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秦长海 甘泓 贾玲 张小娟
- 5614字
- 2021-04-16 20:03:00
2.4 水资源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片面理解,出现了“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对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事实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人们忽略了资源的资产属性,忽略了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国家,使得某些资源进入使用环节时缺少了权属交换这个中间过程。作为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国家对资源进行勘测、保护,维持资源的存在并保持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付出必要劳动时间,而这部分价值在以前资源价值评价时往往会被忽略,同时国家作为产权所有者,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来客观反映水资源价值,利用价格手段调控水资源的分配。
2.4.1 资源概念与分类
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甘泓,2000),广义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即包括阳光、空气、土壤、矿产、能源以及动植物等一切自然物,也包括设备、厂房以及其他消费性和生产性商品,还包括信息、技术以及智力等无形资材。狭义的资源则仅限于自然资源,根据联合国规划署(UNEP)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可以提高人类现状和未来经济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一般意义上资源指狭义的资源,即自然资源,综合现有成果,自然资源的概念可归纳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类环境要素和事物的总称(甘泓, 2000)。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所有天然生物资源(木材和水生资源)、矿产和能源资源、土壤资源和水资源(SEEA,2012)。
自然资源具备四方面特点:①有限性,这是资源最本质的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受到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当然这种短缺随着技术条件的进步会发生改观,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要从长计议,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②区域性,受气候因素、地质构造及地表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区域天然分布不均,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交通运输能力的飞跃发展以及全球经济,资源的区域性影响在逐渐减弱;③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某一因素的改变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连锁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被系统的揭示;④多用性,指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既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也可以满足消费需求,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应合理开发,物尽其用。
王铮等(1994)提出了硬资源和软资源的资源分类体系,见图2.2。所谓硬资源是指在存量上存在的稀缺性资源,诸如矿产、土地、劳动力等;所谓软资源是指在性质上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同时难以公度,诸如信息、技术、区位等。
图2.2 水资源使用价值构成
按数量稀缺特征,硬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存量有限的资源,另一类是容量有限的资源。第一类硬资源根据其循环更新过程可分为耗减性资源和可更新资源。耗减性资源是指天然数量相对稳定,或者具有一定的循环更新过程,但远低于人类开发利用的速度,如矿产、能源等资源;可更新资源则是指能够快速循环更新的资源,且更新速度要快于开发利用速度,如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第二类硬资源主要体现在容量限制上,诸如景观资源、土地资源等,可以重复利用。第二类硬资源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承载性资源,包括土地、水环境、交通网等;另一种是条件性资源,主要体现在突出的优越条件方面,诸如风景资源、气候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其属于硬资源的范畴。
根据效用价值论,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规模的快速增长,资源的稀缺性也日益显现,因此自然资源必然具有价值,这也符合客观事实。
2.4.2 水资源属性
水资源是资源的一种,是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又可更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水。通常指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可通过工程措施供人类利用,可恢复和更新的淡水。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本书关注的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淡水资源,所探讨的是狭义水资源价值。
作为一种基础性自然资源,水资源具有价值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我们所强调的价值是其“经济”价值,即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商品,为其所有者带来利益。稀缺性、产权、劳动投入、使用功能是评价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通过该物品连接起供方和需方,实现其价值属性。下面具体分析水资源的上述属性。
(1)稀缺性。水资源的稀缺性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显现出来的。在很长的过程中,由于需求规模小,水资源并未表现出稀缺性的特点,但随着人口增长及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日益加重,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成为许多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逐渐摒弃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在水资源管理中也开始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保护。
(2)资源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九条明确规定:“水流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水法明确了国家对水资源所有权地位,这是现行体制下国家具有水资源所有权的体现。作为水资源的产权所有者,与需求者构成了水资源交换的买卖双方,实现水资源价值转移的过程。产权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交易的先决条件。
(3)劳动投入。水资源进入社会经济循环过程必然要发生必要的劳动投入,包括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投入、净化水过程中的投入、输配水过程中的投入以及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投入。水资源的国家产权以及稀缺特性成为水资源配置和交易的必要条件,劳动投入直接构成了水资源的劳动价值。
(4)使用功能。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是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础,同时水资源也具备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生产过程的要求。水资源的使用功能主要体现为经济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环境服务功能。①经济服务功能包括满足经济社会生产等用水需求以及渔业、航运、发电①景观娱乐等功能;②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在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经济社会是统一的集合体,水资源进入经济社会系统后,除了满足生产需求外,还进入生活等消费系统,这部分水量不会产生价值的增值,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贡献,主要为满足社会消费功能;③环境服务功能体现在对水生态和水环境的支撑作用上,包括营养物质的运输、泥沙的推移和环境净化功能,同时维持草地、森林、湖泊、湿地、河流等自然系统过程,并支撑人工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
2.4.3 水资源价值
2.4.3.1 水资源价值内涵
