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歌泣百年,筚路豪曲

中国人,自古有一种不屈的精神。不屈于自然、不屈于暴政、不屈于列强、不屈于落后……

这种不屈是埋藏在骨子里的,自古至今凡中国人可跪天地父母,甚至兄长妻友,这是一种“屈”的礼节。而敌人当前,中国人从不屈的便是傲骨,哪怕断了腿,亦不会跪伏于地;即便断了骨,脊梁却照旧挺直,不屈的是一种气节。

面对列强,无论是佝偻的老者,亦是垂髫小儿,大凡常以宁死不屈之态,以求民族之魂不屈。然大凡逢世之大变革之际,走在潮流最前端的,长为青年。

从五四运动罢课的大学生手里接过“打倒列强,还我青岛”的旗帜,那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们在麻将中搓出了百年不变的初心。宁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也绝不屈于背叛革命的力量,不屈于谋私忘民的势力。

我乘着自京城直通向红色井冈的火车,靠着窗子,见满山杜鹃花开遍。

列车是夕发朝至的,晚霞被映山红染得灿烂,朝阳又把映山红衬得殷红。如此颜色甚是令人称奇,忽而便觉得甚是眼熟,直到我从南昌下了车,我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出租车绕过八一广场,停在江西宾馆前,看着一侧博物馆上顶着的硕大红星,我忽然知道了答案。

哦!那不是党的颜色么?那不是先烈们泼洒在祖国大地上,合了汗水的鲜血么?

再望向远山的杜鹃花,不知怎的边油然而生了一种敬慕……

最能创造历史的是人民,最能见证历史的却是静静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儿,本是繁花似锦的河山,却因为那几点杜鹃变得刺目——这种刺目并非不忍直视,而是不敢直视,不当直视。是纵使仰视犹觉自身之微薄与渺小,望之愈久,便愈感自身之卑鄙。

当我们躺在盛世繁华之中,享受着前人许却的隐荫蔽之时,可曾记得哪片红色在山河破碎间腾跃,以自我的燃烧,换来了遍地星火?将莽莽中原的“暮鸦衰柳”化作“蛟龙灿霞”……

在伟大面前,渺小便觉无力,想要把自己藏到角落当中去。无处可躲的我看到了就在身侧的博物馆,连忙快步趋入。

博物馆里的事物似是可以把渺小充实,那一双双早已破烂的草鞋没有什么精致的设计,更别提什么名牌产地。

为了保护文物,灯光有些许昏暗,我看着那草鞋淡黄的色彩中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仰望着三三两两相互搀扶,挺着胸膛向雪山之巅攀缘的身影,渺小便被这些身影拉长,隐约听见叮嘱……渺小便突然间有了力量,去瞻仰和追随伟大,不在藏在角落里,太息着妄自菲薄。

我便又出了博物馆,走在街上,看着子弹型的路桩,感觉那子弹自平地而起,冲破九霄,将天空染上一抹自东方升起的红色;又复落在西方天边的戈壁滩里,种出一朵火光冲天的蘑菇。等到烟尘散去,风吹沙鸣,敦煌的宏伟悠然入眼。渺小便忽然有了方向,一路追寻着伟大,想要探访伟大经过的道路,想在坎坷中随着伟大构建发展的前路。

恍惚一年有余,又是春日。坐在家中不得外出的我,看着手机上一列列从京城、天府、长江口驶向瑞金、延安、遵义的红色列车,载满了如同我一样追寻伟大的人们。我这窝在家中的渺小便愈发的想要以一首赞歌颂扬那份伟大,却只觉无论什么辞藻也难以吟诵出这般的伟大。

急忙把自己推到春日中去,让激昂的乐曲回荡在耳畔,切换了一首又一首,总好像难以与这百年筚路上长行的伟大步伐之铿锵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