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三版序

《推开宏观之窗》是一本普及宏观经济知识的书,它写于2003年中国经济大起之时。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于是我在2008年,对本书第二版作了修订。该书印刷了十几万册,至今销量仍在不断攀升,可见国人对经济知识的渴求。时间又过去了3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我对该书作了第三次修订,希望读者能看到最新的内容,接受最新的知识。本书力图写得浅显一些,希望更多的人能读懂它。

2008年,美国爆发了席卷世界的金融海啸。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个世界的金融系统一旦发生问题,立刻就会波及全球经济,世界各国都难以幸免。眼下美国经济虽然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美元还在贬值。

2009年,各国政府用印钞和发债的方式来救市,都想让本国经济走出这场危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货币的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的高企,以及人们手中财富的缩水。

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了。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借的债太多了,财政赤字巨大,政府没钱还债了,它们要求压缩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欧洲在动荡,欧元面临危机。

2011年,非洲国家发生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由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首先是埃及政府被推翻,接下来是利比亚的卡扎非政府,到处轰炸平民百姓而遭到盟军的炮轰。现在非洲多国处在一片动乱之中,这会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吗?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特大海啸,福岛核电站出现了核泄露,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和危机。日本经济将出现新的衰退。

在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政府全力以赴救市,2008年财政投入4万亿人民币,银行贷款9.5万亿元人民币,把我国经济拉了起来,2009年我国GDP达到8.7%的增长速度。到了2010年、金价涨、油价涨、原材料价格猛涨、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国内经济过热的通货膨胀困扰着每一个人。政府该如何调控?我国的物价指数能降下来吗?如果CPI还在继续攀升,那人们手中的钱该怎么办?房价会掉下来吗?如果房价真的掉头向下,那我国经济会二次探底吗?政府在短期内可以控制房价,但它能够改变房价的长期走势吗?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百姓可以多买一些黄金放着吗?人们都知道黄金价格在涨,但有谁知道黄金价格什么时候会跌?

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在升值,但它会升到什么程度,人民币升值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政府该怎么出招,企业该如何应对,国民又将如何面对?

今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从紧,中央银行拧紧了闸门,多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未来还会不断加息。企业从哪里找到钱?我国的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未来宏观政策将如何变化,我国的经济走势如何,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员工的工资在涨,借钱的资金成本在上升,人民币在不断升值,都涨了,企业该怎么生存下去?

如果楼市调控了,投资实业没钱可赚,那大量的资金会流到哪里去?还有,预期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纷纷流进中国,准备抄底中国,大量热钱又会流到哪里去?试问,这两年中国的股市会有行情吗?如果有,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些问题,都需要读者懂一点宏观经济知识,你要学会看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利率、税率、汇率,知道政府宏观调控如何出招,知道经济周期是向上还是向下,面对通货膨胀你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本书就是告诉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首先需要你能够看得懂,其次还需要你作出合理的选择。

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已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了日本,仅次于美国。预计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到那时,我国的国民素质需要提高,国人需要有经济头脑,要和崛起的大国相匹配。不懂宏观经济知识,你怎么理财,怎样抓住机会,怎样能在经济增长的大潮中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怎样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这辆快车?希望你能阅读这本书,推开一扇宏观经济之窗,推开一扇财富增长之窗。

韩秀云

2011年3月31日于北京清华大学

第二版序

《推开宏观之窗》出第二版,出版社要我写一个第二版序,对读者有些交代。这件事对我来讲有点难,不知写点什么好。本书自2003年问世以来,印刷了9次,销售达6万册之多,并获得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这些都出乎我的意料。

记得刚开始写这本书时,许多人说,宏观经济深不可测,那不是老百姓能明白的高深学问,都劝我改个书名,否则卖不出去。但我认为,应该让老百姓懂点宏观经济,应该有人写一点让老百姓读得懂的经济学书籍!于是,这本书就带着这样一个书名问世了。

