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放弃偏见,世界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 学会选择 懂得放弃 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诱惑 决定人生成败的四项基本原则
- 水中鱼 心之洁
- 6027字
- 2021-04-15 17:29:18
引言
世上有很多争端来源于偏见,人们总是以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同一个事物很多人往往只看他们想要看到的内容而忽略其他方面。任何偏见都是过了时的真理的残余,应该记住,思想解放,人的精神上才越富有,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放弃偏见吧,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姿多彩!
1.擦去界限,不要偏见地看人
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当我们看到别人第一眼的时候,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就凭着第一感觉,对某些人就产生疏离之感。这就让我们对某些人产生了偏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何况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怎么能以一个表象就否定了他人呢。或许他那时低落的情绪黯然的表情,是因为他遇到了不愉快的事呢!不要让偏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偏见如一堵墙,将固执的你我与友情和成功远远的隔开。偏见的危害是极大的,它不仅会蒙蔽你的双眼,影响你的判断,左右你的步伐,甚至会令你排斥真相和正确的观念。偏见更是一种愚昧,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什么有力的逻辑或理论,它仅仅只是一种感觉和认知。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犹太人、黑人、女性……无数人遭受着“偏见”所带来的伤害。同样是一片蓝天下的孩子,这些人却被贴上“下等人”的记号。他们曾经被大量杀害、被当成奴隶,而今,他们在“人人平等”的呼声中昂首挺胸站立起来,但隐性歧视依旧存在。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不应该再让偏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赖斯在上大学时,有一次在在大学课堂上,教授说:“黑人的智商显然比白人低。”话一出,赖斯立即就站出来,激动地说:“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黑人与白人一样努力,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这就是赖斯。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满怀着要“捍卫肤色的自尊”的使命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她的成功对于那些正在为消除偏见而奋斗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鼓舞!我们也应该在努力突破偏见的同时,也应努力提高自己,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证明那些拥有偏见的人。
除了上述这些偏见,还有一些是来自身体自身缺陷的偏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每个人都有缺陷。只有有缺陷才可爱。
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帕格尼尼,4岁时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时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时牙齿全部掉光;47岁时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时又成了哑巴。上帝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时已小有名气;12岁时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琴声几乎遍及世界,拥有无数的崇拜者,他在与病痛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著名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只要敢于面对自我的方方面面,勇于克服一道道内心的防线,那便是我们超越自卑,散发出自信的耀眼光芒的时刻!
擦去界线吧!偏面悲观地看待缺陷终将使你的人格不尽完整。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些,消除偏见。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为自己的心灵留一方净土——那就请远离偏见吧!
2.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睛。在看别人时,总看见不好的一面,总指责别人身上的缺点;而看自己时却总是看到优点。有时人们看到他人身上的缺点时,并不一定就是那个人所有的。也就是说,人们往往带着一种偏见看待别人。所谓偏见,指的是人们对某事持有的观点或信念,而这种观点和信念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论相违背。它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在头脑中对他人已经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观念,那这种观念就会被强加到他人身上,一时是很难改变的。但这种偏见在他看来,却认为是极其客观的。
一次上课铃响了。王老师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王老师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他们颇为顽皮的男同学小明跑进教室。他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王老师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数学老师问问题,然后数学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王老师当时脑中“轰”的一下,是呀,自己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他和数学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从那儿以后,一连几天那个男生都不爱搭理王老师。
