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案件1 古老公屋之謎

這天晚上,華偉忠爺爺、華港傑和華港秀一家人剛剛吃完飯,馬冬東就找上門來,手中拿着一封信。

「嘿,馬冬東,今天老師給了那麼多的功課,你不在家好好做,走來做乜東東呢?」

華港傑問。

「當然是有好事情啦!」

馬冬東故弄玄虛地眨眨眼睛,說。

「有乜東東好事情,快快宣佈呀!」

華港秀迫不及待地跳起來,就要去爭奪馬冬東手上的信封。

「慢着!別亂來!這封請柬要交付的人不是你,是華爺爺!」

馬冬東煞有介事地說。

「請柬?甚麼請柬?」

華港傑急忙問。

馬冬東一轉身把信交給華爺爺說:

「這是我公公吩咐送給您的。」

華爺爺接過信封,從中取出一張印刷精美的請柬來,看了看說:

「嗯,星期六在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有名為『香港製造』歷史圖片展覽開幕,不錯呀!謝謝明啟思教授的好介紹!」

馬冬東說:「我公公也說是很好的事情,那時我會跟公公去參觀這個展覽,如果你們有興趣,也請一起去!」

華港秀即刻搶着回答:「當然有興趣,大大的興趣!爺爺,我們也一齊去吧。」

爺爺笑一笑,說:「好吧,我很久也沒有去石硤尾了,聽說那裏活化了最早期的公屋,這次去的話,可以順道看一看。」

華港秀問:「甚麼是公屋呢?」

華港傑說:「我知道,就是香港政府為收入低的居民建的公共房屋,租金比較廉宜。」

馬冬東說:「這個我也知道,不過,聽說石硤尾還保留了第一代的公屋,我就未進去過。」

華爺爺說:「這個末,你們早些做好功課,就可以去看看了。」

到了末,按照預先的約定,明啟思教授和馬冬東、華偉忠爺爺、華港傑、華港秀,一同乘上地鐵,前往石硤尾。

出了地鐵站,他們就看見一排又一排的樓房,樓層並不高,差不多都是一式一樣。

馬冬東問:

「公公,這些就是公屋嗎?」

明啟思教授點點頭說:「是香港比較早期建的公屋。」

華港秀問:「石硤尾這裏為甚麼會有這麼多公屋呢?」

華爺爺說:「講來話長,要從香港的戰後時期說起。」

華港傑說:「我很想聽聽,再告訴其他《香港古今奇案問答信箱》的讀者,好嗎?」

華爺爺說:「呵,傑仔,你真會抓緊時機,不忘為你的信箱專欄搜集資料!這也是好的,温故知新嘛。要知道,在日本軍隊侵佔香港時期,幾乎有過半數的香港人口逃回中國。到戰爭結束之後,人口又急速回流。1947年發生國共內戰,使更多的難民由中國內地湧入香港,令全港人口增加到160多萬。而到了1950年,香港的人口就增加至230多萬。」

馬冬東伸伸舌頭,說:「哇!這麼快!這麼多!」

明教授說:「是啊,人口一多,居住的問題就很大!突然增多的新移民,兩手空空,只是用一些木板和鐵皮,自製簡陋的棲身之所,港、九地區,到處可見這樣的木屋區,全香港約有八分之一的人住在那裏面。」

馬冬東說:「那樣的木屋很難住吧?能不能遮風擋雨呢?」

華爺爺說:「可以想像得到,那些木屋的居住環境很差,而且很危險。尤其是在風乾物燥的天氣,很容易引起火災。在青山道和東頭邨的木屋區都發生了焚燒過千間木屋的火災,但最嚴重的一次,還是石硖尾這裏發生的火災。」

華港秀一驚,說:「吓?這裏曾經有嚴重火災?是不是很可怕呢?」

明教授說:「那一次的確是災情慘重!就在1953年12月聖誕平安夜,原本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大約是在晚上九點半左右,有人在白田邨眾安道的木屋內燃點火水燈,不小心燒着了棉胎,引起火警,由於當時正刮起北風,火勢迅速蔓延,消防車趕到,也難以撲滅。」

馬冬東叫道:「這麼可怕,損毀程度難以想像呀。」

華爺爺說:「當時整條白田邨,不管是木造的還是石造的房屋,通通被燒成灰燼。火場面積大約相等於17個香港大球場草地。」

華港傑說:「真嚴重!一共有多少房屋被燒毁?幾多居民受影響呢?」

明教授說:「根據當時的統計,大火燒毁房屋約2580間,災民人數高達接近5萬多人。這一帶都成為廢墟,慘不忍睹。」

華港秀着急地問:「那怎麼辦啊?」

華爺爺說:「全香港的市民,不分界別,紛紛籌錢救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同時也打破了政府一貫不干預的政策,立即把部分災場清理平整,興建兩層樓高的平房來安置災民。」

明教授說:「這也可以說是香港政府公共房屋政策的轉折點。為了解決災民的長遠住屋問題,1954年年底,建成了八幢六層高的大廈,大型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就在石硤尾這裏揭幕。隨後的8年內,又有21座七層高的大廈落成。與此同時,在香港、九龍和新界都有計劃地建設和改良更多的公共屋邨。」

華港傑說:「原來是這樣,一定要讓同學們知道這些歷史。我會好好了解,好好地寫。」

華爺爺說:「香港有許多名人、明星,都是在這些香港屋邨裏成長的。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許多舊型的公屋已經翻新改建,也有的是活化成其他的用途。不過等一會兒我們要去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前身是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舊式工廠大廈。」

馬冬東說:「那我們還可以看到舊屋邨的真面貌嗎?」

明教授說:「可以啊,在石硤尾這裏附近,有一座『美荷樓』,是在1954年興建的第一型公屋,也是碩果僅存的『H』型六層徙置大廈。已經被古物咨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活化為公屋博物館以及青年旅舍,我們看完攝影展覽以後,也可以走去參觀!」

「太好了!」馬冬東、華港傑、華港秀齊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