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重塑全球經濟格局的需要

一、全球經濟格局的發展趨勢

(一)從「極化」到全球一體化——國際分工的三個階段

全球經濟格局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家綜合實力的改變,歷史上總有新的經濟格局出現。由某一個國家主宰世界的「單極化」格局已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在這個過程中,國際分工是產生貿易的基礎,也將經濟推向全球化發展。各個地區之間的分工更加細緻,國家之間的商品、資本、生產要素的流動更加便捷,全球一體化是經濟格局發展的大勢所趨。

階段一(15世紀末—19世紀中)

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使世界各個版圖從相互隔絕到開始意識到彼此的存在。正因為如此,經濟體之間相互合作又競爭,各國力量不斷抗衡和角逐,拉開了全球經濟格局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壟斷了海上貿易,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但到17世紀,荷蘭開始佔據歐洲重要的貿易地位,成為商業大國,貿易總額佔世界的一半,阿姆斯特丹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並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到18世紀後,荷蘭經濟蕭條,而英國開始崛起,農業向工業轉化,社會組織的蓬勃發展、科技的創造、分權制衡的憲政體系構建等,使人類的生產力獲得空前的發展,英國在國際貿易中擁有壟斷地位,成為最早的資本輸出國和國際金融中心。同時,由於機器的發明以及生產力的提高,資本主義國際分工的態勢正在逐步顯現。

階段二(19世紀末—20世紀中)

19世紀末期,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絕對優勢地位,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同時發展,世界經濟呈現多極化格局。一戰後,也就是20世紀初期,經濟中心向美國轉移,形成美國稱雄世界的單極化經濟格局狀態,但受到蘇聯的挑戰,形成了美蘇爭霸的局面,二戰結束,美國繼續擴張經濟,確立國際經濟地位,成為了全球經濟的龍頭。在這個時期,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電力的應用,新通訊手段(電話、無線電報)和新交通工具的發明,各個資本主義強國在一個或多個工業部門形成自己的優勢,國際分工的體系形成及不斷深化,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體系逐步確立其地位。

階段三(20世紀中至今)

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全球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等,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的變革,勞動生產力顯著提高,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和專業化。20世紀70年代,歐洲一些國家和日本的經濟地位上升,亞洲出現「亞洲四小龍」等,削弱了美國的地位。90年代全球經濟格局以多極化為主流。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過後,美國的絕對優勢十分明顯,國內生產總值(GDP)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美國的GDP等於第二位(日本)和第三位(德國)GDP之和,美國進出口總額在美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超過25%,在金融領域也形成全球資本的集中,並大力發展高科技領域,推動經濟發展,美國又再一次成為世界發展的主宰力量,美國的發展和市場走勢牽動世界的脈搏。但2008年美國經歷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令美國乃至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都開始顯著放緩,新興市場逐漸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全球經濟格局從單極化向多極化發展,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地緣區域合作一體化,使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戰略性的改變,國際經濟組織和機構推動了國際貿易。

(二)亞洲、中歐和東歐的發展現狀

亞洲經濟地位提升

歐美國家主導世界經濟增長的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亞洲整體崛起的態勢突出,從20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快速發展實現工業化到90年代「亞洲四小虎」,亞洲的生產總值、外國直接投資和貿易在全球所佔的份額均不斷提高,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越加重要,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最為出色。近年來,中國逐步加強了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貿聯繫,成為周邊各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推動了亞洲的經濟融合。亞洲出現的產業轉移(industrial transfer)趨勢正成為世界新的增長點和動力,亞洲將在產業分工佈局中有更緊密的聯繫,亞洲正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快速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包括構建區域合作組織,例如東盟、東盟+3(中、日、韓)、東盟+6(中、日、韓、澳、新、印)自由貿易談判以及強調開放性區域主義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論壇。另外,中韓在2015年6月1日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還有與日本和印度簽訂經濟伙伴關係協議(EPA)等雙邊協議,這些都意味着亞洲對國際產業生產與貿易活動的影響將會在未來持續加深。

