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不仅懂茶,懂壶,懂木材,还懂家谱,后生可畏啊可畏。”
显然他老人家不知道,这支团队,每个人,都是精心挑选的独特人才。我不免露出了自得的神情。
吴老欣赏陈堂主的发问:
“此地离吴国几千公里,离豫章只有百里地,因此采用江西欧式族谱的排版,在百年前就顺理成章了,何况欧式还有很多优点呢。”
我在心里盘算:
按他的年龄推测,如果当年此地有造币厂的话,他应该是有耳闻的。
我直接进入主题:
“73年前,红军有一个造币厂在此地建成,不知吴老是否耳闻?”
他摆摆手:
“造币重地,岂能让普通百姓得知。不过村里倒是住过不少红军,我家里也还住过几位,家族还与他们有生意上的往来,吴地的生丝,甚至是中草药,特别是疗伤的药品都有交易。”
看来吴老除了对山洞怪声提供了说法外,其它往事知之甚少。
我们告辞。
出发前的会议很简单:
如何看待山里的怪声?我和陈堂主的意见基本一致:
肯定有什么原因,让吴老没有说出山里的真相,但肯定有一条真实的原因,山里的怪声,阻挡了人们前往探视,因此那个地方,恰恰是造币最好的隐身之地,因此,我们探究的范围,就从方圆几百公里的百花山脉,缩成一座莲花山了。
为了避免村民围观,决定下午的探访只是我和陈堂主,小梁三人前往,其它人留在苗圃,等待消息。
小梁特意让张先生找到一盒香,并拿了一瓶白酒,说要仪式一番,保不准马上要动土,多有得罪那些冤死的鬼魂了。
张先生用车把我们三个送到地点后,就回苗圃了。
小梁找到一处平地,清理了一下周边的杂草,用一根树棍就地把土松开,把地弄成一个个馒头形的土堆子,然后三根一堆,插了许多堆香,再把酒瓶开了,分别洒在这些土堆上,最后完成了点火,嘴中念念有词。
虔诚是成功的一半。
他代表团队,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一一念过,并表示如果将来能找到高僧大德,一定将他们操度到天国,让他们与亲人团聚,不要在此地做孤魂野鬼,等等提前许诺,最后,他拿出了一袋米,把它们都撒在香的周边。
搞得我们好像是法力无边的大神驾到了。
千年等一回啊。
小梁等着陈堂主下命令开挖。
陈堂主只是围着这座山转着圈,不时停下来看下罗盘,然后拿出本本计算着,山上树木森森,保持了野山的原生态模样,由于没有人工干扰,山上的树木杂而多。
小梁点的香已烧到了根部,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陈堂主仍然没有计算出答案。
此时山中无风,除了鸟鸣,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这反而让我有点害怕,难道冤魂们都午睡了?
虽然昨天风高天黑,与小梁吓得屁滚尿流不同,在黑暗中陈堂主还是留下了记号:
一把桃木短尺,插进泥土中。
这让小梁配服得五体投地。
在最慌张中还能从容地做下记号,陈堂主的定力惊人。
这是他听到怪声的地方,因此它用罗盘把这个点定位了。
然后他指给我看,用这个点,分出45度角的两条线,在这个范围内,寻找目标。
陈堂主把经纬线定好后,用力拔出了桃木短尺,他仔细看了下泥土,并使劲地嗅嗅。
陈氏罗盘的指针,指向乾位。
我想幸好古代人创造出了风水一套的范式,不随意动土,一切都要合法度,否则后世的我们,就是瞎子摸像,盲人骑马。
只要是有规律就一定可寻到。
他让小梁从乾位往下探。
小梁总算得令,他把外衣脱了,挥舞着铁锹,动作非常的夸张,然后对我说:
先给拍几张工作照片嘛,工作要有仪式感。
等我拍完后,他把铁锹一按,扬也不扬,一直往下挖去。
这是第四块印模的第一挖掘现场。
后来的印模博物馆用上了这些照片。当然注解文字是在考古学家林老的带领下,考古团队准确地定位了后良渚时期的墓葬,也就此找到了第四个秘密金库的地点。
现在,我们在等结果。
不一会儿,挖掉约20厘米的泥土后,下面是碎石片,有的规整,象一块块砖,有的破碎,像是凿下的废料。
陈堂主问我:
“要不要通知让林老接手?”
