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监测设施设备

2.2.1 径流小区

径流小区按面积大小分为微小区、典型小区、集水区(或径流场)。按不同试验目的分为裸地小区(土壤可蚀性)、坡长小区、坡度小区、水土保持措施小区等。

径流小区应布设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区域,目的要明确,并需考虑观测与管理的方便性。

径流小区规格一般水平投影坡长20m,宽5m。具体规格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能体现试验目的表征面积、不破坏原始土壤剖面为原则确定。

单个径流小区要求坡面横向平整,坡度和土壤条件均一。布设多个径流小区时,应尽量集中,便于观测和管理。径流小区应有围埂、防护设施、集流及测验等设施。围埂和防护设施包括径流小区的围埂、保护带和排洪系统三部分。

围埂为设置在径流小区边界上除下边缘外的隔离设施。围埂的建筑材料要求不渗水、不吸水。一般用水泥预制板或金属板,水泥板一般以厚5cm为宜,且顶部为向外侧斜的刀刃状。金属板一般以厚1mm为宜。围埂应互相连(搭)接紧密,埋深牢靠,地表出露不小于20cm,以结实不倒为原则。

小区之间要有保护带,保护带设置在每组径流小区的两侧和顶部,一般宽度为1.0~2.0m。保护带内坡面条件应与径流小区完全一致。遵循的原则是:小区内外状况越接近越好,保护带对小区的影响越小越好。

排洪系统设置在受洪水威胁的径流小区上部和左右两侧,一般按50年一遇暴雨设计。

汇流槽为集流设施的一部分,位于小区下沿(底端),垂直于径流流向,汇集径流和泥沙进入集流设备,一般由混凝土或砌砖砂浆抹面制成,长度与径流小区宽度一致,宽度(槽缘宽和槽身宽)一般为20~30cm,不能太宽,以免影响小区。槽缘应与小区坡底同高且水平,槽身由两端向中心出水口倾斜,倾斜度以不产生泥沙沉积为准,槽身表面光滑,应不拦挂泥沙。以水平投影坡长20m、宽5m小区为例,汇流槽宽20cm,槽深在小区两侧为10cm、中间20cm深,槽底从两侧至中心出水口坡降为4%。

2.2.2 降雨设备

降雨观测设施应安装在距离最远径流小区100m范围内,建设与配置应按《降雨观测规范》(SL 21—2006)的规定进行,应至少有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各一台。

1.降雨观测场地环境

降雨设备观测场地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及烟尘的影响。如果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要求雨量器(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顶部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以上。

(2)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峡谷内和风口处,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场地,承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应不大于30°。

(3)当难以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观测场时,可选择杆式雨量器(计),根据当地雨期常年盛行风向,设置在障碍物的侧风区,杆位离开障碍物边缘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1.5倍。在多风的高山、出山口、近海岸地区,不宜设置杆式雨量器(计)。

img

图2-1 雨量器及量雨杯

2.降雨设备分类与安装

(1)降雨设备分类。

降水量观测设备按传感原理分为直接计量(雨量器,见图2-1)、液柱测量(主要为虹吸式,见图2-2,少量为浮子式)、翻斗测量(单翻斗与多翻斗,见图2-3)等,还有采用新技术的光学雨量计和雷达雨量计等。按记录周期可分为日记和长期自记。

img

图2-2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

1—承雨器;2—小漏斗;3—浮子室;4—浮子;5—虹吸管;6—储水筒;
7—记录笔;8—笔挡;9—自记钟;10—观测窗

img

图2-3 翻斗式数字雨量计

本手册主要介绍常用的3种:①雨量器,观测一次降雨量和一日降雨量;②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观测一次降雨过程,通过人工摘录整理计算次雨量、日雨量和时段降雨强度;③翻斗式数字雨量计,观测一次降雨过程,人为选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如1min、2min、5min、10min、15min、30min、60min等,记录该时间内收集的雨量,最终计算次雨量、日雨量和时段降雨强度。也可采用自动气象站代替单独的翻斗式数字雨量计。

(2)安装。

1)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为0.7m;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安装高度为仪器自身高度;翻斗式数字雨量计的安装高度为0.7m;杆式雨量器(计)的安装高度不超过4m。