多數亞洲國家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反映亞洲經濟增長背後的內部消費不足,另外,亞洲在全球金融領域總體上處於被動的位置,因此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展望將來,亞洲經濟將從多方面發展:逐年增加消費支出;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整合產業結構,同時優化資源配置,並努力提高生產率和降低成本;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推動新型產業合作,增加企業競爭力;從大規模的生產模式轉變為按個性化定制;制訂更加具體和清晰的區域內分工計劃。

中東歐經濟劇變

過去10年,中歐和東歐的經濟發生了劇變,特別是區域內一些國家已加入或準備加入歐盟之後,經濟不斷改革和發展,縮小了與西歐的差距。中東歐的經濟相對開放,多數國家的貿易壁壘較低。中東歐在地理位置上是連結亞洲和西方市場的紐帶,新興市場國家比較多,相對於經濟放緩的西歐更具活力,市場潛力巨大。中東歐國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教育水平較高,優勢產業在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以及農產品等。

中國與中東歐的經濟交流和投資項目越來越多,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16個國家達成共識,展開「16+1合作」機制,中國在2015年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等部署文件,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已與中東歐開展合作。「16+1合作」將會推動區域合作項目,並與歐盟重大倡議和規劃對接。

(三)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

亞洲經濟的繁榮發展引起了周邊地區的重視,從美國的「重返亞洲」到「亞太再平衡」戰略,可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在2009年執政後對亞太地區的關注。為此,奧巴馬政府大力推進在亞太地區的多邊自貿協議談判,其中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TPP)最引人注目,並提出「新絲綢之路」計劃,即以阿富汗為核心,建設連接中亞和南亞的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網絡,將油氣資源豐富的中亞、西亞國家與經濟發展迅速的印度乃至東南亞連結起來。計劃包括貿易自由化、減少貿易壁壘、完善管理制度、簡化過境程序、改善官僚作風、消除貪污腐敗、改善投資環境以及建設連接中亞、阿富汗和南亞的基礎設施。目前部分項目已經完成,其中烏茲別克斯坦到阿富汗段的鐵路已竣工,塔吉克斯坦桑土達水電站已經可以向阿富汗輸送電力,輸變電和天然氣管道項目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新絲綢之路」計劃的發展重心已逐漸偏向印度和促成亞洲地區一體化建設,涉及領域不只是貿易,還有能源、交通、文化等。選擇印度的參與作為重點,主要因為印度的能源短缺,而西亞地區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從中亞經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終到達印度的輸油管的收入,對阿富汗獲得可持續財政來源非常重要。另外就是印度的經濟發展和市場開發的潛力巨大。當然,美國有諸多考慮因素,包括希望在阿富汗戰爭後的重建中承擔責任和義務,維持阿富汗及周邊局勢的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並希望在亞洲新一輪的發展中保持主導地位。2012年1月5日,美國國防部發佈的文章「維繫美國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選項」(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White House)指出,美國正面臨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環境以及財務困境;長期來看,中國不斷強大之後將有能力從多方面影響美國經濟,美國需要持續做出必要的投入以保證維持國際秩序,確保經濟活力。

美國的「新絲綢之路」同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相比較,二者存在競爭性,但有所區別。首先,中美絲綢之路的戰略出發點不同。美國的絲綢之路的地區目標性強且具有局部性,而中國的「一帶一路」並無明確的地區目標,要通過與周邊沿線各國的共同合作,走出一條大國復興的新道路。其次,扮演的角色不同。在美國的「新絲綢之路」倡議中,美國是一個發達的國家,角色是輔助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在自我增長的同時,像引擎一樣帶動沿線國家,與沿線各國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第三,面臨的挑戰不同。美國版的絲綢之路戰略在推行中面對的障礙包括安全形勢的擔憂、阿富汗重建和地區發展問題,另外,它很難吸引到資金:全球經濟疲弱,歐洲和日本退卻昔日的輝煌而陷入衰退。印度被寄予厚望,但不可孤注一擲的大筆投入。關於中國「一帶一路」面臨的挑戰將在本書後面的章節進行探討。

