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施工总布置

6.5.1 场内外交通

坝址距离鲁甸县约80km,当地现有道路较差,尤其是靠近坝区的道路。对外公路位于左岸上游,水库高水位运行时宜被淹没。工程管理人员、物资及机械设备进出困难。

坝后道路和右坝肩现有路可作为场内主要施工道路,另需新建通往坝前河床、渣场等临时施工道路,总长约2.0km。上述道路路面宽度6m、碎石结构。

6.5.2 施工工厂设施

由于工程项目单一、施工期短,混凝土骨料均从当地采购,施工工厂设施应该减少种类,缩小规模。根据工程施工需要,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有:混凝土拌和站,综合加工厂,机械停放场,工地仓库及风、水、电系统。

(1)混凝土拌和站。混凝土浇筑总量约2821.8m3,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及结构施工特点,混凝土最大浇筑强度为8m3/h,工程规模较小,工程布置比较集中,因此选用1台0.4m3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站占地900m2

(2)综合加工厂。综合加工厂包括钢木加工厂、混凝土预制厂等,混凝土预制件有条件时,可考虑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综合加工厂占地700m2

(3)机械停放场。工程离县城较近,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修理服务。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本着精简现场机修设施的原则,工地仅设机械停放场,承担机械的停放和保养。占地面积500m2

(4)工地仓库。设置满足使用要求的简易仓库,用于存放施工所用物资器材,邻近综合加工厂布置,建筑面积100m2

(5)风、水、电系统。工程石方开挖、混凝土凿除等需用到风钻风镐等用风设备,其用风量较小,宜选用小型移动式空压机供风为宜。经估算,高峰用风量约18m3/min,选用3台6m3/min移动式空压机分散供风。

施工区用水地点分为两处:一是主体施工区;二是施工工厂及生活区,各自的高峰用水量都不大,依次估约5m3/h、8m3/h,共计13m3/h。可采用输水涵洞出口下泄水流作水源,就近各施工区附近各修建20m3蓄水池供水。生活用水需经处理后方可使用。

施工用电高峰负荷估约200kW,可由附近网电接入,距离约2.5km,以单回路10kV架空线路引入,工区内设额定容量约250kVA的10/0.4kV变压器1座。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

6.5.3 施工总布置

(1)布置原则。坝址处于山沟出口,坝后地势平坦,全部为耕地,场地条件较好,距离近、利用方便。施工场区布置遵从以下原则:

1)方便生产生活、易于管理、经济合理。

2)施工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取土和弃渣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3)尽量临近现有道路,减少施工道路工程量。

(2)生产生活设施布置。根据坝区地形、交通情况等因素,将施工工厂设施(混凝土拌和站、综合加工厂、施工车辆停放场、仓库等)和办公生活区集中布置在右坝肩处的平地上,各场区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图。

主要生产、生活设施规模见表6.5-1。

表6.5-1 主要生产、生活设施规模表 单位:m2

续表

(3)弃渣规划。工程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12955.6m3、清基清坡8272.0m3、围堰拆除1500m3。主体工程开挖料考虑利用723.0m3,其余全部作为弃渣。经计算,工程总弃渣20505.6m3。根据弃渣量和场地条件,经规划,拟在坝址上游左岸布置1处渣场,占地面积为4101m2

6.5.4 施工占地

工程为除险加固,永久工程无新增占地。施工临时占地包括生产生活设施、料场、渣场、道路等,共76.89亩。场内新建临时道路宽6m,平均占压宽按10m计,施工占地面积汇总见表6.5-2。

表6.5-2 施工占地面积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