘去免战牌。由杨戬出战闻仲。
黄天化(黄飞虎之子)前来助阵,闻仲被黄天化的攒心钉刺伤。
大战告捷,曼姝说道:“黄兄,打得好!”
武王与子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申公豹要求雉鸡精要抓紧行事。
曼姝听说了妲己的事,她感叹道:“还真是祸国殃民,红颜祸水!”
天蓬说道:“同样是狐狸,跟狐妹比可真是差远了。”
哪吒说道:“简直就没有可比性!”
姜子牙说道:“唉!造孽啊!”
曼姝想了想,说道:“我去一趟朝歌,看看这个妲己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杨戬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曼姝说道:“我不会有事的,等我回来。”
姜子牙说道:“三更时分,众将三更劫商军营,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周军劫营成功,正在这时,雷震子前来相助,商军因此死伤惨重。
曼姝到达朝歌,城门外,曼姝心想:“我该以什么身份进宫去呢?还是隐身容易。”隐身的曼姝进入宫中,见到了妲己。
妲己正在梳妆,只一眼,曼姝就看出了端倪:“原来是只狐狸附在了凡人身上。”再一看,曼姝注意到了妲己脚踝上的铃铛。
曼姝心想:“这铃铛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啊!我知道了。”
曼姝又急忙离开了朝歌,赶往了青丘。
申公豹请来金鳌岛十仙相助。所谓金鳌岛十仙,就是秦天君、董天君、姚天君、张天君、王天君、袁天君、赵天君、孙天君、白天君、金光圣母。
金鳌岛十仙摆下“十绝阵”。申公豹得意的带着姜子牙来观望十绝阵,姜子牙却一筹莫展。
申公豹问道:“师兄,这十绝阵怎么样啊?”
姜子牙沉默不语。
落魄阵前,姚天君施法,断言:“姜子牙二十一日内必然一命呜呼。”
姜子牙的背后突然冒出冷汗来,表情惊愕,像中了邪一样,申公豹见此,心中满是得意。
姜子牙回到周营中,便一病卧床不起。
姬发得知姜子牙大病,便亲自来探望,见姜子牙这个样子,问道:“太公,怎会如此病重?”
哪吒说道:“申公豹请师伯前去观望金鳌岛十仙所设的十绝阵,师伯回来就变成这样了。”
天蓬说道:“有一个人或许能救他。”
大金乌问道:“谁?”
天蓬说道:“南极仙翁。”
杨戬说道:“这样,我这就去找南极仙翁求救。”
哪吒说道:“二哥,我跟你一起去。”
杨戬说道:“还是我去吧,你留下来和大家照看师伯。”
曼姝到达青丘仙来殿,跟守门的侍卫说:“这位兄弟,请回去禀报青丘帝君,就说紫微垣曼珠沙华前来拜见。”
仙来殿中,曼姝跟青丘帝君说了妲己的事。
青丘帝君惊讶道:“有这等事?可我青丘不曾有离开的狐狸。”
曼姝拿出自己从妲己的脚踝调包的踝铃给青丘帝君过目。
青丘帝君接过踝铃,说道:“不错,这确实是我青丘的东西。”
随后青丘帝君命人去彻查到底是谁离开青丘,为祸世人。
青丘帝君说道:“查到真相还需要些时间。”
“没事儿,不急,慢慢来。”
南极仙翁得知姜子牙大病,派白鹤童子下山,仙鹤叼走了稻草人,还回了姜子牙魂魄。
杨戬道谢:“多谢仙翁。”
南极仙翁说道:“你且先回去,待我忙完手头的事,再去西岐。”
仙来殿中,已经查出离开的那只狐狸,叫白漪。
曼姝问道:“看来真是你青丘的狐狸。青丘帝君,该怎么处置啊?”
青丘帝君皱起了眉头,说道:“不瞒你说,白漪早已被逐出青丘,不再受我青丘管束。”
“什么?怎么会这样?”
青丘帝君解释道:“早些年,那白漪偷了帝后本要在蟠桃盛会上献给王母娘娘的仙丹。蟠桃盛会当日,帝后拿不出贺礼来,被各路神仙嘲笑,所以帝后一回来,就把白漪逐出青丘了。”
“原来如此,现在这只狐狸既然不归青丘管,那她的死活……”
青丘帝君说道:“皆由你们处置。”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曼姝起身告别青丘帝君。
青丘,青丘之国源自《山海经》,书中记载:“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