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学校

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尚未还清的“庚子赔款”退还给清政府,约定为“专办教育事业”之用,最终定为甄选优秀青年到美国留学,作为“国耻”象征的清华学校由此诞生。1909年6月,清廷“外务部”成立了“游美学务处”,“综司考选学生,遣送出洋,调查稽核一切事宜”[1]。8月录取第一批直接留美生47名,并择定京城西郊清华园作为“游美肄业馆”,1910年选送第二批留学生70人,并招收70名“初级生”入馆培训,同时筹备学校,定名为清华学堂。此后,留美生事宜皆归清华学堂(校)管理。

1911年4月,清华学堂正式开班,5月,选送第三批63名直接留美生,新招录460名新生则入学堂培训。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政权更迭,学堂停学,5月又复课,11月改校名为“清华学校”,但仍归外交部门管辖。此后十多年间,清华学校纯为留美预备学校,虽有一些改革变化(如学制、课程等),但这一根本性质未变。为筹办大学,1924年停招了“旧制生”,1925年开办大学部和研究院(国学部)[2],但留美预备部的旧制生仍按期派出留学,直至1929年最后一届止,是为清华学校时期。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清华学校改组重建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5月改归国民政府教育部管辖,同时各系设立研究院(193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自此,清华完成了向现代大学的转型。诚如清华人所言:“吾校由游美学务处,而清华学校,而国立清华大学,中间艰难频经。由附属而独立,由独立而稳定”,殊为不易[3]

1921年,陈铨入校时,正值清华学校“痛苦”“混乱”时期。时局不稳、社会动荡是外部原因,而学校本身的特殊性(如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外界干扰等),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危机。所幸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不仅旧制生全部顺利留洋,而且还创办了大学部和研究院,为创建大学,乃至日后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华学生禀赋超群,志学之年,从天南地北“荟萃群居,相互接触而同窗共砚,自于不知不觉中,增益见闻,扩大胸怀,其影响深远,收效宏大,非可想象而形容者”[4]。这种共同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经验,影响深远,涵育了清华学生相近的德行品性,是为清华学校的精神和传统。其要者为:具有开放性的国际视野,崇尚自由理念和独立精神;执着于学术研究,讲求真才实学,有领袖气质,但一般对从政兴趣不大;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情怀,以强国立邦为己任,主张社会改良;有积极进取、刻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有容忍异见、公平竞争、互助合作的民主精神等[5]

清华大学(包括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和神话,而其人文传统和学校精神,实肇始并形成于清华学校时期。这不仅因为近千名留洋的毕业生,日后在中国学术、思想、教育、实业、军事等各界,有卓越表现,同时也是清华教员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是,他们在1920年代清华历经阵痛的改良发展中,深度参与其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陈铨的学识增长和人格养成,不仅得益于清华园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气候,同时也积极参与其中,表现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