2)其他安装要求。

a.雨量器和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安装前应检查确认仪器各部分完整无损,暂时不用的仪器备件应妥善保管。先修筑埋入土中的圆形木柱或混凝土基柱,基柱埋入土中深度应能保证仪器安置牢固,在暴风雨中不发生抖动或倾斜,基柱顶部应平整;然后用特制的带圆环的铁架套住雨量器或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承雨口必须水平,铁架脚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基柱上,以保证仪器安装位置不变,并便于观测时替换雨量筒。对有筒门的仪器外壳,其朝向应背对本地常见风向。也可加装3根钢丝拉紧仪器,绳脚与仪器底座的距离一般为拉高的1/2。

b.翻斗式数字雨量计。安装前应检查确认仪器各部分完整无损,传感器、显示记录器工作正常,方可投入安装。首先,制作支架,保证雨量计固定其上水平放置后,承雨口距离地面高度0.7m;然后将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基柱上。传感器与显示记录器间用电缆传输信号,显示记录器应安装在稳固的桌面上;电缆长度应尽可能短,宜加套保护管后埋地铺设,若架空铺设,应有防雷措施;插头插座间应密封,安装牢固。使用交流电的仪器,应同时配备直流备用电源,以保证记录的连续性。采用固态存储的显示记录器,安装时应使用电量充足的蓄电池,并注意连接极性。当配有太阳能电池时,应保证连接正确。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设置各项参数后,再进行人工注水试验。试验完毕,应清除试验数据。仪器安装完毕后,应用水平尺复核,检查承水器口是否水平。

为了观测降雨过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数字雨量计可任选一种,但二者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或运行时可能发生故障,建议无论采用哪种,都要配备雨量器(图2-1),以便校正和佐证日雨量的观测。

2.2.3 人工采样设备

人工采集小区径流泥沙设备一般由分水箱、导流管和集流桶(池)组成。

(1)分水箱。在径流小区产流量大、集流桶容积有限,或安置区狭小不能增大集流桶等情况下,往往采用一级或多级分流的设备。分水箱一般容积较小,由镀锌铁皮或薄钢板制成圆柱体或长方体,并设若干分流孔,顶部加设盖板。分水箱一般由进水孔(管)、过滤网、箱体、分流孔和排水孔等五部分组成。过滤网的作用是防止杂草堵塞分流孔。进入分水箱的径流,经过滤和混合后,由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大小相同的分流孔同时排出,其中中间一孔连接导流管,流入下一级分水箱或者集流桶。多个分水箱相连时,形成多级分流。分流孔一般等量分布在导流管两侧,分流孔必须大小一致,排列均匀,并在同一水平面上。分水箱水平放置,保证均匀分流。

(2)导流管。汇流槽与集流设备、或集流设备之间的连接管,以输导收集的径流和泥沙。导流管由镀锌铁皮、金属管或PVC管制成,长度一般为50~100cm,上部开口与集流槽紧密连接,下部通向集流桶(池)或分水箱。为保证流水畅通,安装导流管时应有一定的坡度,且直径应大于所连接的分水箱分流孔孔径。

(3)集流桶(池)。用以收集导流管输导下来的全部径流量和泥沙,是集流设备的最末端,由桶体及其进水孔和排水孔组成。集流桶可用镀锌铁皮或薄钢板制成,集流池用砖(石)砌成,底部装有排泄阀门(或孔口),顶部加设盖板。集流桶(池)要求水平放置,保证能够均匀测量水深,排水孔密封不漏水。

设计分水箱和集流桶(池)的规格时,要根据本地暴雨重现期、设计标准及设计标准条件下小区面积所形成的径流总量确定,以设计重现期降雨条件下产流不溢流为准。如果产流量大,需一级或多级分流,并确定合适的分流孔数。为了便于搅拌泥沙均匀采样,建议分水箱和集流桶(池)规格以适宜人工操作为原则。

2.2.4 自动监测设备

径流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有翻斗流量计、测流槽、径流称重设备等。其中测流槽以H型测流槽比较典型(图2-4)。根据测流范围,又可分为HS型测流槽(小型测流槽)、H型测流槽和HL型测流槽(大型测流槽),其中HS型测流槽适合径流小区自动监测流量,测量范围为0.004~0.022m3/s。

img

图2-4 小型H型测流槽

img

图2-5 Coshocton采样轮

注:Coshocton采样轮有不同规格,一般可收集总径流泥沙量的1%、0.5%和0.33%等,被收集到一个小桶内,再通过人工均匀采样(约1000mL)来测定含沙量。

泥沙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有浊度仪、Coshocton采样轮(图2-5)、德国UGT采样器(图2-6)、γ射线法等测定含沙量(图2-7)、分流采样器(图2-8)等。

img

图2-6 德国UGT采样器

img

图2-7 雷氏测量仪

img

图2-8 张氏分流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