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珠江流域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总体情况

2.1 水土流失现状

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2011年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9.64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1.8%。其中,轻度侵蚀面积43295.63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44.9%;中度侵蚀面积28480.42km2,占土壤侵蚀面积29.6%;强烈侵蚀面积13736.63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14.2%;极强烈侵蚀面积7902.40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8.2%;剧烈侵蚀面积2951.88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3.1%。

流域的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难风化、土层薄的石灰岩地区以及砂页岩、花岗岩等山地丘陵区。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流失最严重,其水土流失结果往往表现为土地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上游南、北盘江地区;花岗岩地区的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面状侵蚀、沟状侵蚀和崩塌(崩岗和滑坡),最严重的为崩岗。崩岗侵蚀模数一般可达11万t/(km2·a),最高达35万t/(km2·a),危害极大,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的低山丘陵地区;砂页岩地区的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面状侵蚀和沟状侵蚀,主要分布在西江水系的低、中山地区。

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一是土地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存基础。据资料统计,珠江上游土地石漠化面积已达3.99万km2,占珠江上游土地面积的16.3%。如果以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县域土地面积的15%作为石漠化县的标准,珠江上游石漠化县就有52个,占上游总县数的49%。由于土地石漠化使当地群众丧失了耕作的土地、生存的基础,同时也使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二是泥沙淤积河道和水利工程,加大了防洪压力,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效益,甚至使水利工程报废。三是对流域下游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