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十月,皇太后宋氏逝世,不久谥号元敬。
宋氏放在今天绝对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女人,在当时自然也是。由于李昪后来吃丹药,脾气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责怪大臣,这方面宋氏都经常规劝,让他理性一点。后来李昪去世,一国无主。中书侍郎孙忌怕到时候东宫的“五鬼”专权,当时“五鬼”有三个在李璟手下干活。因此请宋氏称制,历史上第一个称制的便是吕后了。但她不,直接拒绝,说自己不想成为武则天。可见她的贤惠与明智。
另一边,保大四年(公元946年)五月,李仁达,此时该叫李弘义了,一直不入朝。李璟不想让他割据,得让他像其它几位一样调离,所以不耐烦了,直接以枢密使陈觉为福建宣谕使,去叫他来朝。李弘义可不这么听话,态度傲慢得很,绝口不提入朝一事,让陈觉也开不了口。陈觉只能无功而返。
但不甘心啊,堂堂的大唐枢密使竟然搞不定一个小小的刺史?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憋屈,于是索性在剑州(在今福建南平)假传朝廷诏令,自称权知福州事,并命建州监军使冯延鲁统领汀州、建州、抚州、信州等地军队,进攻福州。这假传圣旨啊!
谁知道少府监魏岑此时正在安抚漳州、泉州,他不想让陈觉独享功劳,竟然也擅自带兵与陈觉会师。这叫霸王硬上弓!李璟可能也晕过去了,你们打乱了我的计划啊。但只能于当年八月,以永安节度使王崇文为大将,会合冯延鲁、陈觉、魏岑等四面进攻福州。
李弘义一看大事不妙,就向后晋称藩乞援。但后晋仅加拜其为威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知闽国事,并未出兵。不久,福州排阵使马捷引唐军攻至善化门桥,占据福州外城。后晋看来靠不住了。李弘义只得遣使赴杭州,向吴越国称臣,请求吴越国出兵援助。吴越一直缩在浙江一角,早就想开疆拓土了,于是吴越王钱弘佐遣统军使张筠、赵承泰领兵三万,由水陆两路驰救福州。
吴越军很快便进抵福州,自罾浦(在今福建福州东南)南潜入州城,与李弘义共御唐军。不久,唐军进据东武门。李弘义抵御失利,使得福州“内外断绝,城中益危”。期间陈觉又请求援军,李璟派王建封率兵五千来战,王建封也直接冲破障碍,兵临东武门。但陈觉、冯延鲁、魏岑等各自争功,唐军得不到统一的指挥,故此久攻福州不下。当时,钱弘佐为了解福州之围,又命将军余安领水军由海路向福州进发。
余安率援军抵达福州不远的白虾浦,因海滩泥泞,又遭到冯延鲁部唐军的弓弩压制,始终无法登岸。本来完全可以消灭他们,但冯延鲁欲将吴越军诱至平地再行剿杀,副将孟坚赶紧劝说:“如今敌人陷之死地而后生,上岸后我们不见得能打败他们啊”。冯延鲁不听,于是让所部军队后撤,任由吴越军登岸,结果却抵挡不住大呼奋击的吴越军,死者万计,军备丢了数十万,孟坚也战死了。
冯延鲁看来被自己蠢死了,又羞又愧,想着引剑自尽,结果被人救下。于是只得弃军而逃,余众溃散。吴越军乘胜直进,与城中李弘义等军合势,对唐军两面夹击。唐军诸军尽皆溃败,福州之围至此解除。时为南唐保大五年(吴越天福十二年,947年)三月。
再说下李仁达后事吧。
福州解围后,李仁达彻底归附吴越。因为自己名字李弘义犯了钱弘佐名讳,于是改名李达,不久钱弘佐又亲自赐名李孺赟。钱弘佐乃命张筠、余安班师,并以东南面安抚使鲍修让领兵驻守福州。不久,钱弘佐病逝。其弟钱弘倧继任吴越王。李仁达以李弘通为福州留后,亲自到杭州觐见钱弘倧,被加拜为兼侍中。他担心被扣留在杭州,又以金笋杂宝等贿赂权臣胡进思,在胡进思的进言下,被钱弘倧放回福州,仍为威武军节度使。
天福十二年十二月(948年1月),李仁达因与鲍修让不和,计划袭杀鲍修让,再以福州投降南唐,结果被鲍修让察觉。鲍修让引兵攻入李仁达的府邸,杀死李仁达和李弘通,族灭其家,随后将李仁达的首级送至杭州。
李仁达作为乱世军阀,左右横跳,阴阳反复,最终死在自己手里。后人亦多有批评,像后来的蔡东藩就说:“再四改名,有何益处?凶狡如达,应该至此(指满门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