2003年初,我已预感到中国经济增长大潮在涌动,全民理财的时代即将开始,于是写了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出现自身性增长”的文章,刊登在《经济日报》的头版上。紧接着就发生了影响全国的“非典”,很多人都认为那年的经济肯定会掉头向下,甚至还有人讽刺说:喂,你判断的经济增长没来,可“非典”来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中国经济就是从那一年起飞的。2004年4月8日,我在《中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经济处于大爆发的前夜》的文章,指出爆发的触发点是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重大经济决策推动的。从2003年起,中国经济连续四年保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

时光进入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变,股市火了,楼市火了,物价涨了,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了。中国的股市从2005年的998点到2007年最高时6 000点,一口气涨了6倍。这本书第一版首印8 000册,最早担心卖不出去,没想到问世一个月就被抢光了,四年来印数增长了8倍。只能说它搭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

本书写于2003年,当时中国经济还处在过冷的时段。几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经济数据都发生了变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我感到有责任重新修订这本书,让这些变化在第二版中得到体现。

比如,这轮经济增长从低到高,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经济从冷到热,政府宏观调控手段都有哪些变化?第二版在第五章增加了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的内容,在第十章增加了社会保障与“三农”问题的内容,还对书中所有的数据进行了更新,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供读者参考。

比如,对中国的股市如何看?美国华尔街资本市场经历了两百年的风风雨雨,今天依然屹立不倒,它为美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要有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相配合—这是一个大趋势。如果说中国经济还有二十年的增长,那中国的股市就没有不跟着涨的道理—这更是一个必然。但是暴涨意味着暴跌,矫枉过正,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几乎是股市永恒不变的定律。投资者对股市始终应该以理性的心态去对待。

对中国的楼市怎么看?中国的房价这几年来飙升很快,当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超过银行存款利率时,买房可以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而且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资产的升值也是必然的。然而,一旦进入加息周期,情形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楼市的短期波动和中期调整不可避免,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走势是向好的。

对人民币升值如何看?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只是升值的速度快与慢、升值的时间长与短而已,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如何?总体趋势向上并不等于短期没有震荡、中期没有调整,因为经济本来就是有周期波动的。股市这么热,楼市这么火,物价这么高,通货膨胀压力这么大,黄金涨、石油涨、欧元升值、人民币升值,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这些高涨过后等待着我们的又是什么呢?当政府宏观调控来临时,当经济的冬天来临时,我们做好过冬的准备了吗?哪怕只是抵御一次寒潮。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说过:“经济中最大的风险是不对风险加以防范。”

如果问,我们给后代留点什么?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争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对石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淡水的渴望、对粮食的需求、对能源的需求等,争夺这些都是为了本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如果为了经济高速增长而破坏了环境,没了蓝天、没了淡水、没了干净的空气,地球上堆满了垃圾,那我们追求的经济高增长还有什么用?如果每个人都为地球献出一颗爱心,都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都为穷人想一想,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想一想,为我们的国家、民族、社会、人类、地球多想一想,那人类的未来该多么美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逢盛世是幸运的,然而我们又肩负使命。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让我们都能分享到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成果。

我祝愿,我祈祷!

韩秀云

第一版序

在中国普及宏观经济知识,是我多年的梦。写一本上至企业家、政府官员,下至职业经理人和黎民百姓都能看懂的宏观经济普及读物,是我多年的心愿。

1984年末,我从南开大学踏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始了教书生涯。当女儿还躺在我的怀里吃奶时,我就站到讲台上,给研究生们讲授《资本论》这门学位课。没有想到,那么高深难懂的理论竟然让学生听懂了,而且产生了兴趣,由此我获得了清华大学1987年的优秀教学奖。从那一刻起,我放弃了儿时的种种梦想,一心想做一个出色的大学老师。

1991年,我幸运地获得了德国基金会的奖学金,途经莫斯科到达德国科隆大学,做了访问学者。在那里待得越久,学得越多,越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1993年我决定进修,开始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攻读经济管理的博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德国有序的社会管理和发达的市场经济,这一切所折射出的经济学在经济实践中被成熟应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我萌生了在中国普及宏观经济教育的梦想。

