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献综述

关于出口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的探讨由来已久且内容丰富,可从闲置资源、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杨全发等, 1998)。早期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等从实证角度证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赵陵等,2001),二是定量地测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幅度,如林毅夫等(2003)基于凯恩斯理论,从需求角度进行测算,认为出口增长10%会带来经济增长1%。

近期关于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在已建立的诸多理论基础上,从更为微观的实证角度、更为丰富细致的数据等方面,在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拓展相关解释机制。如基于 Hausmann等(2007)提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从出口的产品类型、行业等具体角度理解出口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刘慧等(2015)通过对金属制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认为经济增长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双向促进作用,而发达国家的双向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发展中国家。戴翔(2014)通过构建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服务贸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杜运苏(2014)在区分不同类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认为真正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是一般贸易出口。

全球价值链是生产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全球价值链即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每个国家从生产的原始投入到最终制成,各个特定环节进行的活动而获得的增加值收入。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首先是在加入全球价值链之后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国内经济的影响(吕越等,2017;卫瑞等,2015);其次是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和不同指标,对中国的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参与程度进行研究(鞠建东等,2014;樊茂清等,2014;王岚等,2015;刘维林,2015)。

还有一部分文献以国别为基础,横向比较国家间贸易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匡增杰等(2015)运用GTAP模拟方法研究了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带来的经济效应有助于推动三国经济增长;赵亮等(2015)以中日韩自贸区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建成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王海燕等(2017)使用Granger因果分析分别对中日韩三国的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与韩国存在GDP到出口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日本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看到,无论是基于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还是全球价值链,研究数量都十分可观,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指导。但是,出口贸易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研究方法还停留在较早阶段,所以本文使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增加值贸易分解模型分析中日两国的出口结构,并对出口增加值有所区分,尝试更新的研究方法、更为细致的划分数据,从而对中日两国的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产业战略的选择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