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囊肿及肿瘤样病变

一、蛛网膜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是由于蛛网膜胚胎期发育异常所致,好发于中颅窝、外侧裂、枕大池、大脑表面。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多是由于炎症、外伤等因素造成蛛网膜粘连,脑脊液被包裹形成囊肿,常见于青、中年,好发于鞍上池、枕大池、基底池等处。

(一)病理

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囊壁由蛛网膜构成,囊腔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囊壁由蛛网膜和软脑膜组成,有狭窄的通道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可不断通过破口进入囊内,使囊腔逐渐扩大。

(二)CT表现

CT能够明确囊肿的部位、大小及邻近脑组织受压情况。平扫囊肿表现为蛛网膜下腔的局限性膨胀性囊状扩大,边缘光滑、轮廓清晰,其内液体与脑脊液密度完全一致,无钙化,周围无水肿,可伴有邻近脑组织受压推移,较大囊肿可压迫邻近颅骨致颅骨局限性变薄(图8-8-1)。一些特殊部位如鞍上池、四叠体池、后颅窝的囊肿可压迫室间孔或导水管,导致脑室扩大、脑积水改变。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
图8-8-1 蛛网膜囊肿
CT平扫示左颞极不规则囊性低密度影,边界清,与脑脊液密度一致
蛛网膜囊肿好发于中颅窝、外侧裂、枕大池等处,边界清晰,呈脑脊液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诊断容易,主要需与表皮样囊肿鉴别。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及中线、中线旁,较软,沿脑池塑形生长,囊内因含有胆固醇而CT值低于脑脊液。

二、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也称胆脂瘤,系胚胎期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表皮样囊肿即由这些异位的外胚层细胞发展而来。本病生长缓慢,发病率较低,约占颅内肿瘤0. 2%~1. 8%,好发于桥小脑角区、鞍区、四叠体池、中颅窝底、枕大池以及脑室内。青壮年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一)病理

表皮样囊肿根据其发生部位和大小不同而形状各异,易沿蛛网膜下腔钻缝匍行生长,有包膜,与脑组织分界清楚,多为囊性。囊肿质地柔软,外观呈乳白色,类似珍珠,故也称珍珠瘤。囊壁薄,囊壁由内层层状的鳞状上皮和外层的纤维囊构成,囊内为浓稠的黄色液体、角质碎屑、胆固醇结晶及其他类脂成分,有的囊肿内还可有钙盐沉着、新旧不一的出血。

(二)CT表现

表皮样囊肿多见于脑外蛛网膜下腔,以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区。囊肿边缘光整,形态不规则,沿脑池、脑裂及脑沟匍匐生长。密度取决于囊内胆固醇与角化物的含量和比例以及有无出血、钙化,一般呈稍低于脑脊液密度,密度较均匀。由于肿瘤较柔软,一般无或仅有轻度的占位效应,囊肿邻近的血管、神经常被囊肿包埋,而较少出现推压、移位改变,周围脑组织一般无水肿(图8-8-2)。由于表皮样囊肿囊壁缺乏血管网,故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个别病例囊壁可有轻微强化,通常认为可能与囊肿继发感染有关。
图8-8-2 表皮样囊肿
CT平扫示四叠体池右份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影,沿脑池塑形生长
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小脑角区、鞍区、四叠体池等部位,呈稍低于脑脊液密度,沿脑池塑形生长,增强扫描无强化,诊断不难,有时需要与蛛网膜囊肿及囊性听神经鞘瘤相鉴别。蛛网膜囊肿通常形态较规则,呈脑脊液密度;而表皮样囊肿有沿脑池缝隙生长的特点,形态不规则,密度一般稍低于脑积液。囊性听神经鞘瘤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而表皮样囊肿囊壁无强化。

三、皮样囊肿

颅内皮样囊肿(dermoid cyst)比表皮样囊肿更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0. 2%,多发生在脑中线部位,好发于后、前颅窝及鞍上池。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一)病理

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一样,也是由皮肤外胚层剩件包埋于神经沟内发展而成。但与表皮样囊肿不同的是,皮样囊肿常有皮肤的各种成分,如皮脂腺、汗腺、毛囊、毛发等结构,囊内含有黏稠、淡黄色的油脂样物质。皮样囊肿多呈类圆形,囊壁光整,境界清晰,囊肿可破裂引起化学性脑膜炎、血管痉挛和脑梗死,后颅窝者常伴有皮毛窦。

(二)CT表现

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状低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多为负值,但高于脂肪,囊内含有毛发团样物质时密度不均。囊壁多均匀较厚,境界清晰,可发生钙化,一般无灶周水肿。合并皮毛窦者,囊壁可见一窦道通过缺损的颅骨与颅外皮肤相连。囊肿破裂后,囊内容物进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可见散在分布的“油滴”样影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病变多无强化,合并感染者囊壁可见强化。
典型的皮样囊肿好发于脑中线部位,CT值多为负值,囊内有毛发团样物质时密度不均,囊壁较厚、可伴钙化,无灶周水肿,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临床上需与表皮样囊肿鉴别,表皮样囊肿密度高于皮样囊肿,密度均匀,有沿脑池塑形生长的特点。

(邱立军 李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