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又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或《三國志演義》,是中國第一部演義小說,元末明初羅貫中(約公元1330至1400年)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的史料,以及元代《三國志平話》和有關傳說資料所作。今所見最早刊本是明代嘉靖本,通行本為康熙年間(公元1662至1722年)毛宗崗父子增刪、評點的一百二十回本。

《三國演義》細寫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近一個世紀中的政治、軍事及社會生活,以魏、蜀、吳三國的戰鬥及競爭為中心。全書人物逾一千一百位,為古今中外小說所罕見。《不列顛百科全書》認為,“淺近的文言並未減弱《三國演義》的感人力量”。一百二十回中包容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及故事。其中刻畫最成功的人物有曹操、劉備等。諸葛亮一角及其鞠躬盡瘁的結局在讀者心目中分量極重。關羽、張飛等武將塑造亦較為鮮明。其實,《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志》中的真實人物有很大差距。《三國演義》人物性格略顯僵硬,想像誇張,時有不合情理。魯迅評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國小說史略》)。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這在羅貫中的時代隱含着對漢朝復興的希冀。

作者既以蜀漢人物為中心,故在若干主要人物的命運和蜀亡等歷史大事上着力醖釀悲劇感,效果卓然。《三國演義》也擅長描寫戰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最為出色。在漢獻帝、伏皇后之屢被屈辱,宦官藩鎮交亂的悲慘景況,劉表諸子的勾心鬥角,曹魏與司馬氏的複雜關係,乃至名醫華佗、名士孔融的軼事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了作者淋漓酣暢的筆力。

“三國”中人物眾多,糾葛錯綜複雜,尤其在三分天下局勢底定前。但《三國演義》全書結構宏闊精密,羅貫中以一線或雙線的處理方式,不疾不徐地一一交代各方面動靜,全書伏筆更是處處可見。

中國古代有關三國的詩詞歌賦就不勝枚舉,如宋代蘇東坡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以三國故事為內容的評書、戲劇和其他口頭文學作品層出不窮。《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不少成語或熟語,如“桃園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蜀中無大將”、“三分天下”、“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三國演義》在日本戰國時代常被當作軍事政策的指南。在當今,不論是東方或西方,都有人以《三國演義》的故事來做商業教案。日本松下的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就將《三國演義》的智慧運用於商場和員工教育培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