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热眼中的世相(自序)

自从福塞尔的《格调》和《恶俗》翻译出版以来,“格调”和“恶俗”这两个词就脱离了文本和语境,从名流的谈吐到电视里的卫生巾广告用语,都在以“追求格调”为时尚的指南针。泡沫词汇的泛滥毕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不熟悉这类词汇的大众得到了语文智力开发。但结果可能就剩下恶俗了。看起来,偶然的出版事件并非偶然,“格调”的温度太高,自然就进入了恶俗的地界。

这令我想起十年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流行于人文知识分子当中的盛况,当时就流行小说中的一个主打词——媚俗。现在,终于让位于后来者啦。当这类词语逐渐成为过去式以后,媚俗或恶俗却继续在更多人的作派当中生根发芽。

上半部指的是名流大腕、款爷、官员等等组成的强势集团,在时尚迅速更替的当下,它们的很多作派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种种抵牾和心机,实际上是恶俗的真切写照;下半部指的是贫民、无知者以及整个弱势群体,在渴望致富的本能冲动下,他们的言行举止甚至谈不上恶俗,而只剩下机关算尽的意味。就一个人而言,以肚脐为中分线,形而上的道貌岸然与形而下的每况愈下交相辉映,就构成了一个自洽的整体,这同样是上半身与下半身的交错。现在,这条结合线就是笔者的立脚点。

网络上有句很响亮的流行语: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当然了,这话谁听了谁也急。其实它的意思仅仅在于说明:网络上的事儿都是虚拟的,我们并不知道是谁在跟自己套近乎显亲热,弄不好,是只狗也说不定。这样来看待这本书是可以的,并由此容易生发出“狗眼看人低”的结论。但话又说回来,狗眼看人低的另一个原因,是你的很多作派低级到了连狗也不屑的程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应该明白,事情比自己估计的情况要严重得多……

蒋蓝

2001年3月19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