评价水资源价值必须站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基于不同的评价主体来分析水资源价值,由于水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产权及使用主体,因此其价值属性也必然体现在多个方面。结合价值的内涵,总结出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价值的定义:水资源价值是水的固有特征,具有多重属性,在自然系统循环及经济社会系统使用过程中,水在其初始分配、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属性,即水的产权价值、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和补偿价值,在商品经济中,这些属性可通过均衡价格来综合反映。
水资源使用价值是水资源为使用主体带来的效用价值,这种效用是多方面的,对于生产者是指水为用水者带来的利益增值,对于消费者则是指水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能力;水资源产权价值是指供给有限的水资源为产权所有者带来的租金收益;水资源劳动价值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定义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通俗来讲是指在水资源管理、开发、供给、利用等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的投入;水资源补偿价值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影响,主要体现为水资源耗减和水环境退化问题。在商品经济中,水资源的各种价值属性最终体现为市场价值,通过均衡价格来反映。随着水资源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动态变化,如果水资源量足够多,则均衡价格趋于零,反之水资源量非常少,则均衡价格趋于无限大。由于水资源的公益性特点,加之我国水价体制不完善,目前水资源价格并未真实体现其市场价值。
2.4.3.2 水资源价值构成
1.水资源使用价值
水资源使用价值是从使用主体的角度评价水资源价值,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具有多用途特性,不同的部门使用过程中,产出的经济价值具有差异性。多用途性是水资源有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点,在各用水部门中,水资源对使用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导致不同使用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这种特点决定了国家在制定有偿使用水资源的收费办法及标准时,不仅要考虑水资源每一用途的具体特性按用途分类制定,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使用水资源的具体情况按要求对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做进一步的分析。
根据水资源的使用对象情况,水资源的使用功能主要有: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供给产业部门生产、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维持环境系统安全等,在各使用部门中,由于水资源对使用者的效用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使用部门的水资源使用价值差异,水资源使用价值构成见图2.3。其中,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但是社会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环境服务价值属于公共服务功能,难以给出定量化的评价。
图2.3 水资源使用价值构成
2.水资源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从生产者角度来评价水资源价值,包括两部分,见图2.4。
图2.4 水资源劳动价值构成
(1)管理者的管理维护投入。为了维持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国家要进行必要的物力、财力投入和管理工作,这些投入使水资源价值进一步增加,管理维护投入包含以下几部分:①水资源规划管理投入,资源所有者为了在交易和开发利用中处于有利地位,对其所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进行摸底,对水资源来讲,主要措施是水文监测、水利规划等各种前期的投入;②水资源保护投入,为了避免水资源遭受破坏、损失,保障水资源的水质安全、数量稳定,满足水资源使用者对水资源的使用要求,水资源所有者(主要指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勘察、检测、水源防护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投入;③水资源恢复投入,指在水资源匮乏地区,为了避免水资源枯竭,当水资源汲取量超过水资源自然补给量时国家要组织人工恢复和其他补源措施来补充水资源量而增加的投入。
(2)生产者的资源开发投入。水资源是大宗商品,为了供给使用者使用,生产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工程建设投入,将水输送到各类用水部门,包括水源工程投入、供水工程投入、管理人员费用、运输费用,等等,这同样构成了水资源劳动价值的一部分。
3.水资源产权价值
产权价值是从产权所有者角度来评价水资源价值,传统的资源无价理念是由于忽略了资源的所有者,对于水资源也是如此。水资源的产权所有者是国家,各类用户是水资源的需求方,这样就构成了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所有者主体和使用者主体。水资源产权可分为公权和私权,流域级、省级行政区、地市级行政区以及更小的行政单元的水权属于公权,具体到农业、工业、生活等用户层次的水权则属于私权。水权的分配过程可分为一次分配和多次分配,在一次分配中,由高级别的流域或行政单元向低级别的行政单元分配过程中,不会涉及产权的补偿问题,但是由最低行政单元分配给用户时,公权就转变为私权,用户则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以水资源费(税)的形式实现,见图2.5。一旦产权确定之后,社会经济中各个层次都获得了既定的水权,此时水的再次分配将涉及水权交易,包括流域之间、行政区之间以及用户之间,在市场经济中,水权交易的定价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在非市场化的体制中,则通过政府定价来实现,由于目前政府定价还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此方面亟待完善。
图2.5 水资源产权转移过程
4.水资源补偿价值
水资源使用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环境服务价值。水资源在进入经济社会系统之前,其使用价值主要体现为生态服务价值和环境服务价值,水资源进入经济社会系统后,将导致环境中的水量减少,同时使用后的废污水进入水环境中,会改变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其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如果经济社会用水没有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或者排污量在环境纳污能力之内,那么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较小,但是一旦超过可利用量或者排污量超过水体纳污能力,将对水生态、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将直接导致环境中水资源量减少,造成天然水体分配结构的改变,降低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用水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将随排水过程排放到水环境中,使水质状况变差,导致水环境原有功能丧失或退化,造成水环境服务功能降低。
在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条件下,用户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会主动去消除自己对他人造成的外部性影响,而国家具有管理者职能,则需要将用水者造成的外部性影响纳入到其支出中,通过价格杠杆减轻或消除外部性影响。水资源补偿价值构成见图2.6。
图2.6 水资源补偿价值构成
5.水资源价值属性构成
在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中,水资源价值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从供给和管理角度看,应包含产权价值、劳动价值、补偿价值。产权价值反映水资源产权所有者的权属收益;劳动价值强调劳动投入的回报,可针对国家投入和生产者投入分别对待;补偿价值则反映用水过程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强调造成损害的补偿。②从使用者角度看反映为使用价值,根据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等使用对象的不同,分别通过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来反映。综合上述分析,商品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的价值构成如图2.7所示。
图2.7 水资源价值属性构成
[1]本部分内容基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整理。
[2]本部分内容基于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整理。
[3]本部分内容基于http://baike.baidu.com/view/680338.htm的有关内容整理修改。
[4]近年来有大气治理相关的活动,但空气维持人类生存的作用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