这是王老师的亲身经历,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
可见,一个人的偏见是非常强的,以至于很难用事实去反驳他。这种人往往忍受不了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事物,他们坚持的是非此即彼。
尽管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它却是人们互相交流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它的影响下,可能原本会成为好朋友的两个人却可能反目成仇。如果一个人想要与他人有一个和睦友善的互动关系,就需要放弃这种偏见,放弃那种先入为主的不良观念。要放弃偏见,就需要承认别人的优点,就需要从实际的生活中学会观察,从多个角度去考量一个人或一件事。冷静自己的头脑,倾听别人的言论,客观地分析,才能卸下偏见的眼镜。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个班长欺负了班上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一听就说:“你说其他人欺负你我还相信,说他欺负你这不可能。”偏见对于普通人还可以理解,但如果连有一定知识修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问题,可见刻板的印象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在对他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前,不要随意地让自己设想的情景固定你的头脑。
除了偏见能引起一个人对他人的误解,爱批评的心态同样左右着他的大脑。有的人认为批评了别人就是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就能显示自己的派头。其实则不然,表面上批评他人好像是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却显出了批评者是一个没有风度的人,显出他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根本就没有达到一种豁达的境界。得失对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个人学会放弃偏见,放弃对别人的批评,那他就在修养上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有了一种开阔的眼界,就能敞开胸襟接纳所有的事物,就能让自己活得比别人更有滋味,就能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但凡有大作为的人,都必须通过这一关,都应该放下心中抱怨别人的包袱。他不会去一味地关注他人的失败,而不顾自己的发展。
放弃偏见,会使人变得宽容;放弃批评,可使人得到休整;放弃抱怨,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放弃嫉妒,可以获得他人的亲近。所以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尽量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那样才会化干戈为玉帛,使彼此和好如初;当你与家人发生摩擦时,尽量放弃争执,才会得到家人的谅解,使家庭和睦温馨。
3.停止偏见,学会换位思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说:你也太声张了吧,他常来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大叫。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倘若我们善于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问题,发表见解时,就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别人,更接近、更符合事实,也容易取得人家的信任,使别人易于接受,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偏见、误会、矛盾就会少多了。
换位思考是指双方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换位思考是做人的一种气度,更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在出现争执的时候,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误,自己是对的。凡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或许有些矛盾就会避免,真的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程度。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类才能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了。学会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现实生活中有时找熟人或朋友办事难免有办不成、办不好的时候,这时对方从自己的“心情”出发就会对对方埋怨甚至是不是对自己有偏见等等,这样既伤了双方的感情又失去了朋友,要是和对方换位想一下就不会伤了和气的。
其实,站在不同的高度、处在不同的环境,人们的收获与理解各不相同,没有经历过的事就没有发言权,做什么事情都要换位想一下,人们就会心平气和,事情就会朝着“阳光”的方面发展了,所以停止偏见,学会换位思考吧。
随着婚姻自由度的提升,婆婆与媳妇之间的矛盾就很多。长辈想找个合自己心意的媳妇,但是又不能包办婚姻。晚辈,要找个情投意合的妻子,又不能不顾及父母的意愿,人生难得两全其美,两代之间的思维偏差很容易导致“媳妇看婆婆不顺眼,婆婆对媳妇也有偏见”的局面。其实,这就是偏见。我们应该努力消除这种偏见,做到“家和万事兴”。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新定位角色。很多婚后爆发的婆媳矛盾,都是双方没有重新认清自己的角色而造成的。许多新媳妇很容易将婆婆与自己妈妈比较,感觉婆婆对自己不贴心,只顾疼爱自己的儿子。有些婆婆却把媳妇当成了保姆或者有一种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想法,然后狠狠地教训媳妇,觉得对方不够勤快、孝顺。这些矛盾的生成,都是因为没有认清自己在新家庭中的角色转变,当了媳妇就不再是自家娇生惯养的女儿了,而是另一个家庭的女主人,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你照顾。所以,当了儿媳妇,就要替两家着想,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不要一家人说两家话。
