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肠毛滴虫病

肠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 intestinalis)是人毛滴虫寄生于肠道引起腹泻和腹痛症状的鞭毛虫病。该病病原体最早由Davaine于1854年发现的,于1860年对其描述并命名。
一、病原学
人毛滴虫也只有滋养体阶段。活的滋养体游动迅速,体形变化也大;经铁苏木素或姬氏染色后,虫体呈椭圆形或梨形,大小约为7. 7μm×5. 3μm,前鞭毛3~5根,大多数为5根,1根后鞭毛附着于波动膜的边缘,向后延伸并伸出体外。该虫的波动膜明显较阴道毛滴虫的长,几乎与虫体长度相同。虫体中央有1根明显的轴柱,轴头较轴干粗,前端与一发达的,新月形的盾结构相连,轴干直径中等,纵贯虫体,从后端伸出体外呈尾突。虫体前端有1个细胞核,核内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小,居中。胞质内含有食物泡和细菌。
人毛滴虫的寄生和传播阶段均为滋养体。虫体寄生在大肠内,以盲肠和结肠为多见,以细菌为食,以纵二分裂方式繁殖。滋养体随粪便排出体外,对外界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通过滋养体污染食物和水而经口感染传播。
二、流行病学
人毛滴虫感染呈世界流性分布,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儿童多于成人,10岁以下的儿童更为多见。人毛滴虫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虫者。人毛滴虫在外界粪便中室温时能活8天,在土壤中可生存7天。人受感染是因误食了被该虫污染的食物、蔬菜和水而引起。Wenyon和Connor发现5种苍蝇作为机械性传播媒介,可通过其呕吐物、粪便污染食物和饮水使人感染。该虫能耐受胃酸和小肠消化液,可在牛奶小米粥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阴道内生存。
人毛滴虫有多种保虫宿主,如犬、猫和鼠以及其他啮齿类。
三、致病机制
对人毛滴虫电镜细胞化学研究中发现人毛滴虫在吞噬过程中,当初级溶酶体与正在形成而尚未完全封闭膜的食物泡融合时,可将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外。此外,虫体还可能存在细胞外吐作用。而当细胞受到某些使溶酶体膜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时,可导致酶溢出膜外(使细胞自溶),甚至排出胞外。因此,当有大量的人毛滴虫吞噬活动活跃或死亡时,可能漏出大量的溶酶体酶,使宿主肠道黏膜细胞受损。目前,已知炎症发生过程的若干环节与溶酶体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四、临床表现
肠毛滴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大便异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便样多为稀水样便,稀黏液样便或蛋花样便。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近几年国内陆续报道人毛滴虫除引起感染性腹泻外,还可移行至胆道、肝脏、膈下、腹腔等造成严重感染。人毛滴虫引起胆道感染较多。
五、辅助检查
对腹泻患者疑为人毛滴虫感染时,可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或培养法查病原体。检查时要注意粪便新鲜,并及时检查,冬天需保温。涂片法简单但易漏诊。培养法以Boeck及Drbohlav的培养基最常用,需3~5天才能出结果。作结肠纤维镜检查可发现肠道黏膜呈现慢性结肠炎病变。
对寄生于胆道的人毛滴虫,可采用十二指肠液引流作涂片镜检病原。
六、诊  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粪便检查发现本虫可做出确诊。
七、治  疗
首选药物为甲硝唑。成人剂量为600~800mg/d,口服,每天3~4次,7天为1疗程;儿童剂量10~15mg/kg,口服,每天3次,7天为1疗程另外,还可试用卡巴胂,吐根碱、喹碘仿及阿的平等药物。
八、预  防
预防肠毛滴虫病主要为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不洁的食物,不饮生水。经常普查普治患者和带虫者,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避免人毛滴虫污染食物及饮水。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消灭传播媒介。积极开展医疗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及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提高全民保健和防病治病的意识。

(张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