1995年回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我为MBA学生讲授《宏观经济分析》学位课程。MBA是一个奋发向上的群体,为了教好这门课,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枯燥的宏观经济学变得不再“沉闷”。既让MBA学到知识,又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让这门知识对MBA真正有用。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为此,我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在黑板教学的年代,我一遍遍地写讲义。每讲一次课,都要重新修改,补充新思想和新资料。看到MBA学生们忙着记笔记,自己又总是在黑板上浪费时间,于是,我决心为他们写一本《宏观经济分析》教材,这个愿望1998年得以实现。

虽然有了教材,我每天依然备课不止,我不敢掉以轻心,近乎诚惶诚恐。每次上课前的最后一分钟,我都在想:怎样讲好?如何做到和学生们互动,让他们的大脑在兴奋状态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把知识变成一种能力?我每天都在作着这样的努力,以至于有人问我:“讲了这么多年,难道还背不下来吗,怎么天天还在备课?”

是的,没人能够理解,但我深知其中的艰难。我常想,作为老师,她是用自己的思想乳汁在哺育学生,一定要把最新的知识讲给学生听。

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给我的教学插上了翅膀,让我多年追求的启发式与互动式的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看到学生们对学习宏观经济理论的兴趣、激情与热爱时,我开始感到自己对宏观经济教学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几年,我给许多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作过培训,教过的学员不下万人。这些教学实践使我越发感到,缺乏宏观经济常识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寻求财富保值增值的知识瓶颈。通俗实用的宏观经济知识是上至企业家、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的。但是,宏观经济理论博大精深,抽象难懂,怎样让它从高深的殿堂上走下来,进入寻常百姓家里,这是我思考了许久的问题。我曾多次尝试写一本通俗的宏观经济普及读物,都没有成功,因为找不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

幸运的是,2003年初,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名家论坛》栏目邀请我拍摄了24集《宏观经济》电视节目,给我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我有机会把自己在大学课堂上封闭了许久的宏观经济教学内容完整地搬上了荧屏。更没想到的是,电视演播既体现了作为一门经济学课程的逻辑与严谨,又保留了口头表述的亲和力与生动性。我和我的助手为此兴奋不已,我们夜以继日地进一步完善书稿,才有了这本《推开宏观之窗》。

电视节目连续播出96天后,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很多人在网上发来邮件告诉我,没有一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他们竟然对宏观经济产生了兴趣。一位退休的老中医到清华大学来买这套《宏观经济》光盘时说:“我听懂了你讲的宏观经济,非常感兴趣。”她问道:“像我这样的年龄是否还能学好宏观经济这门科学?”

是的,中国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充电。宏观经济知识是一个国家想富强的人们必须具备的知识。基于这种信念,我在宏观经济教学方面一直努力;基于这种理念,我写了这本《推开宏观之窗》。作为一本宏观经济学的普及读物,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宏观经济知识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接受宏观经济知识的教育与熏陶,这是我写本书的目的。

本书用最浅显的语言和最生动的故事,给大家讲解了宏观经济的基础知识,不仅让你了解到有关GDP、财政、失业、通货膨胀、利率、汇率、金融风险和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还能让你学会如何将宏观经济的思维巧妙地应用到你的投资理财和消费决策中。

这本书一定会引起你的兴趣;只要你耐心读下来,一定能感受到宏观经济知识的魅力;如果你善于思考,这种知识就会变成一种宏观思维能力,让你的知识结构中多了宏观经济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这样描述:“在我当学生的二十年中,最令我兴奋的是听经济学原理这门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虽不期盼这本书能够改变你的一生,但我希望它能为你点亮一盏灯,为你推开一扇窗,引起你对宏观经济知识的兴趣,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踏入宏观经济知识的殿堂。因为,这里有你需要的知识,有你认识世界的钥匙,有分析宏观问题的方法,有打开你宏观视野的窗口,还有你致富的工具。

我深知,在中国普及宏观经济知识的教育,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这毕竟是我的心与梦。然而,我深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宏观经济知识需求的增加,普及宏观经济知识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韩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