二、歐美國家主導的全球經濟

(一)國際貿易體系變革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標誌,其規則和制度受到全球多數國家的認可,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和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貿易體系的變革有賴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通訊和運輸成本的降低,使國際分工更加明確化。WTO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曾一起被稱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中國已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象徵着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全新的階段。目前,世界上有幾個主要的區域性合作組織,例如歐盟(European Union, EU)、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南美洲國家聯盟(Union of South American Nations)、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和非洲經濟共同體(Afric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等。

但WTO的多邊國際貿易體系談判功能失靈,持續的關稅減讓和貿易規則更新必須通過其成員方的談判才能實現,自2001年起,多哈談判歷經十幾年,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WTO無法推動國際貿易規則的升級,但這帶動了地區合作的蓬勃發展,大型區域內自由貿易協議談判成為21世紀以來推動貿易體系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成為影響全球貿易結構的重要力量,進而很大程度上影響全球經濟格局。以下將着重介紹三大區域貿易協議的情況。

(二)三個重要的大型區域貿易協議(TPP、TTIP、TISA)

第一個重要協議是「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2005年,新加坡、新西蘭、文萊和智利發起「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議」(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目的是促進太平洋區內的經貿合作。從2008年起,美國、澳大利亞、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也陸陸續續加入,成員擴充為十二國。TPP成員國的經濟規模佔全球近40%,貿易額約佔全球的1/3。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4年4月23日至29日探訪亞洲四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目的主要是表明美國重返亞洲的決心、與東南亞盟友合作藉以圍堵中國和克服TPP難關而順利達成協議(宋鎮照,2014)。2016年2月,12個成員國在新西蘭奧克蘭正式簽署「跨太平洋伙伴協議」。

第二個重要協議「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伙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主要是美國及歐洲的貿易協議,該協議從2011年開始醞釀,但是到2016年2月為止還未簽署。談判一旦達成,意味着歐美自貿區成形,將可能成為世界上最發達和規模最大的自貿區,對全球貿易格局的演變無疑有重要影響。

第三個重要協議是「服務貿易協議」(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ISA)。根據歐洲執委會(European Comission)的數據顯示,TISA從2013年開始進行正式的磋商,參與磋商的共有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23個世貿(WTO)成員國,磋商的內容是開放市場、改善金融服務及電訊、電子商貿、執照、海路交通等行業的規定。直至2016年為止,經過了16輪的談判,目前還沒有最後的定案(European Comisssion, 2016)。

(三)歐美主導下的協議特點及爭議

歐美試圖爭取話語權及訂立統一的遊戲規則

由於WTO在多哈的多邊會議上未有新的進展,取而代之的是TTIP,這個沒有新興市場參與的談判,可使歐美聯手訂立貿易新規則,強調公平貿易以及制度一致性。TPP的理念也要求參與國遵守共同訂立的規矩,從而降低交易成本。

抗衡亞洲經濟的發展,有助消除貿易障礙及達成自由貿易的理念

2013年3月1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聲稱TPP可增加美國國內就業機會、提升出口及對抗新興的亞洲市場(White House, 2013)。TPP、TTIP和TISA的共通點是希望成員國開放市場,方便成員間進行國際貿易。

促進國際貿易

TPP、TTIP和TISA三個主要協議的締結,加強了簽署國間的政治及經濟聯繫,有助於促進國際貿易,慢慢擴大跨區域的共同市場。

主權國家喪失訴訟和仲裁的權利

跨國公司可控告違約國家:某些跨國公司借着TPP的簽署,當不滿簽署國的某些政策時,有機會控告簽署國違犯協定。(BBC, 2016)TPP倡導的爭端解決機制(Investor 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ISDS)非常明確地規定,投資方與東道國之間一旦發生貿易爭端,會將提出訴訟和仲裁的權利從主權國家手中奪走,而交到跨國投資公司和某些設在華盛頓、紐約等地的類似「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等的國際機構手中。