我问原因。
“从碎石中可以判断,吴老中午讲的故事是属实的,这座山的确被人挖开,并被砌了内部,从这么浅层的埋石量推算,工程量还是蛮大的。”
我摇摇头。
如果我们不找到确定的入口路径,林老他们满山的开挖,会浪费很多时间,一但找不到进口,项目也会停调,考古队的经费是有限的。
我先拍了点照片,发给王作家,让他通知大家,此地有料。
陈堂主只好说:
我把这座山按照方位,画出了不同的卦位,简单的说吧,就是定位了两座门,生门和死门,现在咱三人决定,是从生门开始挖,还是从死门挖?
小梁说: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生门,古良渚人千里投奔到此地,不就是为了找一条生路吗?他们在江南都灭族了,侥幸活下来的人,能是来此地,盖个大墓求死的吗?”
我一直在想,吴老忌讳的到底是什么?
为何要把俘虏全部杀光?
难道怕他们知道洞里的秘密?
如果仅是逃生所用,这非常不合理。
陈堂主和小梁问:
为什么此地作为逃生之地不合理?
我说:
“因为没有水源。”
是的,这座山上与山下,没有一点水源的痕迹。
把自己放入一座没有水源的山里,这应该不是良渚后人的最原始的想法。
小梁说:
“村里不是有条河吗?说不准这里有条地下河道。”
陈堂主摇摇头:
“从村里河流的走向来看,不是从这里的山间流下的水,而是从城区方向蜿蜒过来的一条大河的支流。”
我肯定地说:
“挖死门。”
我让张先生再送三把铁锹和镐头过来,并让他尽力不要惊动苗圃的工作人员,他说上午就让放假了,现在除了他,整个苗圃空无一人。
这是离莲花山最近的有人的地方。
我感谢他的支持。
10分钟后,张先生带着工具,加入了我们的挖山队伍。
陈堂主不断地调整方向,并根据挖出来的土判断。
四个小时后,天渐渐要黑了,张先生的镐头砸到了石头上,发出了沉重的声音。
陈堂主让停下来。
他用铁锹轻轻挖开泥土,一面石头墙露了出来。
我拍下了照片,让大伙把土回填,再把落叶杂草堆在上面做好掩护,然后说:
“撤。”
这时,月亮从山边升起来,星星也在天幕上闪着光,风也开始吹动,一声长叹,从那面石墙里传出来。
小梁抱头鼠窜,张先生也慌不择路地跑向汽车,我们像丢盔卸甲的败兵,开足马力,回到苗圃。
林老已经坐在电脑前,分析我们拍到的片子,他指着石墙说:
从封土来看,这是一座比较古老的墓,或叫城堡,这样的砌石结构,完全靠石块之间的相互咬合的作用力,没有用水泥等粘合物质,当然这和石块巨大有关。
他推算了一下石块,大约一块有半吨重。
如此巨大的工程,可见此项工程非常重要,不然不会举全族之力而营造。
张先生兴奋地说:
“不会是古代王者的陵墓吧,说不定里面有金银财宝。”
小梁说:
“最多也就是良渚的玉器、陶器,那时还没有金银吧?”
林老解释,看石墙的制式,最多到汉代,因此可能有的是青铜器。
小梁说:
“青铜器也值钱,带字的就价更高了。”
我打断他的梦想:
“现在这个地方交给林老了,他是考古专家,我们配合就好。”
张先生说:
“别说话,听。”
起风了,昨夜的怪声音又出现了。
小梁害怕起来:
“刚把人家的坟挖了,不会今晚找我们算账吧?”
林老笑着说:
“我干了这么多年的考古,还从来没有遇见一位来算账的鬼魂。不过这座山倒是蛮特别的,我建议,在没有找到入口前,明天还是由你们来开挖,我到现场跟你们在一起。”
然后他问我们怎么找到石墙位置的?
我含糊地说,就是碰巧往一个地方挖,挖得深了,自然有墙。
林老摇摇头表示不相信,他从事多年考古,还没遇到过一起像我们这么神速的挖墓团队。
当然张先生也想知道。
我只好让陈堂主再给大家上一课,关于陈氏风水盘的奥秘。
也不知道大伙是否听懂了,反正张先生说:
明天把苗圃也给定位下,看看哪个地方种什么合适。
他需要活学活用。
晚餐自然是不再喝酒,张先生让厨师做了一锅海鲜面,一下午用力挖山,这会儿感觉吃着面,从来没有尝过的美味啊。
怪声依然还在,从一声叹息到哭声凄厉。
但我心中已经不再害怕,明天天一亮,我们就要揭谜。
我决定,明天邀请吴老,一起见证这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