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第十一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从底层开始成长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什么叫“先进”?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先进和《论语》中提到的先进,词义正好相反。比如我们提到“先进的武器”,意思是最新的武器,但按照《论语》中的理解,最古老的、最早的才能称为“先进”,“先进的武器”应该是指原始人的投石器。

汉语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经过漫长的发展,汉语中引入了很多外来词语,很多词语也不断地相互融合,不断地演化。在这个过程中,“先进”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最现代化”的意思。

在《论语》中,“先进”代表着早先的文化。

“先进于礼乐”,是说有一些人先学习了礼乐知识。这句话省略了后半句:后来他才开始做官,开始在社会上行走。

“先进于礼乐”的人,在孔子看来是“野人”。关于野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野人与君子,是文和质的对比。一个人外在的形象,称为“文”;内在的品格、涵养,称为“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内外兼具之人,才能叫作君子。

野人可以对应“质胜文则野”,是指一个人内在丰富,但外在缺乏礼乐的约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说的是一个人先做了官,再慢慢地学习礼乐,是“文胜质则史”——他外在的状态很好,但内在不足,还需要慢慢地提升。

我觉得以上的解释都讲不通。

另一种解释认为,野人与君子,是指一个人的出身。孔子的学生身份多样,有的是贵族,比如季氏的很多子弟跟随孔子学习,这叫作君子;还有的人属于贩夫走卒一类,比如子路,这叫作野人。

在当时,贵族学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能够继承家族的荣誉和地位,直接当官。孔子说,这些出身高贵的人“后进于礼乐,君子也”,是先做事,再慢慢学习礼乐的。而出身寒微的学生,则“先进于礼乐,野人也”,他们一般是先学礼乐,再出来做事。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如果让他做选择,问他倾向于用哪种人,他更愿意用那些从底层慢慢成长起来的人;或者说,他更愿意选择从底层开始慢慢学习,再出来做事的人。

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进行延伸思考:为什么孔子倾向于选择从底层开始做事的人?

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从底层慢慢打拼起来的人,是依靠学习而成长的,因此更懂得学习的价值。

第二,他有实践的经验,更加了解民间的疾苦,更具备常识,更接地气。

我们想一下晋朝的晋惠帝。老百姓都快饿死了,他却问“何不食肉糜”。这么荒诞的一句话从何而来呢?因为他没有在底层生活过,完全缺乏生活的常识,人民连饭都吃不上,他却问为什么不吃肉粥。

孔子曾经评价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属于“士阶层”,较为贫寒,比不上世袭的贵族阶层,而且他出生时已经家道没落了,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底层一步一步地摸索出来。他做过许多鄙俗琐碎之事,懂得很多生活经验,所以对于很多知识都有涉猎。在别人看来,孔子一定是上天派下来的圣人,否则,他怎么会什么都了解呢?其实,是真实的、具有烟火气的生活,教给了孔子那么多道理。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借鉴的是如何培养孩子。很多家庭的物质环境已经很好了,孩子不但没有挨过饿,而且有大把的财产可以继承,属于“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培养呢?我认为可以尝试将“君子”当成“野人”来培养,给孩子创造一些到底层打拼、磨砺的机会,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台阶走上来,拥有“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的状态。

这段话代表着孔子对于人才出身的看法。我们今天的人,彼此交往时要有基本的尊重和界限,绝不能开口就问对方家里有多少资产。但是在孔子的时代,甚至是之后很长的历史年代中,社会都是极其在乎出身的,在结识之初,一定会看对方是贵族、门阀还是平民。

既然人们对此有诸多品评,孔子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站在底层年轻人的角度,认为“先进于礼乐”的人更值得被任用,更值得钦佩,要多给这些人机会。孔子的看法,意味着在任用人才方面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