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6月初代太太去BJ看中医回来,连续吃了那位教授一个月的中药未见疗效开始,我就决定自己开始处方。
当时的处方思路很简单,根据倪师讲的八纲辨证理论,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入手。
倪师常说:不知阴阳者,不可为医。阴阳观是中医入门的一大难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卷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段话是对阴阳观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医最高理论指导。
可是现代人学到这里就开始头大了,一听到“道”、“神明”、“阴阳”、“纲纪”等词就从内心升起一个难字,一个“玄”字,不好理解啊。于是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说中医入门那么难。
其实,中医不难,难的是没能读懂古人的话。自己读不懂也没关系,你得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啊。
倪师是这样讲解阴阳的:“就像我伸出的这只手,你们能看到的所有表象,形状、颜色、皮肤、大小等等所有能看到的都是阴;你看不见的东西,这只手有多大力量,这就是阳;
阴是有形的,阳是无形的;阴是物质,阳是动能;离开了阳这个动能,阴就是一只死人的手,很快腐烂归于无”。
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都在讲阴阳的关系。
在阴阳的关系当中,阳为主导,阴为从属。
虽然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像夫妻关系一样,可是阳绝对是主导。
阳就像阳光,是能量,是生命,是动力,离开了阳,生命将不复存在。因此,治病当以扶阳为本。
懂了阴阳的关系,中医就算入门了。
从八纲辨证的阴阳看,重症肌无力(MG)这个病就是典型的阴症。
肌无力是什么?肌肉的动能不足。为什么动能不足?动能来自于哪里?内经云:脾主肌肉,主运化,主动能。
所以脾脏出问题了,脾不运化。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契,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飱泄,食不化”。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两段话把肌无力的原因讲得很清楚。脾脏主管肌肉和四肢的能量以及运输能量,可以理解为脾脏为四肢肌肉的发动机,现在发动机出问题了,不能很好地把食物转变为能量,输送到四肢肌肉的能量就少了;四肢肌肉得到的能量少了,各个运输器官(脉道)就日益堵塞萎缩(不利),因为没有了生气(动能),所以不能发挥功用了(肌无力)。
清楚了这个病的主因,再结合我太太当时的临床症状,如怕冷、畏风,舌苔白腻、腹胀鼓坠,大便不利,睡眠不好,脉象沉弱等症状,我给她开了麻黄桂枝各半汤合附子理中汤的人生第一方。
处方如下:麻黄 12g 芍药 12g 白术15g 炙甘草 12g 厚朴 15g 桂枝 12g 干姜12g 茯苓20g 杏仁12g 大枣12枚炮附子(先煮30分钟)15g
去同仁堂抓药,心里很忐忑。转方时那个坐堂中医问我处方谁开的,我说找中医学院老师开的,他看了看处方说:“附子有毒,一定要先煮两个小时,再下其他药一起煎”。
他确实是好心,可是他不知道炮附子已经经过长时间蒸煮处理,已经没有什么毒性,再煮2个小时恐怕药性都煮没了。
回来后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先把炮附子煮30分钟再下其他药一起煎30分钟。
汤出来了,浓浓的一大碗,敢给太太喝吗?我先倒了大半碗一口饮进,感觉下有没有反应。
过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反应,舌不麻、头不晕、胃无不适,放心了。
当天晚上就端给老婆说:“这是我煎的第一碗药,放心,我已经试过了,没有毒!”,老婆啥也没说,端起就喝了。
此方我想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发表,取微汗,祛伤寒表症,因为她怕风、畏寒又无汗,当是有伤寒表症一直未能祛除。用杏仁补充肺部津液,用甘草生姜大枣补足肠胃津液,用理中汤茯苓白术强胃醒脾除湿,用白芍厚朴宽肠,加强腹部动力,用炮附子提升阳气。本来我想用生附子,可是药方买不到。炮附子能补肾阳,能固表,能去四肢的寒,也可以用。
说实话第一碗药太太喝下去我心里确实没数,第二天看老婆一切正常,心里石头在落地了。喝了三天下来,老婆说有点效果呢。
我期待的问:“什么效果?”,她说好像没有那么怕冷了,手脚也热火些了,大便也好转了。
真是好消息啊!五天的药吃完后,老婆很高兴地说,感觉比BJ教授的药有效,睡眠好多了,手脚热些了,特别是不像前段时间那么怕冷、怕风,胃口也还可以。
我知道,这是因为伤寒表症去掉了一些,虽然肌无力现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对我来说却是非常重大的好消息,因为这证明中医有效,老师教的是对的,老祖宗的东西没有过时,我的判断和用药应该也是对的,只是剂量比较保守,所以效果来得比较慢。
这太重要了!中医是实践科学,信心就是从这里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老婆给了我一个拥抱,说:“老公,你太厉害了!我有救了!”
此时的我居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眼里饱含着泪水,心里默默地说“倪师,感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