4.让偏见止于宽容
偏见是一堵墙。执有偏见的人只看到墙,而不承认墙那边有土地、花朵以及河流。持有偏见想法的人常说:“墙上怎么会有花朵和河流。”于是他们变得更加固执己见。偏见限制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用一种先入为主、僵化的观念去看事看人,结果必然是伤害。
我们综合室有一个通病,就是对他人苛刻,对自己严格。比如,别人硬在那么做,叫“冥顽固不化”;你自己硬要那样做,却是“意志坚定,有想法、有主见”。别人花钱,叫做“奢侈浪费”;你若花钱,只是“慷慨解囊”。别人动作大意,叫做“动作粗鲁”;你若同样行动,却是“不拘小节”。别人态度温和,是因为“懦弱无能”;你若态度温和,便成“文雅敦厚”。
类似的还有很多很多。现代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去看待他人或判断某事。结果,滋生恨与恶。
芳芳是一个性格特别倔强的女孩,她的父母再她上高中的时候离婚了,从此她跟着自己的母亲生活,不久母亲另嫁,她被迫接受着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后爸,虽然后爸对芳芳不是很好,但她很满足因为母爱的存在大于一切,但是在她上高中的第二年,母亲有了和后爸的孩子叫胖胖,从此那个伟大的母爱被一分为二,芳芳的心理不是滋味,特难受,她觉得母亲在生了弟弟后不爱她了,于是,和母亲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时间越长,隔膜越厚。最终她离家出走了。
她这一走,就是几年。几年过去后,芳芳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当上了母亲,她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辛苦,慢慢学会体谅母亲,想到当初自己因为母亲有了胖胖而离家出走。这么多年,没有和母亲取得联系实在不应该,于是她写信给母亲,回信的是小冉的后爸,后爸在信中说:“芳芳,看到你的信我真的很高兴,真的希望你的母亲也能看到,但是,你妈在你离家出走的那天,到处找你,那天下着大雨,你妈回来淋得很湿,然后就生了一场大病,我带她到各个医院看,都治不好,再加上她的心脏也不好,不久便去世了,她在最后的关头也在喊着你的名字‘芳芳’,当芳芳看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泪不停地向下流,她仿佛看到了在大雨倾盆的街道上,母亲焦急的喊声,她痛恨自己的无知,自己的任性,自己的自私,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早一点的站在母亲的位置去想问题,母亲也不至于离开她。”
是啊!我们总是偏见地认为一些事情,就像芳芳固执地认为母亲不爱自己了。其实很多都是自己想当然的,毫无根据。生活中我们应该去体谅别人,去宽容别人,这样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个社会是需要宽容的,我们应该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善意,它使我们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用一种善意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的心灵渴望。宽容是我们人类最为珍贵的一种品质。宽容是吹开花朵的温柔的清风,是吹落阴云的温润的雨花,是容纳大树也容纳小草的田野,是接受百鸟飞翔、欢迎风筝飞舞、允许阳光普照暴雨倾盆的天空。
5.偏见是认识上的错误
产生偏见的一个普遍的原因是错误的逻辑推理,是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不利的,也严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甚至是职业发展前景。
小吴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就任三个月后,感觉与总经理老赵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因为他提的一些建议常常引不起赵总的注意,随之产生不被重用的想法。所以在权衡一段时间之后,决定离职而去。可是当他向赵总提出辞呈时,却又被赵总极力挽留了下来,这让他颇为疑惑:“难道赵总自己不觉得两个人沟通有问题?”小吴心想即使自己留下来也要留个明白,为此,他决定要好好找赵总问个清楚。
小吴向周总坦承自己为是去是留进行了艰苦的思想斗争,为此事甚至失眠两个月了,再这样下去,怕自己会崩溃,所以才决定要辞职。没想到赵总却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回答他:“我承认跟你意见有些不同,不过我听了你的意见后,不管你的意见有没有价值,我觉得你是用心的主管,也很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很庆幸你不是唯唯诺诺的马屁精,所以我要极力挽留你。但是我也承认自己的不足,缺乏和部属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以至于产生不该产生的隔阂。”
听了赵总一番话,小王突然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很渺小。实际上,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都是源于我们的一种偏见。比如,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如果父母是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老板,便人前人后夸耀;如果父母是农民、下岗工人,便羞于提起。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偏见。
母是我们的光荣,没什么敢不敢提的。是他们养育了我们长大,他们没什么不好的。他们是最好的!
在我国,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等级差别;各种正当职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要有人去做,都要做得好。我们应摈弃世俗的偏见,凭自己的实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偏见往往产生于误会。因了误会,可能郁闷,可能愤怒,独缺了理解,缺了换位思考;于是造了误会的“因”,偏见这个“果”便出来了。偏见一旦形成,便会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它的负面影响作用。可能你不了解一个人,一个好心的人,由于某个事情,你便对他下了判断,这是误会的开始,接下来,可能就看他什么都不顺眼了,于是形成了偏见。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应该公正、客观地对去对待,摒弃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