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秦长海 甘泓 贾玲 张小娟
- 10字
- 2021-04-16 20:02:59
第2章 水资源价值理论
2.1 价值的内涵
汉语中的“价值”对应英语的“value”。美国传统词典对value的释义为“An amount,as of goods,services,or money,considered to be a fair and suitable equivalent for something else;a fair price or return.”即“被认为与其他事物公平的、合适的等价商品、服务或货币数量;公正的价格或收益”,另外也有“等值的;益处,有用性;面值”等含义。当代英语词典将value解释为“用处、益处;实用性、重要性;价值、交换价值;等值、划算等”。《辞海》将“价值”定义为“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
从实践情况看,价值的内涵非常宽泛和抽象,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学和环境学,同时在不同的领域中,价值也有着不同的含义。从价值起源来看,它是伴随着哲学史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在政治经济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了解价值的历史认识过程对理解价值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2.1.1 哲学中的价值观
1.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价值观[1]
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价值的认识应该属于朦胧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体系,更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理论。但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们结合理想行为的探索,在辩论义与利、志与功、理与欲的过程中,间接地涉及了价值问题的探讨,并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认识体系。孔子讲求“直、仁、忠、恕”,行事“仁”字当头,将“仁”作为他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功”和“利”是墨家哲学的根本。所谓“功”是指要“有人为之”,所谓“利”是指要有利于国家百姓,认为“凡事物必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方有价值;凡能使人民富庶之事物,皆为有用,否则皆为无益或有害;一切价值,皆以此估定。”之后,孟子等人提倡“重义轻利、扬理抑欲”,崇尚善行,倡导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崇尚“道、德”,“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天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德者,道之舍”,德即为一物所以生的原理;在人性方面,老子主张“寡欲”,认为人生而有欲,又设法满足这些欲望,但满足得越多,欲望却更多,为避免受其所害,应以“不欲”为“欲”。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将“顺其自然之性”作为价值取向,要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对一切事物要去适应,不要刻意去改变,这样就能得到幸福,在治理国家时也提倡无为而治,提出“以为欲使天下治,则莫如以不治治之”。荀子的哲学价值取向为“性恶论”,指出人性本恶,但人有聪明才力,可以改变恶念。荀子不排斥人的物质欲望,但是追求物质方面价值时要权衡各方面利弊,要尽可能使它们“尽其美,致其用”,以求获得有用的价值。法家代表韩非子是荀子的弟子,主张“性恶论”,提出要以“法”治国、以“法”治人,万事万物按照制定的规矩、法则去行事,那么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实现最高价值。董仲舒认为“人之心理中,有性情二者”,性的外在表现是“仁”,情的外在表现是“贪”,因为人的品质有贪有仁,因此不可以称为“善”,主张将“仁义”作为立身的根本,同时仁义之外还要有智慧,将仁、义、智作为人具备的基本品德。朱熹将“仁、义、礼、智”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指出圣贤之人必须要有极深的修养,这样才能遵照事物的规律来行事,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将“知行合一”作为其行为价值的最高标准,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行无知、有知无行都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2.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观[2]
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认识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当时主要关注人生的价值实现问题。苏格拉底对至善和德性进行了解答,将美德和幸福统一起来,认为知识是至善,要具有美德这种素养必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德性。柏拉图在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上进行发展,为人生哲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柏拉图将价值源于事物永恒不变的特性,绝对的价值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种价值体现为至善;灵魂是理性的,灵魂脱离肉体躯壳进入永恒的理念世界,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回答了苏格拉底关于至善的问题。他认为行动服务于目标的实现,人生终极的原则是实现人生目标,至善是所有事物的最高价值。人的至善是自我实现,是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为人的职能。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本性趋向快乐,快乐是人生要追求而且应该追求的目的,快乐也就是至善。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行为要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人的行动要符合例行,德性是至善和人生最大的幸福;善良的意志是德性的基础,只有摆脱了一切欲念,节制快乐、恐惧和悲伤,这样才能具有德性。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认为,上帝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上帝是永恒的存在的,代表了全智、全能、全善。与上帝融合是人类的最高境界,而融合过程是靠爱实现的,爱是最高的德性。中世纪思想家的兴趣大都集中在超自然的东西上面,抹杀了人生世俗、科学知识的价值,只承认宗教信仰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上理性逐渐代替权威,认为真理可以通过自由和不偏不倚的探索取得。这期间人文主义盛行,人的才能不再认为是无足轻重或可鄙的,尊重人、推崇人类天才成为当时的风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多地表现出科学精神,自然哲学和科学研究兴起,人们开始用科学方法解释自然现象,重视实践的价值。
文艺复兴之后,人们思考精神觉醒,理性成了科学和哲学中的权威,人们反对控制,要求自由,在追求知识时以人类理性作为最高权威,形成了“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认识。例如,弗朗西斯·培根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对科学知识推进人类福利的价值给予了肯定。托马斯·霍布斯也重视科学的实际效用,重视推理和归纳的作用。巴鲁赫·斯宾诺莎强调一切科学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价值,强调事物的有用性,将与实现人们目标无关的东西均视为无用。
3.现代资产阶级的价值哲学[3]
在资产阶级学派的推动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思想中的价值观逐渐完善,形成了价值哲学。拉皮埃和哈特曼最早明确提出价值哲学的概念,文德尔班、艾伦费斯、杜威、刘易斯等学者都曾对价值哲学的完善作出过贡献。现代资产阶级价值哲学重点关注与人性和人的追求有关的行为,诸如目的、愿望、效用、正义、善行、德行、美、道德、真理等。他们认为,人的这些行为都与价值有关,并以此建立起包括伦理学、经济学、美学、法学的广泛内涵的一般价值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全部纳入价值哲学范畴。
