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遗传药理学是研究机体的遗传变异引起的药物反应异常的学科,为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遗传药理学起源于1880到1910年间,而较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9年首次使用“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这一名词。1963年Williams提出两相酶参与药物体内代谢的理论后,相继发现了更多的能引起药物效应和毒性差异的药物代谢酶。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遗传药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对多种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现象的本质及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也对各种药物转运体、药物作用靶点的遗传药理学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广泛研究,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应用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理论指导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相信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将促进用药模式从“千人一药,万人一量”向以“一人一药一量”的新模式转变,促进临床更安全、有效、经济用药,这对有效节约社会医疗成本、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传药理学也日益受到重视,已经被各个国家和政府不同程度的认可。众所周知,药物都是有毒性的。同种药物、同一剂量应用于不同的个体时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对有的患者可能无效,导致病情延误;对有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给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如何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各国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不同个体在心血管药物疗效和毒副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遗传多态性影响多种心血管药物的反应,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血药及调血脂药等。然而在很多研究中,基因变异对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反应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其潜在作用及作用机制是未知的。
我们在总结过去多年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要求,编写了《心血管遗传药理学》。通过此书,试图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学习遗传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基因变异对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反应的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安全、合理用药以及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血管遗传药理学》介绍了遗传药理学定义、发展与任务,基因变异与心血管药物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遗传药理学,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基础及临床意义,心脏肥大的遗传药理学,心力衰竭的遗传药理学,心脏离子通道的遗传药理学,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的遗传药理学,炎症因子对心血管疾病遗传药理学的影响,血栓性疾病的遗传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和备受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基因到基因的表达来解释药物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差异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药物的作用,同时与药理学、遗传学、生理学、基因组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学等多学科联系起来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由于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心血管遗传药理学》专著,有些观点有待临床实践的验证与充实,其次由于编者的时间和水平有限,存在的缺点与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与同道批评指正。
周宏灏 刘昭前
2016年2月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