部分國家可能會被邊緣化

跟叢林法則一樣,適者生存。經過討論、商議及簽署協議後,理論上,商品及服務會由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聲稱的「無形的手」分配資源。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消費者能夠選擇以最低的價格,換取最佳的產品。換句話說,適者生存,弱者被淘汰,生產成本較高的公司甚或一些國家可能會被邊緣化。

三、跨區域經濟發展下的經濟格局重塑

(一)重塑格局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餘波未了

現在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疲弱,歐洲和日本已進入負利率時代,曾經高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也明顯動力不足,亞洲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也已停滯,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包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台灣地區以及中國大陸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已經出現資本外流趨勢,中國外匯儲備也曾出現自1995年以來的首次減少。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綜合國力在不斷增強,中國也願意為世界做更多貢獻,與全球其他國家攜手共同發展。

發展中國家發展受限

英美兩國可謂主導三個世紀的全球發展進程,現在發達國家的經濟仍居支配和指導地位,經濟危機令發達經濟體經濟陷入困境。金融危機牽動全球,新興市場也受到衝擊。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依靠高科技優化產業結構,而發展中國家仍受資源限制。另外,全球貿易協議,特別是TPP和TTIP等協議的高標準條款,給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設置了障礙。

美元的匯率走勢牽動市場

2015年12月,美聯儲宣佈近10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撼動市場。2016年,全球目光繼續聚焦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美元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商品價格令出口導向型的國家面臨很大的匯率風險,使在區域內建立貨幣合作機制十分必要。在此情況下有必要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流通性,以降低美元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同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缺乏有效合作機制

亞洲、歐洲國家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一些國家存在發展瓶頸,貿易往來存在較多壁壘和障礙,迫切需要進一步刺激區域間的發展和相互間的合作,以平衡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另外,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地緣政治複雜,亞洲缺乏以本地區成員為主、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多邊自貿協議和有效合作機制,這些都制約着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制定經貿規則的主導權

全球化推動各國發揮比較優勢,同一件商品經不同國家和環節的生產和裝配才完成最終成品,為了實現各個步驟的緊密銜接、高效運作以及公平原則和力求低成本的目標,需要制定有效的規則,而現在規則制定的主導權在發達國家手裏。但發展中國家佔全球經濟的比重明顯上升,也可以有機會開始承擔一定的責任,制定自己主導的規則,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發揮作用,以更好地鞏固經濟發展迅速的優勢。中共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中曾表述「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彰顯出了中國推動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和承擔大國責任的決心及擔當。

(二)區域合作模式的最新進程

產業轉移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全球製造業向中國轉移,中國由此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並不斷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美相繼出台「製造業回歸」政策,外商投資方向和結構也進入調整期,同時隨着中國的勞工成本上漲,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加劇、製造成本上升等因素,不少製造業企業開始將基地向周邊勞動力相對低廉和具巨大市場潛力的東南亞國家轉移,例如富士康於2015年8月宣佈未來五年將斥資50億美元在印度建廠;微軟也在2014年12月宣佈關閉諾基亞位於北京和東莞的手機工廠,把部分設備轉移到越南河內。中國在從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出口戰略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這需要依靠科學技術和自主創新來增加競爭力。另外,作為世界製造中心的中國可將產業轉移到一些新興市場,通過外貿合作等多種方式,向中西部區域、東南亞國家等周邊區域轉移。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議

2016年2月14日至19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議」(RCEP)第十一輪談判在文萊斯里巴加灣舉行,初步確定2016年年底結束談判,若協議達成,這將在更大範圍內加快亞洲地區經濟改革與開放的步伐。RCEP談判於2013年5月正式啟動,成員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和東盟10國,共16方。RCEP成員國的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一半,國內生產總值(GDP)、貿易額及吸引外資金額約佔全球的30%,協議的規模目前在亞洲是最大的。

