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岷江渔子溪水电站首次接触到灌浆工作的,后来竟以此为业,已40余年。近年来,有些朋友鼓励我写一本关于大坝基础灌浆技术的书籍,作为青年技术人员的参考,这个建议虽好,但我感觉力不从心,前些年出版的孙钊先生的《大坝基岩灌浆》,以及本人主编的《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地基与基础工程”卷等都较好地总结了近几十年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技术,至今尚未过时,还可以作为青年技术人员的指导性参考书。我再来翻版改编,无非是新瓶旧酒。于是我想到在一些专题上做些深入研究或总结,或许能拾遗补缺,更有意义。以往,我曾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其中有些参考价值犹在,这次加以修改补充,另外又针对一些热点问题专门撰写了若干新作,总成一册。这就是本书的来历。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武装了大部分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各项高技术成果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坝工技术也突飞猛进,大坝、隧洞、机组、闸门基本都可精准设计,精准施工。然而,灌浆技术的发展却步履蹒跚,至今仍处于半经验半理论状态,我国的灌浆施工基本上尚停留在半机械化水平,许多工序还是依靠笨重的体力劳动,自动化信息化的道路似更遥远。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近年来许多灌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有些灌浆工程的质量控制甚至处在无序或无效状态之中,灌浆工程的风险困扰着许多的业主和设计人员。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灌浆技术的混沌状态还看不到清晰的未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灌浆技术水平与中国相比总体较优,特别是在施工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方面技术先进,但尺有所短,欧洲一些工程困惑于帷幕防渗能力快速衰减,我国此种现象却并不多见,大量的工程灌浆效果总体优良。因此我国究竟应该如何向西方学习?答案也并不简单。

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我觉得本书的实践经验还有些价值。书中涉及如何向西方灌浆技术学习的问题、一些国内外尚无定论的灌浆学术和技术问题、灌浆规范中不够明确或解释不清的问题以及当前困惑的其他问题,本人不揣浅陋,直抒管见,不求发现真理,但求反映真相;不希望后来者言听计从,但愿能给他们提供资料开拓思路。这是本书的宗旨。

在我国现代灌浆施工的长河中,出色的大师有孙钊、王志仁、张作瑂等,他们是当时最优秀的灌浆工程师(电力工业部原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李颚鼎语),我极其有幸能师从三位,或者协同主持学术活动,或者共同管理灌浆工程,或者合作攻关课题,向他们学技术、学理论、学思想。他们都出身名校,知识渊博,根底深厚,突出的特点都是极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看到他们现场工作总是不畏艰苦身体力行,获取第一手信息。日积月累,积沙成塔,他们的著述、创造的工法,为我国灌浆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当今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为青年们创造了比老一代好得多的成长条件,我期望有志于灌浆事业的年轻工程师们,学习先辈们的钻研精神,忠于职守,持之以恒,实践、实践、再实践,去攻克工程中的一个个难关,去破解前人留下的一道道难题,去攀登技术上的一座座高峰。这是我对读者的寄语。

最后是一点说明。本书各篇文章由于自成体系,辑录在一起,篇间难免重复,笔者在校阅时已尽量删节,但仍不能彻底。至于其他错误疏漏更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正。

感谢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对本书出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孙钊老为本书作序,给笔者以极大鼓励;感谢杨月林、肖恩尚、唐玉书、刘松富、王克祥等同志,部分书稿曾约请他们评阅。

滔滔江河万古流,绿色能源竞千秋。

莫道前路关山远,总有愚公在征途。

img

2015年春节

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