根据各自关注的目标和关注点的差异,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对价值哲学的认识也形成了诸多流派。不同流派对价值哲学认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包括价值的性质、价值的分类以及价值的标准问题。
(1)在价值性质的认识方面。自由意志论者艾伦费斯认为愿望的满足和实现是价值的本质,佩里认为价值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对象,享乐主义者则将快乐视为价值,罗伊斯则将纯粹理性的意志视为价值,刘易斯认为价值是可被享受的质,尼采和鲍恩则分别将价值视为能够提高生活的经验和与人格相统一的对照经验,杜威将达到实际目的的手段视为价值,塔雅更是将价值视为第三本质。不同学者对价值性质的认识不一而足。
(2)在价值分类方面。佩里将价值分为八个领域,分别是宗教、道德、科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和习惯等。刘易斯把价值分为五种形式,分别为效用或有用性、外在手段、固有的价值、内在的价值以及参与的价值等。莱特则将价值的善进行了区分,分为功利性、工具性、技术性、享受性和福利等。
(3)在价值标准的认识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何种手段来进行判断。享乐主义者用得到快乐的程度来判断价值标准。文德尔班从理性规范的系统方面寻求价值标准。直觉主义者则从爱好、选择的洞察方面来判断。杜威将价值标准的判断依据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和调节。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
马克思系统总结了前人的思想和认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地认识了价值,认为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陈先达,2003)。从价值的本质来看,价值的形成需具备三方面要素:①价值的主体,即客观存在的人;②价值的客体,即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改造的客观对象;③主体与客体的结合,即主体的需求以及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价值也体现为多种属性,一般可分为物质的、科学的、社会的、经济的、美学的、道德的、法律的、历史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
2.1.2 政治经济学价值论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逐渐被纳入商品经济范畴(约翰·穆勒,1991)。应该说,价值被纳入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在生产力逐步提高、商品日益丰富的前提下实现的。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生产力水平日益加强,社会上的商品逐渐丰富起来,不同生产者或群体生产的物品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出现了部分剩余,这样就有了交易的前提;同时由于不同生产者或群体生产的物品具有互补性,不同生产者和群体也有对其他物品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物物交换形式。在交换之初并没有估价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交换双方的评价,只要双方认为对方的物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用于交易的物品相当,那么就形成了交易。这样就形成了最初朦胧的价值概念。
随着人们的需求日益丰富,交易日益频繁,物物交易的不便性给市场交换造成了羁绊,市场中急需一种通用的替代物。在此背景下,逐渐出现了将贝壳、金属等相对稀缺的物品作为等价物来实现交易的形成,之后又逐步将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作为交易媒介,并最终演化为货币。在此过程中,最早提出价值这个属性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并在其《经济学》中对价值进行了阐述。之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对价值和货币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货币的形成过程,并指出货币是价值的承载体。到了中世纪,价值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现象的解释中,通常将价值和价格联系在一起。阿奎那认为物品价值是用人们给其赋予的价格来衡量的。西方封建社会末期兴起的重商学派更加注重流通和贸易中的交易环节,将价值视为商品流通的前提,并将价格与价值联系起来,但对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没有更深的认识。
政治经济学对价值最大的贡献就是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最早是由微观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区分的(保罗·萨缪尔森,2004)。二者分别体现了价值的两个方面,使用价值是价值客观性的体现,是物品的自然属性,任何有用的物品都有其特定的使用价值;而交换价值则反映了价值的主观性,是针对用于交换的物品或商品来讨论的,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经济学对价值的另一个贡献是引入了价格的概念,用价格来评价对象的价值属性。价值是对象的固有属性,而价值的外在体现则表现为价格,价格在价值的基础上随着供求关系波动。列宁指出“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价值是价格的规律,即价格现象的概括表现。”
政治经济学价值论在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价值论发展的。在价值论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不同,逐渐发展为两个方向:①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创立的劳动价值论;②马歇尔以流通为核心的均衡价值论。在这两类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大价值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体系、新古典主义价值论体和斯拉法价格理论体系。
2.1.3 价值的内涵
通过对哲学中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学价值论的总结,可以发现对价值的认识都是在特定的社会阶段,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实现的,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自然界的改造以及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价值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不同阶段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的认识和评价体系。
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陈先达,2003)。价值的本质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直接反映着人的需求和目的,同样的物质对不同的主体反映的价值属性不同,没有人这个主体,世界不过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的物质,谈不上意义和价值。②价值的客观性。价值是人对精神的、物质的现象的评价,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价值的客观基础。③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价值的形成建立在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这种价值关系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一定时代的人们的价值标准,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价值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甘泓,秦长海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