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如若不是她陪着父亲来西凉州,父亲心里得多失望,姨娘和庶弟庶妹几个是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嫡支的。
幸好她跟着来了。
父亲一来到西凉州,就天天忙得脚不点地,她日夜盯着,该吃饭时监督吃饭,该睡觉时,她熬着眼睛也要一次又一次的跑去前院提醒。
虽说有奴仆,有姨娘,但那些人都只有听父亲话的份,根本不敢硬性强迫他。
只有她,生气撒娇都用上,总能让父亲妥协。
这大半年来,虽说都熬瘦了,但至少身体没有出现大亏空。
也是因为这样,在别的官员接二连三的病倒时,柳仕源才发觉自己何其有幸。
在小女儿不厌其烦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从南方来到西北反差如此大的地方,他竟然喷嚏都没多打几个。
嫡出的两个,一个无比懂事一个极度自私。
显而易见,一直不肯定亲的柳采菲,听到他要到西凉州任职,生怕要跟着受苦,才会临急临忙定下婚事。
同样不能共苦的妻子和母亲也就势留在了宁州城。
柳仕源心知她们都是一样的贪图安逸,心里要说没点想法,不可能。
为此他一再去信给儿子,让他专心在书院念书,少回家。等明年秋闱后就来西凉州,他会寻良师来教学,目的就是不能让妻子与母亲影响他好不容易掰正的儿子。
父女相依,倒是在西凉州培养出了更浓厚的亲情。
柳采茹难以启齿其他家人不随同的真实原因,只说是因为兄长要考学还有姐姐要出嫁,诸事都需要亲人打理,所以不能同时来西凉州。
理由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但聪慧如郡主其实多少能猜出几分,柳家其他人恐怕并不觉得西凉州是柳仕源难得的机会。
“柳大人有你这么个懂事的女儿一路陪着来西北,想必心里不会有遗憾的。”她笑着安慰道。
柳采茹重新扬起了笑脸,很骄傲的说道:“那是自然,我是我爹的小棉袄,自然得暖着我爹,西北苦寒,我爹要是生病,西凉州政务繁重可就不好处理了。”
所以她得把爹爹照料好才行。
柳采茹很乐意的,在宁州城没有机会,在西凉州能帮上父亲的忙,做为一个不是很甘于只会绣花描画的她来说,西凉城的知府后院就是她的新天地。
未出阁就担起了家中庶务,从开始的磕磕碰碰到现在的井井有条,没让柳仕源操多少心。
对于柳采茹的坦荡直率,郡主大加赞赏:“柳二小姐如此体恤孝顺,让柳大人无后顾之忧,实乃难得。”
当初那个在宁州城无忧无虑的柳二小姐,来西北大半年,个子长高了,内里也升华了。
利落能干之余,还大方给统帅府厨房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这是郡主没有想到的一面。
对于连续的夸赞,柳采茹有些不好意思了:“那都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啊!”
看了看时辰,又说道:“姐姐饿了吧?前头应该摆席了。”
青蔓刚好从外头进来禀报:“郡主,侯爷说他在前面与众人用饭,让柳二小姐陪您在后院一道,不必往前头受风。”
有众多官员在,郡主不便与丈夫共席,自然是要与柳采茹一道吃顿接风宴的。
很快,厨房就鱼贯送来了暖锅。
京城没有这样的吃法,是柳采茹看到当地人这样吃大锅菜,她想到了改良的办法。
定制了一批别致的小铜炉,底下可放炭,上头可盛菜肴,如此一来,天冷时节就不用担心菜会冷了。
郡主看到桌面上的七八个小铜炉,热滋滋的冒着白气。
铜盖子一掀,就是一小锅一小锅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不得不说,如此别出心裁的安排,让受着寒冷长途颠簸后的人看到都食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