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章太炎晚年参加了反“赤化”运动。尽管如此,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形成敦促政府抗日的舆论,他进行了一些活动,在1935年的“一二·九”、“一二·一六”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坚决抗议政府当局以共产党员参与其中为借口进行镇压。不能因他的反“赤化”而否认他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上的贡献。

到了近代以后,每个思想家的思想,单从一个国家的视角是不可能了解的。反过来说,革命思想也好,反帝国主义或反殖民主义思想也好,这些思想也很难在一个孤立的地方生长起来。

本文要讨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如上所示,在20世纪初,确是来自亚洲各地域的人,在日本的首都,找到了交流的公共空间,由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人、被压人结成交流纽带,显露出了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可能性。日本的农本主义也好,亚洲主义也好,虽然最后被收束于右派侵略主义思潮,但也有一段时间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启发。现在面对全球化的大问题,也可能不只显现在各个国家上,而是可能存在整个文明的大转变之危机,于是需要我们反思历史,以其作为参考的资源,追求任何形式的交流与沟通。


(1) 本文的主要内容由笔者2018年5月5日于南京大学开的“马克思主义在东亚:概念·文本·实践学术研讨会”上进行的题为《略探章太炎思想与社会主义:以日本社会学者岸本能武太与日本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幸德秋水为线索》的报告,以及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的“章太炎和他的时代”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修改而成。

(2) 关于章太炎与姉崎正治的学术方面的关系,参阅[日]小林武:《章炳麟と姉崎正治——〈訄書〉より〈齊物論釋〉にいたる思想的關係》,《東方學》第一百七輯,2004年,收录于小林武:《中国近代思想研究》 ,京都朋友书店2019年版;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もう一つの近代》,东京研文出版2006年版(小林武著,白雨田译:《章太炎与明治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彭春凌:《章太炎对姉崎正治宗教学思想的扬弃》,《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

(3) 这一届博览会是为了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而举办的,故名“世界哥伦布博览会”。

(4) 参阅葛兆光:《怎样面对新世界?——1893年芝加哥万国宗教大会后的中日佛教》,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2016年4月29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6785(转自:2016-04-17 复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在该文中,葛指出,中国没有宗教代表出席,代表中国宗教的全是西洋传教士如李佳白、丁韪良等。

(5) Kishimoto Nobuta, “Future of Religion in Japan”, In The 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Edited by John Henry Barrows, Parliament Publishing, 1893, Vol.2, pp.1279—1283.参阅吉永進一(代表):《平井金三における明治仏教の国際化に関する宗教史·文化史的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共同研共同研究報告書 科学研究費課題番号(16520060)第32页,2006年。

(6) 章太炎翻译的文本可能是岸本能武太讲述:《社会学》(东京专门学校藏版),上面贴着《东京专门学校文学科三年级讲义录 社会学》,据在日本国会图书馆官网上查询,出版年月不明,没有岸本撰的《绪言》。公开出版的则为岸本能武太:《社会学》,东京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1900年版,有岸本1890年撰的《绪言》。此两种的目录内容稍微有所不同,章译本与讲义录本一致。

(7) 现收录于《章太炎全集》(十九)《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本文使用的是此全集的文本。

(8) 黄克武:《晚清社会学翻译中的思想分途——严复、梁启超与章太炎所译社会学之研究》,《文汇报》2011年8月22日。

(9) 章太炎:《社会学·自序》,《章太炎全集》(十九)《译文集》,第45页。

(10) 参考笔者:《章太炎的个体思想和唯识佛教——中国近代的万物一体论的走向》,初次刊载于《思想》第747号,东京岩波书店1996年,收录于[日]坂元ひろ子:『連鎖する中国近代の“知”』,东京研文出版2009年版(坂元弘子著、郭驰洋译:《中国近代思想的“连锁”:以章太炎为中心》第二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1—66页)。

(11) 《章太炎全集》(十九)《译文集》,第45页。

(12) 《章太炎全集》(十九)《译文集》,第66页。

(13) 同上书,第67页。

(14) 参考笔者:《中国近代思想的“连锁”:以章太炎为中心》第二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1—66页。

(15) “原型观念”这一词可见于姉崎正治:《上世印度宗教史》(东京博文馆1900年版),如“一切现象之种子即原型观念”(第261页)。西顺藏与近藤邦康早已在他们编译的《章炳麟集—清末の民族革命思想—》(东京岩波书店1990年岩波文库版,第193页译注3)中指出这一点。

(16)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全集》(八)《太炎文录初编》,第475页。

(17) 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八)《太炎文录初编》,第412页。

(18) 参考笔者《章太炎对传统的发明》一文,收录于狭间直树编:《西方近代文明と中华世界》,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1年版,第275—292页(收录于坂元ひろ子:『連鎖する中国近代の“知”』;坂元弘子:《中国近代思想的“连锁”:以章太炎为中心》第三章,第67—90页)。

(19) 章太炎:《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章太炎全集》(八)《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二,第376页。

(20) 章太炎:《支那印度联合之法》,《章太炎全集》(八)《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二,第385页。

(21) 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八)《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二,第484页。

(22) 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八)《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二,第491页。

(23) India House的创立者是倡导激进民族主义的律师Shyamji Krishna Varma。他发行了叫作Indian Sociologist的反殖民主义报刊。

(24) 见于《与权藤成卿、武田范之笔谈记录》(1907年1月),原载《日本历史》1981年8月号,第339号,现收录于《章太炎全集》(十)《太炎文录补编(上)》,第268—272页。

(25) 同上书,第269页。

(26) 见于《与权藤成卿、武田范之笔谈记录》(1907年1月),原载《日本历史》1981年8月号,第339号,现收录于《章太炎全集》(十)《太炎文录补编(上)》,第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