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 程 效 益
宿迁历史上苦难岁月,大约始于1127年以后。当时金兵南下,宋室南逃,宋金对峙于淮河一带,宿迁境内连年战祸,漕运废弃,河防失修。由于宿迁地处淮河水系中游尾部、沂沭泗水系下游,上承豫、皖、鲁三省21万平方千米的来水,常受洪水侵害。1194年,黄河侵泗夺淮,滔滔洪水,横贯宿迁大地。此后,黄泛灾害不断,长达近7个世纪。清代诗人袁枚在沭阳任知县时,曾哀叹当时大水后的惨景,“遗骸满路旁,犬号鸟啄皮肉碎,血染草赤天雨霜”。
新中国成立后,宿迁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掀起了兴修水利、改天换地的治水热潮。首先从征服洪水开始,1949年底,政府采取以工代赈措施,动员民工23万余人,奋战一冬春,在骆马湖东侧开辟了一条宽1~3千米,长144千米,直下黄海的束堤漫滩排洪河道——新沂河,将总沭河在口头处汇入新沂河。继之扩建了骆马湖南堤;兴建下泄控制建筑物——洋河滩节制闸、皂河闸及船闸,将骆马湖建为拦蓄洪水的水库,使沂沭泗洪水直排黄海。随后,调整排水系统,使洪涝分开。从此,宿迁境内那种沂、沭、泗洪水横流,“稚啼老哭急逃生,如鸟集木蚁缘阜”的历史惨剧,一去不复返了。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决定中确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1951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治理淮河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1951年开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可向东直入黄海,为淮河打开了入海出路,还可以引洪泽湖水灌溉172万公顷土地。同时,兴建了高良涧进水闸、高良涧船闸、三河闸等。后来又改建洪泽湖大堤,在洪泽湖西部和北部圈圩建涵,在湖北地区建挡浪堤、截水堤等洪泽湖周边工程,并加固了淮北大堤,使淮河干流及洪泽湖蓄洪排洪工程等得到有效治理。
在淮、沂、沭、泗洪水得到初步控制之后,宿迁人民又立即把治水工作重点转移到排涝、治理盐碱地、发展灌溉上来。1955—1996年,相继整修、新开、疏浚了干支河道50条,并对一些水系进行调整,把历史上黄泛600多年来留下的洪涝不分、河道弯浅、沟河布局杂乱,改造成沟河成网、水系井然的新格局。在这过程中,对湖荡、洼地的治理,达到“四分开,一控制”,即内外分开、高低分开、洪涝分开、排灌分开,控制地下水。达到挡得住、排得出、灌得上、降得下的要求。圩区达到圩、沟、闸、站全面配套。
在全面整治排涝系统的同时,又掀起广辟水源的兴利灌溉高潮,实施旱田改水田的水利建设。自1957年冬天开始,开展淮水北调工程,兴建二河、淮沭河的分淮入沂工程,将淮水北调灌溉宿迁市境东部地区,还结合分泄淮河洪水由新沂河入海。改造骆马湖为常年蓄水水库,用骆马湖水灌溉市中部地区。
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宿迁市境水稻面积年复一年上升,单用淮、沂、泗水发展灌溉已感不足,在省统一安排下,翻引江水北上,补其水量不足。先后兴建泗阳、刘老涧、井儿头、皂河等大型抽引江水翻水站,初步实现了淮水、江水北调的宏伟规划。
在大搞抽引江水北调的同时,对沿线高亢地区兴办了扎根河湖、抽水上岗工程。泗洪县西南岗实施分级提水,引水补充库塘,灌溉高岗丘陵地区,改变这一地区历史上常年干旱的局面。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灌溉工程已在全市形成灌溉网络。全市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3处,其中大型灌区7处,全市80%以上耕地可以有水灌溉。
宿迁市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治洪除害,60年代的除涝和发展灌溉,70年代的农田基本建设,到80年代全面配套和加强经营管理,充分显示出宿迁市在水利建设上这几大阶段的工程效益。波澜壮阔的治水斗争,使宿迁不仅出现了初步水利化的新局面,而且还建立了良性生态的农业条件,为农业生产走上高产稳产铺平了道路。
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艰苦治水,流血流汗,在浚河建堤、筑渠挖沟的水利建设中,林网化和农村道路得到迅速发展。在大建灌区的年代中,全市绿化造林,建市前市境林木覆盖率只有12%,建市后发展迅速,到200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2.66%,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
历史上洪泽湖周边地区,是蝗虫窝,诗人描述:“浮天水失东西路,入境蝗如早晚潮”的蝗虫灾害,则一去不复返了。
旱作改水稻,使宿迁市贫瘠的黄泛冲积土,既延缓了有机质的分解,又增加了有机质的积累,提高了土壤肥力,还收到了淋盐洗碱改良盐碱土的效果,普遍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治水的成果则客观地反映在了粮食生产上。1956年市境年降雨量为1317.5毫米,是一个大涝之年,市境各县粮食生产累计只有4.21亿千克。2003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513.7毫米,也是一个特大涝年,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有了较大发展,抗灾能力增强,这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66亿千克。这两个典型年2003年比1956年降雨多196.2毫米,而粮食总产则比1956年增产13.45亿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