國際金融新秩序: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成立

「亞投行是全球經濟治理的一大進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Joseph Eugene Stiglitz)如是說。亞投行的出現補充增強了全球多邊開發性金融的整體力量,也將有利於全球經濟復甦。經過緊張籌備,2015年12月25日亞投行正式成立,75%的股份由亞洲區域內國家持有,英國等歐洲國家亦有作為創始國加入亞投行,希望借助這股力量來共同塑造國際金融新秩序。「亞投行協定」簽署當天,習近平主席鄭重地承諾:「隨着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也願意為國際發展事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將繼續支持現有多邊開發銀行,也希望通過倡議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推動現有機構更好適應國際經濟格局演變和成員國需求。」亞投行將會通過為鐵路、公路、機場、信息技術及其他高回報項目融資來縮短跨境距離,為歐洲、中國以及亞洲之間的商業互動和貿易往來提供便利條件。

粵港澳經貿合作

粵港澳經貿合作已經在為區域性經貿合作做鋪墊,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位處珠江三角洲,與澳門、廣東省鄰接,地理位置優越。在新措施的實行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讓粵港澳三地互補不足、互惠互利。例如:「單一窗口」處理貿易、物流、儲存等事項,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平台,有助於節省時間及配合國際貿易。「負面清單」制度提高了透明度和提供了明確的指引。2015年7月9日,由中國工商部門發出的全新的商業執照「一照一碼」已在廣州和南沙率先啟用,憑着「一照一碼」可節省以往奔走不同部門辦理多個證件的漫長時間。在2015年4月至7月的短短3個月內,廣東自貿區新設的企業超過一萬一千多個,可見投資者對自貿區的發展很有信心。

(三)打造成為共同體的多贏格局

一個多元化發展與合作共贏的全球經濟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為擴大自由貿易、打破關稅壁壘、制定統一的經濟和投資政策,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聯繫日益增強,這就使區域合作與一體化顯得越來越重要,它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各自的「比較優勢」,可以通過往來合作加以互補。

中歐與東歐地區

2015年俄羅斯受大宗商品價格大跌的拖累,經濟形勢疲弱,盧布急跌以及利率上升。當前,中俄正致力於建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中國作為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國,共同推動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了金磚國家和中俄印合作等機制。捷克是歐盟的成員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額在2014年達59億美元,其中中國佔250萬美元。通過與各國的合作,可在消費品和商業投資方面給捷克經濟增長帶來動力。保加利亞的汽車零部件製造規模很大,歐洲汽車的零部件都在此製造。匈牙利政府通過簡化業務流程來吸引外商投資,並將政府或歐盟基金的補貼用於免稅、低息貸款及其他優惠措施來吸引資金,投資的主要行業包括汽車、電子、信息科技、食品等。

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的多數國家有大量的石油儲備,經濟主要靠石油出口。另外如以色列則有多家國際高科技公司的分公司、研發中心或生產設施,如英特爾(Intel)、微軟(Microsoft)、IBM、思科(Cisco Systems)和摩托羅拉(Motorola),並有大型的鑽石交易中心。

中亞及西亞地區

中亞及西亞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大量金屬礦產資源及油氣儲備。

南亞地區

南亞地區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斯里蘭卡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簽署了亞太貿易協議(APTA)並加入了南亞自由貿易區,且不斷吸引外資投資基建項目。印度總理莫迪推行經濟改革,包括放寬外商直接投資上限及倡議推行「印度製造」,使印度成為了全球製造中心。東南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熱帶水果、棕油、糧食作物,能大力發展製造業,利用經濟差異性,比如新加坡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東盟的成立為東南亞地區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基礎,2015年底成立的東盟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將進一步推動貿易的自由往來。

亞太地區的發展前景廣闊,可以和歐洲市場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尋求經濟增長動力及投資機遇。目前全球並沒有一個以歐亞為中心並具有規模的多邊貿易組織或協議,兩大洲需要搭建一個更加便捷的平台,以擴大兩者之間的經貿合作。開展廣泛的區域經貿合作有利於推動全球經貿合作機制的創新,也能為實現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多贏格局創造條件。再加上很多國家正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發展遇到瓶頸,也需要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以及更廣泛的跨區域合作有助於解決國家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轉型及對外貿易失衡等問題,完善國際投資和貨幣體系。

中國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全球秩序,中國有能力以最大發展中國家的身份,通過全方位「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與沿線國家一起謀發展,實現多地區共同獲利的多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